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本穿越者攻略 第四百二十六章 過度與開端
吳越之爭塵埃落定,世間再無牽掛。
葉賢帶著阿青和西施,離開了越地,開始漫遊天下,他們登臨泰山之巔觀日出,泛舟洞庭賞秋月,深入大漠看孤煙,足跡遍佈華夏名山大川。
歲月在她們身上彷彿停滯了,阿青依舊活潑靈動,西施依舊傾國傾城,甚至因為修煉“靈韻養心訣”和受到葉賢身上散發出的微弱靈氣滋養,顯得更加年輕嬌豔。
而葉賢,更是容顏不改,氣度愈發淵深。
這一日,三人遊曆至昆侖山深處,在一處人跡罕至、靈氣相對充裕的山穀中暫住,穀中有天然溫泉,四周奇花異草盛開,宛如仙境。
葉賢決定,是時候將最大的秘密和禮物,交給她們了。
夜晚,穀中篝火跳動,映照著兩位絕色女子的容顏。
葉賢取出兩顆龍眼大小、散發著柔和白光和濃鬱生命氣息的丹藥,正是得自《神話》世界的長生不老藥。
“青兒,夷光,”葉賢神色鄭重:“此乃長生不老藥,服下之後,可壽與天齊,青春永駐。”
阿青和西施聞言,皆震驚得說不出話來。長生不老?這乃是自古以來無數帝王將相夢寐以求而不可得的事情!
“葉哥哥……這,這是真的嗎?”阿青接過丹藥,好奇地打量著,她能感覺到其中蘊含的磅礴生機。
西施更是美眸圓睜,玉手輕掩朱唇,難以置信地看著葉賢。長生……意味著她可以永遠擺脫紅顏薄命的詛咒,永遠陪伴在葉賢身邊?
“自然是真的。”葉賢微笑點頭道:“不過,長生並非終點,而是新的。漫漫長生路,若無自保之力,亦是危機四伏。服下丹藥後,我將傳授你們真正的修仙功法,引領你們踏入仙途,追求那無上大道。”
沒有猶豫,出於對葉賢絕對的信任,阿青和西施相繼服下了長生不老藥。
丹藥入口即化,化作一股暖流湧向四肢百骸,洗滌著她們的肉身與靈魂。劇烈的蛻變在無聲中進行,她們的體質被徹底改造,經脈拓寬,靈氣自生,正式褪去凡胎,擁有了長生之基。
待藥力完全吸收,兩人隻覺得渾身輕盈,彷彿卸下了千斤重擔,耳目聰明更勝往昔,對天地靈氣的感知也變得無比清晰。她們互望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脫胎換骨般的神采。
此後,葉賢開始係統地傳授二女修仙功法。
葉賢針對阿青劍心通明、親近自然的特點,傳授了她一門源自聖界的《青蓮劍典》,此功法劍道與仙道同修,講究以心禦劍,以劍悟道,正合阿青本性。
阿青修煉起來,進境一日千裡,體內先天劍氣逐漸轉化為更加精純淩厲的劍元。
對於西施,葉賢則傳授了一門《太陰**經》,此功法至陰至柔,善於滋養神魂,調和靈氣,修煉到高深境界,可掌控月華之力,魅惑眾生,亦具備不俗的防護與遁術。
西施心性細膩,悟性極高,修煉此法亦是相得益彰,氣質愈發清冷如仙,動人心魄。
三人便在昆侖山穀中隱居下來,潛心修煉。葉賢不時外出,遊曆四方,一方麵蒐集此界可能存在的靈物,一方麵也是觀察世間變化,播撒一些機緣。
葉賢曾於華山之巔,見一少年於雪中練劍,其心誌堅毅,隱隱有劍道之姿,便隨手點化了幾句關於“無招勝有招”的劍理,留下半卷基礎的《養劍訣》,飄然而去。那少年後來開創的宗門,便以“華山”為名,尊奉一位不知名的“劍仙”為祖師。
葉賢也曾於終南山下,見一隱士觀星悟道,便與之論道三日,留下了部分關於陰陽五行、內丹修煉的粗淺理念。那隱士受益匪淺,其後人於此地開宗立派,便是後世的全真教雛形。
葉賢甚至遠赴大理,見此地民眾淳樸,信仰自然,便留下了一些粗淺的煉氣法門和醫毒之術,融入了當地巫蠱文化之中,隱約影響了後世五毒教與段氏一脈的武學理念。
葉賢的這些行為,並非為了直接乾涉曆史,而是如同播撒種子,任由其在此界武學土壤中自行生長演變,為後世金庸武俠世界的百花齊放,埋下了最初的伏筆。
葉賢並未留下名號,所做之事也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隻在某些最古老的典籍傳說中,留下“昆侖仙蹤”、“無名客”等縹緲的記載。
春去秋來,寒來暑往。世間王朝更迭,由春秋至戰國,再由秦至漢,又曆三國兩晉南北朝……漫長的歲月在三人身邊緩緩流淌。
阿青和西施在葉賢的悉心教導下,修為穩步提升,早已非吳下阿蒙,她們見證了曆史的滄桑,心態也愈發平和與超然。三人之間的感情,曆經時光淬煉,愈發深厚,如同醇酒,曆久彌香。
這一日,時值北宋哲宗年間。葉賢心有所感,自靜修中醒來,對正在一旁切磋劍法的阿青和西施笑道:“青兒,夷光,靜極思動,我們該出去走走了。如今這天下,似乎又到了風起雲湧之時。”
阿青收劍而立,眼中閃過興奮之光,她高聲喊道:“太好了!葉哥哥,這次我們去哪裡?”
