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我有基因片段在身,修仙是起點 > 第五六九章 位麵探險41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我有基因片段在身,修仙是起點 第五六九章 位麵探險41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破道之殤:從仙帝桎梏到混沌微光

昆侖墟深處的時光洞府已在混沌邊緣矗立了三十萬年。洞府穹頂懸掛著億萬枚時光結晶,每一枚都凝結著南極仙翁推演法則的瞬間,它們如同星辰般流轉,卻照不亮洞府主人眼底的疲憊。這裡的時間流速已被調到極致,外界一日,洞內便是百年光陰,三十萬年的洞府歲月,足以讓滄海化作桑田,卻未能讓這位活了億萬年的仙帝再再再……觸碰到混沌的真諦。

混沌聖尊南極仙翁枯坐於玄冰玉座之上,銀白色的胡須垂落膝間,每一根胡須上都凝結著細碎的時光冰晶,那是他以本源之力強行凍結時間流痕留下的印記。他緩緩抬手撫摸胡須,冰晶在指尖碎裂,化作縷縷時光青煙消散,空氣中彌漫著法則崩解的清苦氣息。

“第三千七百四十五萬六千次推演,失敗。”他輕聲呢喃,聲音沙啞得如同被風沙磨過的古銅鐘。玉座前的虛空懸浮著無數法則符文,它們按照億萬種組合方式不斷碰撞、湮滅,時而化作奔騰的生命長河,時而凝為浩瀚的星空圖卷,時而又幻作虛無的時空裂隙。這些曾被他視為珍寶的大道法則,此刻卻像無數根無形的鎖鏈,將他的神魂牢牢捆縛在仙帝境界的牢籠中。

三十萬年來,他幾乎耗儘了積累的本源之力。為了推演時空大道與生命大道的融合之法,他曾燃燒自身三成生命本源,在洞府中創造出三千個微型世界,親眼見證它們從誕生到湮滅的全過程。

那些世界裡的生靈繁衍生息,演化出各自的文明與法則,卻沒有一個能突破他預設的規則邊界。當最後一個微型世界在時空風暴中崩塌時,南極仙翁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創造的法則正在反過來吞噬他的感知。

“法則...終究是死的。”他長歎一聲,聲音在空曠的洞府中回蕩,激起層層法則漣漪。那些懸浮的符文彷彿聽懂了他的歎息,紛紛黯淡下來,如同瀕死的螢火。“我們窮儘一生創造規則,最後卻被困在自己編織的牢籠裡,越是鑽研,便越是侷限。”

這並非妄言。作為掌控生命大道的頂尖仙帝,南極仙翁早已將生命法則領悟到了極致。他能點石成金,讓枯木逢春,甚至能逆轉生死,重塑神魂。

可當他試圖將生命大道與時空大道融合時,卻發現兩種至高法則如同水火般不容。生命追求延續與生長,時空講究恒定與流轉,它們在他的神魂中激烈碰撞,每一次融合嘗試都讓他遭受神魂撕裂般的劇痛。

更讓他絕望的是,隨著領悟的大道越來越多,他的認知邊界反而越來越狹窄。萬千大道在他心中交織成一張巨網,看似包羅萬象,實則密不透風。他能清晰感知到風的流動、水的奔騰、火的熾熱,卻再也無法像初生時那樣,純粹地感受天地自然的本真。那些早已固化的法則認知,成了他理解混沌的最大障礙。

南極仙翁的目光落在洞府石壁上,那裡刻滿了密密麻麻的符文,記錄著他對混沌的零星感悟。三十萬年前,他在抵禦域外天魔的生死之戰中,曾於法則崩潰的刹那瞥見混沌的真容——那是一片超越所有法則定義的虛無,既非存在,亦非不存在,既包含萬物,又空無一物。可當他想要深究時,那虛無卻如鏡花水月般消散,隻留下無儘的困惑。

“認知的侷限,纔是仙帝與混沌之間最深的鴻溝。”他喃喃自語,指尖在石壁上劃出一道淺痕。這道痕跡瞬間演化出萬千法則,卻在觸及石壁儘頭時驟然崩解。就像二維平麵上的螞蟻,無論如何在平麵上奔跑,都無法理解三維空間的立體維度;仙帝們窮儘一生鑽研法則,卻永遠無法用現有法則體係去描述混沌的真諦。

