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修三魂七魄 第196章 以夢通魄
說起這個修者交易市場,和尋常的交易市場的意義是一樣的。隻是,裡麵交易的東西,都是和修者有關的。
得到了這個訊息之後,古月陰陽又花了一筆銀票,進入了修者交易市場。
要不是古月陰陽有一點修為,不然的話,有再多的銀票,也進入不了修者交易市場。修者交易市場,沒有修為的人,是禁止入內的。
最後,古月陰陽將從張仙人那裡得來的金錠和銀票花的差不多了,終於買到了一條前往陽界的路線資訊。
得到了前往陽界的路線訊息之後,他用剩餘的金錠買了一匹馬,連夜趕到了前往陽界的地方。
按照得到路線資訊,古月陰陽知道,從陽間前往陽界,要通過一條神奇並且充滿危險的路。那路,號稱陰陽通道。
從古月陰陽所在的那個修者交易市場,到陰陽通道有著好幾百裡的路程呢!他一路上可謂是快馬加鞭,一刻也不敢停歇。
直到那輪皓月緩緩升起時,他才終於趕到了陰陽通道的路線資訊中所記載的起點處。
這個陰陽通道的起頭位於一個極其偏僻的小山村附近,如果沒有那張詳細的路線圖,恐怕任何修者都不會想到這裡。
此刻,連古月陰陽自己都不禁心生疑慮:“難道這條路線圖是假的不成?”
當他走進這個小山村時,那種熟悉感讓他彷彿回到了法身的一個鄰村一般。
然而,在這皎潔的月色下,整個村莊彌漫著一種神秘的氛圍,與現實世界中的鄰村又有些許不同之處。
事實上,就在古月陰陽踏入這個村莊的那一刻,他的感知就已經進入了我的夢境之中。而當時的我,對這一切渾然不知。
不僅如此,我甚至連古月陰陽的存在都一無所知。我清楚地記得,在那個夢裡,我騎著一匹潔白如雪的馬,從遙遠的地方極速而來。
當我踏入村莊時,發現到了鄰村,就下馬仔細觀察著周圍的景象,確定是不是來到了鄰村。
果不其然,我竟然遇到了一些相識的人,並和他們親切地打招呼!甚至連他們的名字,我都還記得清清楚楚。那個夢如此真實而清晰,至今仍曆曆在目。
在夢中,我漫步於鄰村的街道,對那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無比熟悉。
然而,與此同時,一種古月陰陽般的奇異感覺湧上心頭,讓我也覺得那個鄰村在月色的籠罩下,彌漫著神秘的氛圍。
那時的我並不知道,這些奇妙的感受源自於古月陰陽。我不禁疑惑,為何會做出如此怪異的夢呢?
當時的我並未意識到,我能夠感知到古月陰陽的情緒,其實是因為地魂太初道在我的現實意念和古月陰陽之間施展了一個小手段-以夢通魄。
通過這種方式,古月陰陽的許多經曆都如幻影般出現在我的夢境之中。
這是因為現實法則具有自我保護的程式。因此,我所夢到的場景與古月陰陽的真實經曆存在較大的出入。
通過這種差彆,我可以窺見現實意念和魂魄意念之間的區彆。一旦理解了這個差彆,就能更好地理解魂魄意識。
在夢境中,我有和鄰村熟人打招呼的記憶。但在古月陰陽的感知中,他並沒有這樣的經曆,甚至並不認識鄰村的那些老鄉。
這些差異的產生是由於現實法則啟動了保護程式。為了保護我的思維意識。
如果在夢中,我一直按照古月陰陽的感知去體驗,可能我的意識無法承受。所以,現實法則便啟動了保護程式,並增加了一些屬於我的情感色彩。
正是由於這些色彩的加入,使得古月陰陽的經曆在我的思維中變成了一場有關現實有關的真實夢境。
在夢中,我走到這個村的儘頭,發現有一條小路,這條小路似乎就是通往我的村莊的道路。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這條路儘管有些曲折,但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平坦的。可是,在這個夢境裡,這條小路卻不再通向我的家鄉。
在小路的儘頭,出現了一潭麵積大約相當於一個房間大小的水潭。水潭中的水在月光的照耀下顯得格外清澈透明,可以清晰地看到水底。
我好奇地走到水潭邊,喝了幾口潭中的水,但是並沒有特彆的感覺,無法描述出那種味道。喝完水後,我便沿著水潭邊緣朝著旁邊的一座小山包走去。
當我到達小山包時,意外地發現了一個山洞。這個山洞有兩米高,形狀如同一般的山洞那樣呈橢圓形。洞的底部最寬處隻有一米多,給人一種狹窄的感覺。
進入山洞後,我注意到有一條台階。於是,我順著台階向上攀登。這些台階蜿蜒盤旋著,最終在一個拐角處,我與一對夫妻相遇。他們正從上方下來,我們就這樣擦肩而過。
我沒有與他們交流,一直沿著台階向上而去。走著走著,這個山洞越來越狹小了。最後,我隻能爬著前行。就算如此,山洞也越來越小。
最後,我感覺這個山洞無法通過我的身體,把我壓的喘不過氣來。再擠壓下去,我感覺我要被壓爆!
於是,我就猛地一聲大嚎。那種壓的喘不過氣了的感覺,一下子就消失了。
與此同時,我也從夢境之中醒了過來。醒了之後,都感覺有些難以呼吸,還有擠壓感。回想這夢,覺得不可思議。
我的思想經過思想過濾,能接受的,能理解的隻有這些。那時,根本不知道這個夢是古月陰陽的真實經曆。隻是,他感受的和我感受的相差很大。
在古月陰陽的經曆中,他一路走到那個村莊的儘頭,眼前出現了一條蜿蜒向上的小山路。他毫不猶豫地踏上這條小路,沿著它緩緩前行。
沒過多久,他便發現前方有兩個山洞,一個黑漆漆的散發著陰氣,另一個則隱隱約約散發著光芒陽氣。
這兩個山洞都不大,隻有一個房子的門框那麼大,剛好夠一個人通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