西施亦嫣然一笑,傾國傾城的容顏令人動容,她說道:“但憑夫君做主。”漫長的相伴,她早已習慣了以夫君稱呼葉賢。
葉賢目光彷彿穿透了山穀,望向了南方,輕聲道:“聽聞南方大理,風光秀麗,更有天龍寺佛法精深,我們不妨去看看吧。”
新的旅程,即將開始。而此時的北宋武林,正值多事之秋,北喬峰,南慕容,名聲鵲起,一場圍繞著家國天下、愛恨情仇的波瀾壯闊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葉賢帶著阿青和西施,離開了隱居多年的昆侖山穀,一路南下,他們並未施展禦空飛行等驚世駭俗的神通,而是如同尋常富家公子攜眷遊曆,乘坐馬車,緩轡而行,領略著北宋年間的風土人情。
阿青依舊保持著少女心性,對市井間的雜耍、小吃充滿了好奇,拉著西施東逛西看。
西施則溫婉如水,細心體貼地照顧著葉賢和阿青的起居。
三人的組合,無論走到哪裡,都因其過於出眾的容貌和氣質引來無數側目,但葉賢稍稍釋放出一絲氣息,便讓那些心懷不軌之徒望而卻步。
這一日,三人進入了大理國境。大理地處西南,風光與中原大異,蒼山洱海,景色如畫,民風淳樸,佛寺眾多。
行至大理城附近,但見城牆高聳,頗具規模,城內人流如織,熱哄非凡。更引人注目的是,空氣中似乎彌漫著一股若有若無的檀香氣息,隱隱有誦經聲從城中最大的寺廟——天龍寺方向傳來。
“夫君,這天龍寺香火鼎盛,似乎確有高人。”西施輕聲說道,她修煉《太陰**經》,對氣息感應尤為敏銳。
阿青也點了點頭:“嗯,我感覺那裡的‘氣’很平和,但又很深厚。”
葉賢微微一笑道:“天龍寺乃大理段氏皇族出家修行之所,傳承悠久,枯榮大師更是得道高僧,其所參枯禪,涉及生死枯榮之變,已觸控到一絲法則邊緣,在此界實屬難得。”
正說話間,忽見前方一陣騷動,一個身穿錦袍、書生打扮的年輕男子,正慌不擇路地奔跑,他身後跟著幾名手持棍棒的惡仆,口中叫罵不休。
那書生看起來文弱,腳步虛浮,顯然不會武功,但身法卻頗為奇特,每每在危急關頭,總能於間不容發之際扭身避開,姿勢雖然狼狽,卻總能讓對方的攻擊落空。
“咦?”阿青輕咦一聲,“這書生的步法好生奇怪,看似毫無章法,卻又暗合某種韻律,像是……喝醉了酒一樣?”
葉賢眼中閃過一絲瞭然,自言自語道:“淩波微步?沒想到在此地遇到了正主。”
那書生不是彆人,正是從無量山劍湖宮逃脫,身負“北冥神功”和“淩波微步”的段譽。
段譽因不願學武,被父親段正淳逼迫,逃出王府,卻又因緣際會學到了逍遙派絕學,此刻正被覬覡他懷中《北冥神功》帛卷的敵人追殺。
段譽慌不擇路,竟直直朝著葉賢三人的馬車衝來,眼看就要撞上,他腳下又是一個踉蹌,身子一歪,險之又險地避開,卻因重心不穩,朝著站在車旁的西施倒去。
西施眉頭微蹙,並未驚慌,隻是素手微抬,一股柔和的氣勁發出,托住了段譽,使其穩穩站住。
段譽驚魂未定,隻覺一股幽香襲來,抬頭一看,頓時呆住了。隻見扶住自己的是一位絕色女子,其容貌之美,他生平僅見,彷彿集合了鐘靈毓秀於一身,比之他在無量山玉洞中見到的“神仙姐姐”玉像,更多了幾分鮮活與生氣,氣質空靈清冷,宛如月宮仙子。
段譽看得癡了,竟忘了身後還有追兵,訥訥地道:“多……多謝仙子相救……”
那幾名惡仆此時也已追到,見段譽被一位絕色女子所救,又見葉賢氣度不凡,阿青亦是靈秀逼人,一時有些遲疑,不敢上前。
葉賢淡淡地掃了那些惡仆一眼,並未說話,隻是目光中蘊含的一絲威壓,便讓那幾人如墜冰窟,冷汗直流,下意識地後退了幾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