這種無力感並非南極仙翁獨有。放眼整個仙域,億萬年來能突破仙帝桎梏踏入混沌境的存在寥寥無幾。那些曾驚才絕豔的仙帝們,最終都困在了自己的法則牢籠中。

掌控雷霆大道的紫電仙帝,晚年被自己創造的雷霆法則反噬,形神俱滅時整個雷域化為焦土;領悟空間大道的虛空仙帝,為了尋找空間本源遁入無儘虛空,從此杳無音訊,隻留下無數破碎的空間節點證明他曾存在過。

南極仙翁深知,越是強大的法則,反而越是沉重的枷鎖。他掌控的生命大道早已深入神魂,讓他看待萬物都帶著生命演化的固定視角。

就像用數學公式永遠無法精準描述藝術的靈動感,用嚴謹的法則體係也永遠無法觸及混沌的虛無本質。他嘗試過遺忘法則,甚至自毀部分道基,可那些早已融入神魂的法則印記,總會在關鍵時刻浮現,將他拉回既定的認知軌道。

洞府外傳來輕微的空間波動,南極仙翁抬手一揮,一道光幕在眼前展開。光幕中浮現出三千個分身的影像,他們散佈在千萬個世界中,體驗著不同的人生。有的分身化作凡人帝王,在權謀爭鬥中感悟人心法則;有的分身成為蠻荒巨獸,在弱肉強食中體會生存本能;還有的分身墜入魔道,在毀滅與殺戮中探尋法則崩解的奧秘。

這是他最後的希望。南極仙翁早在百萬年前就佈下了這盤棋局,他將自己的神魂碎片注入分身,讓他們脫離本體的法則束縛,在不同的世界線中獨自演化。他期望這些分身能在某個瞬間突破認知侷限,領悟混沌真意,就像在無數條岔路上,總有一條能通往終點。

光幕中,一個身處九幽煉獄的分身引起了他的注意。那分身渾身被幽冥鎖鏈穿透,神魂在無儘怨念中備受煎熬,卻始終沒有潰散。南極仙翁眼神微動,他記得這個分身,是三十萬年前被仙域眾仙聯手鎮壓的吳日天——那本是他用來試驗極限生存的分身,卻意外走到了所有人的前麵。

記憶如潮水般湧來。三十萬年前的仙域動蕩,吳日天因修煉速度太快,沒有藉助神獸仙族和其它世家仙族的悟道仙物,就突破到濕婆初期,打破了仙族的混沌悟道之法的壟斷。

阻人財路,就是殺人全族,整個仙界沒有一個仙族不恨吳日天,於是歸為其禁忌功法被列為公敵,百名仙帝聯手佈下誅神大陣,將他的神魂從本體剝離,打入九幽煉獄。

仙族本想用煉獄中的無儘怨念磨滅他的意誌,一千年太短,一萬年不長,十萬年纔是開始,怎麼也把吳日天的神魂煉化沒了,卻沒想到這反而成了破局的關鍵。

九幽煉獄是法則的禁區,這裡沒有穩定的法則體係,隻有破碎的法則碎片在黑暗中沉浮,混沌之氣如同濃霧般彌漫在每個角落。

吳日天的神魂在日複一日的淬煉中,逐漸剝離了南極仙翁賦予的生命法則印記。那些曾經堅固的法則認知在怨念衝擊下不斷崩解,而混沌之氣則趁虛而入,在他的神魂中種下了虛無的種子。

光幕中的吳日天突然睜開雙眼,漆黑的瞳孔中沒有任何法則光芒,隻有一片深邃的虛無。他周身的幽冥鎖鏈開始寸寸斷裂,斷裂處並非被力量摧毀,而是化作最本源的能量粒子融入他的神魂。南極仙翁屏住呼吸,他能清晰地感知到,一股超越仙帝境界的氣息正在那具殘破的神魂中蘇醒。

那是混沌的氣息。沒有固定的形態,沒有明確的屬性,卻蘊含著創造與毀滅的無窮可能。吳日天緩緩抬手,掌心浮現出一團灰濛濛的氣流,看似虛無縹緲,卻讓洞府中億萬法則符文劇烈震顫。他沒有使用任何法則,卻輕易撕裂了九幽煉獄的空間壁壘,一步踏入了混沌邊緣。

“原來如此...”南極仙翁看著光幕中吳日天的身影,眼中閃過明悟與苦澀。想要突破仙帝桎梏,並非要掌握更多法則,反而要先打破現有的法則認知。就像要從二維平麵躍入三維空間,必須先否定平麵世界的絕對真理。

