我刷人類進化史,祖宗全破防 第163章 攻防一體的羅馬戰陣!崇禎來了精神
-
玄幕上。
【在公元107年。】
【羅馬新的執政官馬略,開始了一係列馬略改革。】
【他廢除征兵製,改為了募兵製。】
【軍隊的成員,不再是平時當百姓,戰時當士兵
】
【而是一次性需要服役整整16年。】
【並且不需要自備武器,由國家統一配備裝備,發放薪酬。】
【這些措施聽起來冇什麼了不起。】
【但在當時的歐洲,這幾乎就是第一支大規模的職業軍隊。】
【高度職業化的羅馬軍隊。】
【讓他們擁有了更加精良的訓練環境。】
【可以練習更好的戰術和陣法。】
【一般來說,草原上騎兵對步兵隻有單方麵屠殺。】
【但羅馬軍隊硬是靠著對步兵陣法的理解。】
【培養了一支能跟騎兵打得有來有回的軍隊。】
前半段內容聽得古人直髮笑。
特彆是擅長領兵作戰的將領們。
更是覺得所謂的羅馬也不過如此。
要知道。
征兵製在華夏都冇有實行過太長時間。
自三國之後。
這片大地基本已經不存在征兵製了。
除了一些大型戰役外。
臨時抽調的士兵早就不被將領所看重。
隻有那些經過長年累月訓練的士兵。
才能發揮出更強大的戰鬥力!
前期之所以用此法,也不過是因為。
戰爭的規模還冇有大到,能養起職業軍人的地步。
而羅馬隻是將征兵製改為募兵製。
雖然有改革開創之名。
但對於華夏諸人而言,似乎冇有什麼值得讚歎的地方。
可玄幕後半部分的解說。
屬實是令人大吃一驚。
隻要有點軍事常識的人,哪怕不是軍人。
也都知道在平原上,騎兵對步兵是何等的碾壓之勢!
但羅馬居然能靠著步兵陣法的訓練方式。
培養出一支能騎兵掰掰手腕的軍隊?
這簡直就是神蹟!
眾人的嘲笑戛然而止。
仔細盯著上空。
想要看看什麼樣的步兵能打得了騎兵?
玄幕上。
彈幕不斷飄過。
——【八
期
士
官
長!】
【春秋時管仲就在齊國建立常備軍了,3萬人。】
【大宋:不信謠不傳謠!】
【這和漢朝很像啊,漢朝一開始也是征兵,也是冇有職業士兵的。】
【這和我們有些不同,我們是國家提供製式裝備,其外還可自備,所以良家子發展出了軍功世家。】
【其實到了近代就能看出來了,在訓練有素的職業步兵麵前,騎兵就隻能乾些偷雞摸狗的事了。】
【不管在東方還是西方,募兵製都是相當牛逼的改革!】
【唐玄宗直呼內行。】
【羅馬的重裝步兵是世界上第一批無賴戰士。(確信)】
【果然職業化是通往強大的路徑!(國足除外)】
【……】
大秦時空位麵。
秦始皇看著玄幕,沉默良久。
征兵製便是大秦如今最常使用的戰時製度。
雖然在初期,秦國全民皆兵。
打下了一次次戰役的告捷。
就如長平之戰。
秦王為了勝利,更是直接到河內郡。
征募了所有成年男子支援前線。
因此才得以笑到最後。
而統一之後。
秦始皇又大舉人力修築長城。
而且征兵所需的資源也不算多。
看起來倒挺有性價比的。
不過秦始皇很清楚其中的弊端。
這些士兵與民工雖說眾多。
可冇有經過專門訓練,容易出紕漏不說,也很難離家過久,作為打仗的常備軍。
秦始皇歎了聲氣。
看來改革勢在必行了。
這就是千古第一人的代價。
所有的一切。
都得摸著石頭過河。
【在重裝步兵誕生以前。】
【羅馬軍隊的陣法吸收了希臘、馬其頓等諸多陣法的長處。】
【用萬槍叢林來抵禦一切敢於衝擊陣型的敵人。】
【用龜甲陣來防禦敵人的弓箭。】
【用楔子陣來組織進攻。】
【並且可以通過超強的土木工程能力,隨時隨地修築堡壘和陷阱。】
【就是這些能力,讓羅馬軍隊在絕大多數時候立於不敗之地。】
【但羅馬共和國同時代的漢朝騎兵皆為輕騎兵。】
【如果真的麵對羅馬軍團嚴陣以待的步兵方陣。】
【是很難發起正麵衝擊的。】
【畢竟麵對這種密度的長槍陣,再勇敢的士兵也會退縮。】
隨著旁白的描述。
畫麵中出現了一支整裝待發的羅馬軍隊。
隻見最前排士兵組成了盾牌龜殼方陣。
前三排高低不一舉著盾牌。
組成了一麵密不透風的盾牆。
而在其中的間隙處,露出了閃著寒光的長槍。
更為可怕的是。
這些士兵背後還有無數手持弓箭、長矛的士兵,用來互相接替前方的戰友。
可謂攻防一體!
……
古人們看到這副畫麵。
覺得相當意外。
“竟然還可以這樣佈局?”
“正麵防守如此嚴密,而且身上還配有重甲,騎兵確實不好突破。”
“但這樣一來,雖然能抗住騎兵衝擊,卻也追不上吧?”
“這陣法有點東西。”
“就這種被動捱打的龜殼,又不能扭轉戰局,有什麼好稀奇的?”
或是嘲諷,或是震驚。
古人們看著上空議論不休。
……
大明時空位麵。
崇禎一看到這。
立馬喝令左右。
“快,全部給朕記下來!”
儘管明朝在軍事上有所發展。
但並冇有形成像這種具有嚴格陣法和組織紀律的長矛方陣。
崇禎心裡想著。
也許再結合一下火器。
能變化成某種新型陣法也說不定呢?
孫傳庭無奈歎了聲氣。
即便再好的陣法,也需要時間來練習啊!
而如今的大明,最缺的就是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