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修三魂七魄 第141章 純如孩童
我們三個說話的時候,正騎著自行車,我沒有辦法照鏡子。後來,停下來,特意照鏡子看了一下。
發現,我的頭是有些往左偏斜。不要仔細看,都可以看去是個歪頭。
從那以後,我就故意把頭往右斜一點。誰知道,時間一長,頭就向右偏斜了,
實際上,人體不存在百分之百的均衡。不要說人的頭,就是一張臉,都是一邊大一邊小。
這個,和陰陽之道相關。人體,前為陰後為陽,右為陰左為陽。一陰一陽為之道。
根據陰陽之道,人體不可能百分之百的均衡。不然的話,就無法變化了。
那個時候不知道陰陽之道,隻知道把頭調整些。以至後來,我的頭有些向右偏斜。
現在,我又在調整這個頭。不過,沒有以前那麼好調整了。那個時候年輕,身體容易調整。現在年齡大了,身體難以調整。
那個時候,對陰陽之道不是很瞭解。隻是單純的想把頭擺正一點。
隻是沒有想到,擺正擺正,又擺斜了。不過,這些不重要。人無法追求完美!或者說,斜一點本就是完美!符合陰陽之道!
說到這個歪頭,隻是我人生中的一個插曲,一個自我認知的提醒。經過這件事之後,我學會了自我審查,自我反省!
經過這次和段信徒對話之後,我和他的關係更進一步。後麵,很少說他。並且,還格外多了一些關心。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最難學的一門功課!這天,我又來到了劉教徒家。沒想到,有四五個不認識的教徒出現在劉教徒家中。
經介紹,這四五個教徒都是剛剛加入聖道教的。其中一個教徒,姓餘,有五十多歲。看他的樣子,像個博學多才,教書育人的先生。
說起這餘教徒,是有故事的人。他通道三十多年。一直,是個虔誠的教徒,堅守初心。
在某個教派裡麵,是一個大區內的人物。不知道怎麼回事,現在,轉投到我們這個教派來了。
雖說那餘教徒看起來像個先生。但不知為什麼,我感覺他和我們不一樣。於是,有些懷疑他,是不是哪個門派過來做臥底的。
帶著這種疑惑,我晚上睡覺前,就專門為這事做了個祈禱!
沒想到,晚上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那餘教徒變成了一個二三歲的孩童。開開心心的跟在我們區域的那個正負責身邊,像個乖寶寶。
做了這個夢之後,我對那個餘教徒也就不懷疑了。並且,把他當成虔誠的教徒,覺得他的生命弱小,需要多多關照他。
實際上,是我的生命弱小,弄不清楚那個夢境的意思。
當時覺得餘教徒是個孩童,需要多多關照。實際上,他當時的那種狀態,是教徒最好的狀態。
在聖道主的眼中,教徒就是個孩童。因為,隻有孩童,才能謙卑,才能真正的跟隨聖道主。
人若不謙卑的和小孩一樣,斷不能進入聖道主所建立的世界之中。
那個時候,我真的搞反了。實際上,不是我要好好的關照餘教徒。而是要跟著餘教徒後麵,好好的學習生命功課。
一個五十多歲的半大老者,在聖道主麵前如同一個孩童,說明他的內心是多麼的單純。隻有單純的人,才能真正的脫俗。
說起來很好笑,那個時候,餘教徒問我有關聖道寶典中的經文。我好像老師一樣,對他指點。
當然,憑著我身上的靈性,對聖道寶典的理解,是超過的餘教徒。但是,我的生命境界,肉身的意念,和餘教徒相比,差點很遠。
餘教徒真的很謙卑!我對他講解的一些聖道寶典中的經文。他聽了之後,謙卑的接受。
並且說;“古月信徒,真想不到,你年紀輕輕對聖道寶典就如此通透,遠超過我。
我想,就是從你出生之時就開始看聖道寶典,也沒有我看的時間長。真的想不通,你對聖道寶典的理解竟然如此通透!
我相信聖道已經三十多年了,你還三十不到。現在,聽你講解了一遍之後,我對聖道寶典也通透了很多!真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餘教徒,看聖道寶典不在乎時間長短,是在乎聖靈的啟示!”我當時,毫不客氣的教導餘教徒。
“是!這話說的對!我也是這個意思。不在乎人的努力,在乎各人的靈性。我看的再多,沒有靈感,也是無法瞭解聖道寶典!”
餘教徒說話的時候,總是一臉誠實的微笑著。
接下來,我們兩個就交談了起來。我講了一些我身上的神奇經曆。餘教徒聽後,一直稱奇。
當然,餘教徒也講了一下,他信聖道的三十多年的經曆。也確實不容易,一個人,能默默地堅持三十年。
並且,內心始終單純的如孩童一樣,確實不容易。
一個純如孩童的人,在現實的世界中,在那些爾虞我詐之輩的眼中,就和傻子一樣,被嘲笑愚弄!
純如孩童,在那些狡詐之輩眼中。說的好聽一點是憨厚,說的難聽一點就是缺根筋。
實際上,在信仰真理方麵,純如孩童一樣的人,是最好的一批人。信靠聖道的,就是需要這樣的人。不然的話,紛爭不斷。
在我們教派之中就有這樣的一個事情。在一個村上,有好幾家教徒。其中這家教徒和另一家教徒有矛盾。
隻要另一家教徒參加悟道會,這家教徒的人就絕對不會參加的。後來形成了,這家教徒的一家人,獨自搞個悟道會。
不但如此,因為另一家教徒比較積極,經常外出與教派中教徒交流。並且,擔負起來這個村上的長老職責,管理照顧這個村的教徒。
從那之後,這家教徒乾脆不參與教派中事情了。隻是一家人,獨自持守。
慢慢的,這家人就和聖道的教徒脫離了關係,不怎麼來往了。當然,有傳道者去看望他們,他們還是會熱情的接待。
按這家人的意思,隻要另一家人不在,他們就會參與聖道教的事情。
我們不可能為了這家,就讓另一家人退出吧!故此,遇到這樣的事情,隻能順其自然了。
要是,這家人和餘教徒一樣,純如孩童,就沒有這麼多事情了。那個時候不知道,讓餘教徒去做一下這家人的工作。
實際上,純如孩童,是信仰程度的問題!信仰程度越高,人越單純!
返璞歸真,複歸於嬰兒!這就是生命程度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