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我修三魂七魄 > 第566章 人類並非純粹且單一的族群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我修三魂七魄 第566章 人類並非純粹且單一的族群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在那廣袤無垠、波濤洶湧的四海之內,巔峰君境的四大龍君,平日裡可謂是呼風喚雨、威風凜凜,他們被視為至高無上且無可匹敵的存在。

然而,當遭遇更為強大的對手時,這些不可一世的四大龍君,瞬間淪為任人宰割的羔羊,毫無還手之力。

待到將四海中的四大龍君徹底搞定後,古月和睦率領著長生龜君、獨孤武癡以及茶仙子等人,滿心歡喜地朝著人王安登心心念唸的神州大地進發。

從九州大地通往神州大地的路途漫長而遙遠,其間需要穿越一片望不到儘頭的茫茫大海。這片浩瀚無垠的海洋,其遼闊程度令人心生畏懼,彷彿一道無法逾越的天然鴻溝。

所幸,有長生龜君所擁有的飛行尊器相助。這件神奇的寶物能夠在天空中自由翱翔,速度極快。即使是廣闊無邊的大海,也沒有耗費它的太長時間。

大概飛行了一天一夜,古月和睦一行人便成功踏上了神州大地。

剛一落地,古月和睦心中那種遊子歸鄉般的情感便愈發濃烈起來。這種情緒本屬於人王安登,但此時,古月和睦已完全將其當作是自身真實的感受。

這份對故鄉的深深眷戀與渴望,如同熊熊燃燒的火焰一般,在他心頭不斷升騰。

當古月和睦與人王安登的意念結合程度達到九成後,在許多時候,古月和睦難以分辨哪些思緒屬是於自己的,哪些又是屬於於人王安登念。

這種混淆並非僅僅停留在表麵,而是深深滲透進他的思維深處。

一開始,古月和睦還會試圖去理清兩者之間的界限,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逐漸放棄了這樣的努力。因為在內心深處,已將人王安登視為自己的前世,是不可分割。

如今的古月和睦,毫不猶豫地承擔起了人王安登的所有過往、情感以及未竟之事。

對於古月和睦而言,人王安登的所思所求和渴望。已然成為他的追求。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古月和睦踏入英靈界,便是為人王安登解決那些積壓已久的問題。

而刻,這些問題在古月和睦的觀念中早已不再是人王安登的事情了,而是完完全全變成了他自己的事情。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特殊存在——伏羲。如今,在古月和睦眼中,伏羲不僅是它的一個真實分身,更是一個產生了異變的真實法身。

古月和睦下定決心要將這個變異的真實分身納入自身體內,並通過精心煉化,使其與自己再次融為一體。

雖說還有個讓人王安登放不下的人,那就是女媧。隻是,關於和女媧感情的事情,人王安登的意念從來沒對古月和睦透露過。

對於人王安登不提他與女媧之間的感情之事,古月和睦也沒有去過問。因為古月和睦知道,時機一到,人王安登自會告訴他有關女媧的一切。

來到神州大地之後,彷彿有一種無形的力量牽引著古月和睦的思緒。不知不覺間,他回憶起法身世界中的那些古老的傳說。

且說那九州大地的生活情景,如同法身世界裡,自大禹治水至封神榜之前的悠悠歲月。而此時的神州大地,其情形竟與大禹治水前的歲月頗為相似。

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之上,生活著形形色色的眾多種族。然而,無論其他種族如何興衰更迭,神族始終牢牢占據著神州大地的統治地位,成為當之無愧的真正主宰。

相比之下,人族在這片大地上,依舊是一個相對弱小的族群。

依據法身世界的史書記載,人族之中曾湧現出赫赫有名的三皇五帝。但細究起來,在這三皇當中,沒有一個是真正純粹的人族。

即便是五帝,他們也不過是承襲了三皇的傳承。嚴格意義上講,也不能算是毫無雜質的純正人類。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實則在於法身所處的那個世界,人類的傳承乃是五花八門,各種各樣。

法身世界的傳承宛如一座巨大的寶庫,其中收納融合了來自人族、神族、巫族、妖族、獸族乃至魔族等各個不同種族的傳承。

換而言之,生活於本體法身所在世界中的人類,其身份構成異常複雜。在這些人類的身上,既能尋覓到各個種族鮮明的特征印記,又能領略到源自不同種族傳承。

如此這般,使得這個世界的人類顯得格外與眾不同,充滿了無儘的奧秘與魅力。

在法身所處的世界之中,人們之所以會虔誠地祭拜形形色色的神靈仙佛以及妖魔鬼怪,其根本原因在於人類的思想深處留存著各個種族的傳承。

直白點說,存在於法身世界中的人類並非純粹且單一的族群。以人王安登和人類始祖伏羲為例,他們皆不屬於單一的人類。

談及法身世界中人類對於自身起源的種種傳說,那更是五花八門。這恰恰反映出法身世界的人類構成,並非僅僅侷限於人族這一單一種族。

根據法身世界的相關記載,在上古時期曾出現過赫赫有名的“三皇五帝”。然而,關於這些人物的事跡卻紛繁複雜,既有源自道教的傳說版本,又有充滿神秘色彩的神話傳說。

如此一來,要確切分辨哪些說法是真實可信的,哪些又是虛構臆造的,著實困難重重。

不過,如果依據人王安登所遺留下來的記憶來判斷。在那個時候,自封為皇者並非僅有三人,實際上是五人。

他們各自有著獨特的稱謂:自稱天皇的巢、自稱地皇的燧、自詡為神皇的農、自稱為人皇的伏羲,還有那位號稱妖皇的女媧。

然而,根據法身世界所留存下來的古老記載,那位自稱為“天皇”的巢,後來被人們稱作“有巢氏”;而同樣自稱為“地皇”的隧,則被尊稱為“有隧氏”。

還有那位自號“神皇”的農,他最終以“神農氏”之名流傳於世。另外,自稱為“人皇”的伏羲,也順理成章地被冠名為“伏羲氏”。就連那自封“妖皇”的女媧,亦被世人喚作“女媧氏”。

不僅如此,在這一眾名號之中,唯有神農氏、伏羲氏以及女媧氏得以長久保留住“三皇”的尊稱。其餘二者,不知因何緣故漸漸失去了“皇”之稱號。

正因如此,原本的五皇之說逐漸演變為如今廣為人知的“三皇”。

再談到“帝”這個稱謂,在人王安登所處的那個時代裡,其實並不怎麼稀罕。當時,自封為“帝”者可謂多如牛毛。

而至於法身世界中所提及的“五帝”,在人王安登在世之時,他們才剛剛初露鋒芒罷了。那個時候,他們的修為還沒有達到帝境。

古月和睦仔細梳理了一下,人王安登的記憶以及法身上的各種思想觀念後,不禁深深感慨:法身世界中的人類著實錯綜複雜。

單說自己的法身,其複雜程度甚至令人王安登的意念都難以捉摸透徹。不過,此時此刻並非深入探究法身奧秘的最佳時機。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