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天賦證長生 第52章 善果
-
“師兄,你怎來了?”
來人有些出乎意料,許青鬆不由道。
“怎麼,不歡迎?”
餘暉曆來嚴肅,此刻語氣卻帶上了幾分調侃。
許青鬆忙側身讓道:“自是歡迎,師兄請進。”
餘暉跨入院內後,許青鬆將其引至涼亭,坐下後歉然道:“院中未曾備茶,禮數不到之處,師兄見諒。”
“無妨。”
餘暉搖頭,“本也是我突兀打擾,無需多禮。”
“師兄來此所為何事?”許青鬆好奇道。
“自是好事。”餘暉泛起幾分笑意,“上次你所說之事,想來還未尋到合適器師?”
許青鬆略一頷首:“我並不認識內院之人,還未操持此事。”
“我替師弟尋了一位器師。”餘暉抬眸,“若是信得過我,不妨將驚蟄劍和水韻珠交予我,我替師弟操持。”
許青鬆一怔,他未曾想到餘暉竟是為了此事而來。
略一思索,他卻搖了搖頭道:“並非不放心師兄,隻是煉製上品法器,怕不是一顆水韻珠能夠完成的吧?”
獲得水韻珠之後,他亦從登雲樓中尋了一些煉器相關的書籍閱看,對於煉器多了些瞭解。
想要將驚蟄劍從中品法器煉製成為上品法器,並非真是新增一份綜合雷屬的材料即可,還需新增不少器紋禁製,須得超過二十四道禁製才行。
而在新增器紋禁製的過程中,須得保證劍身原本的狀態穩定,就需新增一些讓劍身穩定的材料。
餘暉隻道:“師弟放心便是,其餘事我來安排。”
“師兄想到此事已是有心,我又怎能再讓師兄破費。”
許青鬆神色稍正,“不若這般,師兄引我去見器師,隨後的事我自己來做便是。”
“你小子……”
餘暉頗為無奈的笑了笑,接著又道:“那我便直言,此器師乃是我的故交,幫助煉製上品法器冇有花費,隻是材料之上確有欠缺。”
“我將驚蟄劍和水韻珠的情況都告知了他,據他所言,大部分材料他可提供,隻要支付靈幣即可,但其中有一樣,卻需從外購置。”
許青鬆抬眸道:“是何材料?”
“此前煉製驚蟄劍的器師在煉器一道上還有不足,所以想要將驚蟄劍煉製上品,就必須再度強化器胚本身。”
餘暉先是解釋了一番,隨後又道:“驚蟄劍本身是雷擊木為主材,想要強化,也得增添雷屬材料,但不用品質太高,做輔助使用而已。”
許青鬆亦不知什麼材料合適,遂道:“中秋之時便是龍舟法會,師兄不若給我提供一個清單,到時我去法會上求購。”
餘暉頷首:“龍舟法會確是一個渠道,但這次的龍舟法會並非在中秋,而是中秋過後纔會召開。”
“嗯?”許青鬆倒是不知此事,“法會的時間不固定?”
“當然,巡天龍舟每次到連雲山脈的時日並不固定。”
餘暉想了想,又道:“清單就不提供了,到時我與你一同前往便是。”
“那就有勞師兄了。”
許青鬆笑著迴應。
“無妨,我本也準備去上一趟。”
餘暉站起身,“既然事情說完,我便告辭。”
許青鬆送其離開之後,又返回了涼亭之下,略一盤算。
如今身上隻有幾十靈幣的盈餘,若是需要購置煉器材料和靈酒,定然是不夠的。
但加上他此前狩獵所獲,道功還有近千的盈餘,想來是夠了。
距離中秋隻有五日而已,入山狩獵的時間並不充足。
說來,現在外山中的惡獸並不好尋,他上次入山花費了十餘日方纔獵了三頭惡獸。
如此,隻能待煉氣圓滿之後,時間充盈,再入山中狩獵,到時便儘數換為道功,以備進入內院之需。
有了決斷,他亦不多思,在院中閒坐片刻後,便入屋研習道經。
……
日月幾轉,一晃便是月圓之日。
道院對於凡俗節日不甚在意,往往隻會在更歲之時亮起長明燈籠,所以此時的道院與往日並無不同。
但三十六庭院的三人一猴儘皆在院中忙碌,準備在院中一聚,賞月過節。
不過,說是忙碌,其實也就三人,金雲亦就是蹦蹦跳跳的跟著三人,好似忙碌了一陣,卻甚也冇做。
待得黃昏之時,三人一猴便也圍在涼亭之下。
陳長風一一掃過簷角掛上的數盞燈籠,滿意一笑:“我三人所做燈籠,比起曾經我看過的,亦是不差。”
他回首望向蘇景明,又道:“但要說手藝最好的,還得是景明,你那走馬燈上的畫彩,當真精緻。”
蘇景明微微搖頭,正待迴應,卻聽一旁的金雲道:“陳道長,我的呢?我的呢?”
陳長風一怔,側目望著涼亭一側那歪七八扭的燈籠,沉吟片刻後道:“當也算別緻。”
金雲聞言一昂首:“我是第一次,厲害吧。”
三人不禁莞爾,紛紛誇讚。
他們都很喜歡金雲的純粹赤城,偶爾一聚,亦被金雲天真的話語逗得滿院笑聲。
“對了,今年的龍舟法會,你們可準備前去?”
許青鬆喝了一口靈酒,問道。
蘇景明當先搖頭:“我這段時日忙於內景之事,怕是冇時間前往。”
他的修為在兩月前便已煉氣圓滿,如今常常閉關,為搭建內天地忙碌。
陳長風卻是點頭:“我準備去售賣一件法器,道兄你呢?”
許青鬆頷首:“到時候我等一同前往。”
金雲亦跟著道:“我也要去。”
“知道,給你算著呢。”
許青鬆不由輕笑,又道:“還有一位師兄亦會同我等一起,喚做餘暉。”
陳長風頷首道:“那我負責租用法舟。”
“這件事我已經準備好了,你跟著去就是。”
許青鬆冇同意,搖頭道。
陳長風倒也不曾過多客氣,點了點頭。
隨後,他又轉頭問道:“景明,這打造內天地一事,真有這般複雜?”
蘇景明應道:“嗯,此事說來繁雜,我撿些簡單的來說。”
“內景,便是內天地,以天諭經論而言,修道便是身化天地,以融萬物靈機。”
“如此,這步便是修道之基,大道欲窮千裡,始於此。”
“想要將內天地打造和外天地一般無二,在此境界自是不可能,但其中亦不能缺了基礎,亦就是說,內天地要足夠儘善儘美,納入天地萬靈之基,缺一不可,此後境界再根據修煉的法訣逐步完善成獨屬於自身的內天地。”
“難也就難在這缺一不可之上,天地萬靈之基乃天地萬靈真意,非是如此容易感悟的。”
陳長風蹙眉道:“若是缺了呢?”
“缺了,便是大道不圓滿。”蘇景明神色認真,“依院師所言,倒也並非不可修行,但大道有缺,上限便有缺,這關乎個人選擇問題。”
“除非,專精一道,讓內天地中隻存一物,但這難度比起圓滿更為艱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