吳日天的成功讓南極仙翁看到了希望,卻也讓他更加清晰地認識到突破之路的艱難。不是每個分身都能承受神魂剝離的痛苦,更不是每個靈魂都能在法則崩解的虛無中保持自我。三十萬年來,他派出的千萬分身中,能觸及法則邊界的不足百數,而像吳日天這樣真正踏入混沌領域的,更是僅此一例。

但他沒有放棄。洞府外的昆侖墟開始出現微妙的變化,一座座新的時光洞府正在拔地而起,每一座都對應著一個承載著希望的分身。南極仙翁知道,混沌之路從來不是孤軍奮戰,大道三千,能走到終點的或許寥寥無幾,但每多一個突破混沌的分身,他距離那傳說中的鴻蒙仙帝之境便更近一步。

他重新坐回玄冰玉座,指尖再次凝聚起法則符文。這一次,他的眼神中不再隻有疲憊與無奈,更多了幾分破釜沉舟的決絕。時光結晶在穹頂重新亮起,億萬法則組合再次開始推演,隻是這一次,推演的不再是法則的融合,而是法則的崩解與重生。

洞府外的混沌氣流開始緩慢湧動,它們彷彿被洞府中的意誌吸引,小心翼翼地向著時光結界靠近。在那億萬法則符文的間隙中,偶爾會閃過一絲虛無的微光,那是混沌的影子,也是南極仙翁追尋了三十萬年的希望。

他知道,這條路還要走很久。或許還要再耗上三十萬年,或許要付出更多本源的代價,甚至可能最終依然無法觸及混沌的真諦。但隻要還有一個分身行走在突破的路上,隻要還有一絲混沌微光在法則牢籠中閃爍,他就不會停下腳步。

因為他是南極仙翁,是活了千萬年的混沌聖尊,更是那個敢於在法則廢墟上重建認知的追道者。而混沌境的大門,從來隻向那些敢於打碎自己、重塑道基的勇者敞開。在昆侖墟深處的時光洞府裡,這場跨越萬古的破道之戰,才剛剛進入最關鍵的階段。

隨著吳日天成功踏入混沌境,南極仙翁的分身計劃進入了新的階段。他開始有意識地引導更多分身經曆法則崩解的試煉,有的被投入法則紊亂的破碎星域,有的被送入文明更迭的輪回世界,有的則被直接拋入混沌氣流邊緣承受衝刷。

每一次試煉都是九死一生,絕大多數分身都在試煉中神魂俱滅,隻留下些許法則碎片回歸本體,但倖存下來的分身,都在不同程度上觸控到了混沌的邊緣。

這些成功存活的分身開始反饋混沌境的感悟,它們像涓涓細流彙入南極仙翁的神魂海洋,讓他對混沌的認知逐漸清晰。他發現每個分身突破混沌的方式都截然不同:吳日天靠的是怨念淬煉與混沌滋養,而另一個在破碎星域存活的分身,則是在無數次法則碰撞中領悟了虛無的本質;還有一個輪回世界的分身,竟是在經曆萬次生滅後,於生死輪回的間隙中窺見了混沌真容。

這些不同的突破路徑印證了南極仙翁的猜想:混沌境並非隻有一條道路,大道三千,條條大路通混沌,隻是每條路都鋪滿了荊棘與白骨。那些能最終突破的,無一不是驚才絕豔之輩,他們不僅要有堅韌不拔的意誌,更要有打破常規的勇氣和機緣巧合的運氣。

隨著分身中混沌境存在的增多,南極仙翁感受到自己的神魂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那些來自混沌境分身的感悟在他體內交織融合,形成了一種全新的道基雛形。他對法則的理解不再侷限於固定的體係,而是能從更高的維度審視法則的本質。有時在推演法則時,他甚至能短暫脫離法則牢籠的束縛,以旁觀者的視角觀察法則的生滅流轉。

這種變化讓他更加確定,分身晉升混沌境的數量越多,成就鴻蒙仙帝的可能性便越大。每個混沌分身都是一個不同的認知視窗,當這些視窗足夠多時,便能拚湊出混沌的全貌,最終打破仙帝與鴻蒙之間的認知天塹。

但他也清楚地知道,這條路充滿了未知與危險。混沌境的分身雖然強大,卻也更容易產生獨立意誌,一旦分身的混沌意誌超過本體的掌控,便可能反噬本源,導致萬劫不複。曆史上曾有仙帝嘗試過分身證道,最終卻被強大的分身吞噬,落得形神俱滅的下場。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