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我有基因片段在身,修仙是起點 > 第166章 世俗帝國的建94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我有基因片段在身,修仙是起點 第166章 世俗帝國的建94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烈日似火,炙烤著這座古老的城池。城頭的旌旗在熱浪中無力地耷拉著,空氣中彌漫著令人作嘔的血腥味和塵土氣息。金戈與鐵甲的碰撞聲如驚雷炸響,每一次交鋒都似要撕裂這壓抑的蒼穹。血霧裹挾著飛揚的塵土,在烈日下翻湧升騰,將整個戰場染成一片猩紅。

城中,世家們圍繞著王家的爭吵聲此起彼伏,喧囂震天。而城西門外的演武場上,廝殺聲更是震耳欲聾。張氏家主張承業立於陣前,身姿挺拔如鬆。

他手中的鎏金錯銀雁翎刀泛著森冷的寒光,刀鋒上未乾涸的血珠順著刀身緩緩滴落,在地上暈開一朵朵暗紅的花。麵對王家護衛,他眼神如鷹,透著毫不掩飾的殺意。

“這還是世家家主嗎?!太彪悍了。”圍觀的年輕世家子弟們竊竊私語,眼中滿是震驚與敬畏。他們大多不瞭解張承業的過往,曾經的張承業,文武雙修,才華橫溢,是世家中不可多得的翹楚。

然而,一場慘烈的世家衝突,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他的大哥張繼業,那位走文路的張家主,在混亂中倒下。有人清楚地記得,當時王家的一員大將出現在張繼業身後,而張家的護衛們隻顧著抵擋前方的攻擊,根本沒料到背後的致命一擊。

在世家的紛爭中,向來有不成文的規矩:若無生死大仇,不會輕易對家主動手。因為一旦打破這個界限,便會結下死仇,引發不可估量的後果。可王家這一次的所作所為,徹底激怒了張家。

自那以後,王家的太爺莫名被暗殺,接著是王家的姻親黃家主,就連皇家五福的小李也被淬毒飛刀所傷,雖請了禦醫全力救治,卻仍迴天乏術,在痛苦中煎熬十幾天後離世。

皇家不得不出麵,將眾世家召集在一起,嚴厲警告張家。直到此時,眾人才知曉張家已換了新家主——張承業。

以往世家間的報複,大多是暗鬥,可張承業卻選擇了最直接、最狠辣的方式。他就像一頭狡猾的狐、凶猛的狼,盯上王家後,便展開了瘋狂的報複,讓王家及其姻親整日生活在恐懼之中。

張承業心中的仇恨如熊熊烈火,從未熄滅。每當看到王家耀武揚威的樣子,往昔大哥慘死的畫麵便在他腦海中不斷閃現。

這一次,他再也無法壓抑心中的怒火,麵對王家護衛,他殺紅了眼,帶領著張繼業的嫡係親信,以五十歲之軀,硬是斬殺了近百人。之前在邊關大營,王徒的搶軍功滅口的舉動,讓王家徹底得罪了新朝皇家,雖因牛大力師徒的原因,渡過了軍營中被覆滅的結局,勉強支撐了幾個月,最終還是被張家覆滅了大部分勢力。

激戰正酣時,一聲尖銳的號角突然劃破長空。張承業身形微滯,手中的雁翎刀懸在半空。這熟悉又陌生的號角聲,帶著皇家特有的頻率,他已經多久沒有聽到了?

這是召集世家的號角,意味著皇上或是行使皇權之人即將到來,這可是莫大的皇恩。張承業心中不禁泛起一絲疑惑,不知這突如其來的皇駕,是福是禍,又將給這本就混亂不堪的局勢,帶來怎樣的變數……

“新君使者到——”

悠長的聲音穿透廝殺聲,驚起棲息在城頭的寒鴉。隻見官道儘頭揚起漫天黃塵,三十六麵玄色纛旗迎風招展,旗麵上繡著的銜尾金龍栩栩如生,正是新朝的皇家徽記。儀仗隊如黑色洪流般湧來,為首的馬車裝飾著鎏金雲紋,車輪碾過青石板路,發出沉重而有節奏的聲響。

張承業的瞳孔猛地收縮。他下意識地握緊刀柄,卻感覺到掌心傳來一陣黏膩——那是尚未乾涸的血跡。餘光瞥見不遠處的李氏分支家主李崇山,對方正用繡著金線的袖口擦拭額角的汗水,眼神中閃過一絲慌亂。

“這天殺的張承業還沒完了,現在李家不是皇族了,王家又被新皇厭惡,搞不好幾十年前的噩夢又來了!”

隊伍漸漸停下,車廂的雕花木門緩緩開啟。一位身著陳國舊製文官朝服的男子優雅下車,月白色的廣袖在風中輕輕飄動。

此人正是新朝軍師團成員之一,張府庶族那一支的張景明。他站在陽光下,腰間的羊脂玉墜折射出點點光芒,與周圍的血腥氣形成鮮明對比。

張承業心中一沉。這個主動離開主位,被家族遺棄的庶族中居然出了一位朝廷新貴,如今竟成了新君身邊的紅人。更令他不安的是,張景明內裡穿著的那件絲綢襯衫,領子外露,樣式雖新穎,卻隱約透出幾分不合時宜的奢華。

他想起數月前,主公王新提出改革官服樣式的提議,卻被老派官員們斥為“傷風敗俗”,沒想到如今這新穎服飾,竟成了張景明彰顯身份的標誌。

“諸位這是在演武?真刀真槍的,真是世家風範!”張景明的聲音清亮而冷淡,目光掃過場中橫七豎八的屍體和滿臉血汙的私兵,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無的嘲諷,“不過倒也像是街頭混混鬥毆。”

李崇山率先反應過來,立刻整了整衣冠,上前一步拱手行禮:“下官等久仰大人威名,今日得見,實乃榮幸。”他身後的李氏私兵們也紛紛放下武器,動作整齊劃一。

張承業咬了咬牙,終究還是將刀收入鞘中。他注意到張景明的目光在他身上停留片刻,那眼神中帶著一種居高臨下的審視,彷彿在看一個跳梁小醜。這種目光讓他渾身不自在,卻又不得不強壓下心頭的怒火。

張景明緩步走入人群,開始逐一打量世家子弟。他的腳步不緊不慢,每走到一人麵前,都會停留片刻,目光如刀,彷彿要將對方的心思看穿。被他注視的人有的低頭垂目,有的強裝鎮定,場中氣氛愈發凝重。

“張大人此次前來,不知有何吩咐?”張承業終於忍不住開口,聲音中帶著一絲難以察覺的緊張。

張景明轉過身,似笑非笑地看著他:“族叔這是明知故問。新朝初立,正是用人之際。陛下希望諸位世家能與朝廷同心同德,共同治理天下。”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在場眾人,“當然,表現突出者,自然會得到陛下的嘉獎,如若陽奉陰違也自然會雷霆加身。”

張景明可是知道主公真能召來雷電,不是說說,是真劈啊!

這話一出,場中頓時響起一陣竊竊私語。張承業心中冷笑,所謂“同心同德”,不過是要他們交出手中的權力。但此刻新朝勢大,臨江都城、金陵和徐州城已牢牢掌控在皇家手中,他們這些世家若不識時務,恐怕隻有死路一條。

李崇山突然開口:“大人放心,我李氏一族願為新朝效犬馬之勞。隻要朝廷能保我家族富貴,李某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他這話一出,立刻得到了幾位世家子弟的附和。

張承業心中暗罵李崇山見風使舵,卻也明白大勢已去。他握緊拳頭,又緩緩鬆開,臉上擠出一絲笑容:“景明賢侄說得對,我張氏家族也願為新朝儘綿薄之力。”

張景明滿意地點點頭:“很好。陛下早有旨意,凡主動歸附的世家,可保留部分私兵,但需接受朝廷改編。另外,各地城主也需重新任命,人選由朝廷和世家共同商議決定。”

這話如同一顆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激起千層浪。保留私兵卻要改編,意味著世家將失去對軍隊的絕對控製權;而城主的任命權,更是各方勢力爭奪的焦點。張承業敏銳地意識到,這是新朝對世家的一次大洗牌。

“大人,不知這城主之位……”一位姓王的世家子弟小心翼翼地開口。

“自然是誰有能力,誰來擔當。”張景明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不過,陛下更看重忠心。”

場中陷入一片沉默。眾世家子弟心中都在盤算著利弊得失。張承業看著張景明那副從容不迫的樣子,心中湧起一股強烈的不甘。這個曾經被他敬仰的大哥,他的後人成長起來,如今卻成了決定他們命運的人。

“對了,”張景明像是突然想起什麼,“陛下聽聞諸位世家藏書豐富,希望能借一些典籍入宮,以供學習。”這話看似客氣,實則是在索要人質。眾世家子弟心中都明白,所謂“借典籍”,不過是要他們將家中子弟送入宮中為質。

李崇山率先表態:“陛下好學,我李氏願獻上全部藏書,並送族中子弟入官學侍奉。”他這一舉動,無疑是向新朝表忠心,同時也在向其他世家施壓。

張承業心中暗罵李崇山老奸巨猾,卻也不得不做出同樣的選擇:“我張氏也願遵旨。”其他世家見狀,也紛紛附和。

張景明滿意地看著這一幕,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得意。他清楚,這些世家表麵上順從,心中必定各懷鬼胎。但這正是新朝想要的局麵——讓世家之間相互製衡,朝廷才能牢牢掌握主動權。

“既然如此,此事就這麼定了。”張景明轉身準備上車,“三日後,朝廷會派人前來接收私兵和典籍。諸位莫要讓陛下失望。”

使者宣讀了新君的旨意,旨意中並沒有提及王家與新君的親事,反而對各世家的鼎力相助大加讚揚,希望世家們團結一致對外,不希望發生世家之間的爭鬥。

張使者給了甜棗,又表示了不滿,並警告眾人,如果再發生類似的流血事情,必將嚴懲不貸,世家們的女娘也將不會選入宮中,這是又打了一巴掌。

看著儀仗隊漸漸遠去,演武場上的氣氛依舊凝重。眾世家子弟麵麵相覷,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憂慮和不甘。

張承業握緊拳頭,指甲幾乎掐進掌心。他知道,一場新的較量才剛剛開始,而他們這些世家,必須在這場權力的遊戲中小心翼翼地尋找生存之道。

夕陽西下,餘暉灑在演武場上,將地上的血跡染成暗紅色。張承業望著天邊的殘陽,心中暗暗發誓:隻要家族還在,不管哪支興盛,其它支就總有東山再起的一天。而此時的他並不知道,在這場世家與朝廷的角逐中,真正的風暴才剛剛開始。

秋末的風裹著鐵鏽味掠過王府飛簷,簷角銅鈴在陰雲下發出暗啞的震顫。王家大公子王崇禮盯著遠處官道上揚起的龍紋旌旗,指節在劍柄上硌出青白交錯的紋路。當號角聲撕裂長空的刹那,青銅劍墜地的脆響驚得庭院裡的灰雀撲棱棱炸成一團。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