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本穿越者攻略 第四百三十七章 承上啟下
葉賢接連化解武林紛爭,揭露身世秘辛,收服鳩摩智,其威望與實力已冠絕當世。聚賢莊與少林寺再次發起倡議,天下群雄一致推舉葉賢為武林盟主,率領中原武林,共同抵禦北方契丹的南侵。
葉賢本不欲沾染俗務,但見契丹鐵騎肆虐,邊關百姓流離失所,心生憐憫,便應承下來。他雖不直接參與兩軍對壘,但以其超凡的智慧和實力,運籌帷幄。
葉賢命阿青率領靈鷲宮九天九部及三十六洞、七十二島歸附的旁門高手,組成奇兵,襲擾契丹後勤,刺殺敵軍將領;讓喬峰(雖為契丹人,但心係宋民,主動請纓)憑借其威望和武功,聯絡北方抗遼義士,裡應外合;
又派出手下諸女及鳩摩智、嶽老三等人,各自帶領一隊精銳,執行各種關鍵任務。葉賢自己則坐鎮中樞,神識覆蓋戰場,洞悉敵軍動向,總能料敵機先,做出最精準的部署。
葉賢甚至偶爾出手,於萬軍從中,以無形劍氣擊潰敵軍陣型,或以降龍仙罡模擬龍吟,震懾敵膽,在他堪稱神妙的指揮和絕對武力的威懾下,契丹南侵大軍屢受重挫,士氣低落。
最終,在一場決定性戰役中,葉賢親自出手,於百萬軍中使用無上手段將賊酋生擒,契丹軍心崩潰,大敗而回,被迫簽訂盟約,承諾永不南犯。
經此一役,葉賢武林盟主之位穩如泰山,被譽為“護國天師”,受萬民敬仰。但葉賢誌不在此,待邊關穩定,便立刻召集眾人,宣佈辭去盟主之位,將武林事務交由少林、丐幫等正道大派共同協商處理。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葉賢帶著西施、阿青、木婉清、鐘靈、阿朱、阿碧、王語嫣、梅蘭竹菊四婢,以及追隨他的李秋水、鳩摩智、嶽老三,並派人接回了已恢複功力、恩怨暫消的天山童姥,一行人來到昆侖山那處靈氣充裕的山穀。
葉賢取出剩餘的長生不老藥,分予眾女以及鳩摩智、童姥、李秋水,甚至連嶽老三也賜予一顆,眾人服下後,脫胎換骨,青春永駐,正式踏上了長生仙途。
葉賢根據各人資質心性,傳授更為高深的修仙法門。阿青主修《青蓮劍典》,劍氣直衝霄漢。西施修煉《太陰**經》,月華加身,清冷如仙。
王語嫣統合逍遙派武學與北冥神功,推陳出新。木婉清、鐘靈、阿朱、阿碧、梅蘭竹菊等亦各有傳承。李秋水與童姥放下宿怨,共同參悟更高境界。
鳩摩智廢功後重修佛法,反而進境神速,心境通透。嶽老三也變得沉穩許多,專心煉體。眾人在這仙境般的山穀中隱居修煉,不問世事,偶爾神遊太虛,或下山遊戲風塵。
時光荏苒,朝代更迭,沒有葉賢的乾預,北宋還是走了覆滅的老路,南宋偏安。
葉賢於靜修中,神遊萬裡,感知到此方天地氣運流轉,新的傳奇即將在另一個時代上演,他心念微動,隨手播下幾顆種子:
在華山之巔,葉賢見一青年於雪中練劍,其劍法淩厲,卻
失之偏激,便化身一老叟,與之對飲,點出“重劍無鋒,大巧不工”之理,留下半卷《獨孤劍意》,青年感悟,終成一代劍魔,其傳承影響後世,是為“劍魔”獨孤求敗。
在終南山下,葉賢見一隱士觀星悟道,便與之論道三日,闡述“先天之炁,煉精化神”之妙,留下部分內丹修煉理念,那隱士受益匪淺,其後人於此地開宗立派,便是後世的全真教雛形,其弟子中有一人名王喆,道號重陽。
在東海桃花島,他見一聰慧少年沉迷奇門遁甲、音律算數,便化身遊方士,贈其一本《五行秘要》與半部《碧海潮生曲譜》,少年如獲至寶,終成一代宗師,自號“東邪”黃藥師。
在南疆大理,葉賢見一世家子弟心地仁厚,卻體弱多病,便傳其一套導引之術與一陽指精要,囑其“仁者無敵”,後者勤修不輟,不僅身體康健,更將一陽指練至化境,開創段氏武學新篇章,其子孫中有一人,名智興,後世尊稱“南帝”。
在西域白駝山,葉賢見一女子於沙漠中觀察毒物,性情乖張卻天賦異稟,便留下一卷《禦毒真經》與馴養奇獸之法,該女子據此鑽研,終成一代毒術宗師,其傳承影響了後世“西毒”歐陽鋒的武學路數。
這些隨手為之的舉動,如同在曆史長河中投下幾顆石子,泛起的漣漪,悄然影響了未來“射鵰”世界的格局與五絕的傳承。做完這一切,葉賢收回神念,看著山穀中潛心修煉的諸位紅顏與追隨者,微微一笑。
此間事了,新的征程,或許就在不遠的將來。“山河社稷圖,感應下一個世界坐標。”葉賢心念沉入識海,圖卷微微震動,新的資訊流開始彙聚……屬於射鵰英雄傳的傳奇,即將拉開序幕,而葉賢和他的夥伴們,將繼續他們的超脫之旅。
昆侖山脈深處,靈鷲宮屹立於雲霧繚繞的縹緲峰上,時光彷彿在此停滯。自當年葉賢率領眾人歸隱於此,已不知過去了多少寒暑。宮闕之內,靈氣氤氳,奇花異草常開不敗,絲毫不見外界王朝更迭的痕跡。
葉賢依舊是那副俊朗飄逸的模樣,歲月未在他身上留下任何印記。葉賢時常於宮中最高的“觀星台”靜坐,神遊太虛,感悟天地法則的細微變化,周身氣息愈發深邃如海,與這方天地近乎融為一體。
西施、阿青、王語嫣、木婉清、鐘靈、阿朱、阿碧等女,以及梅蘭竹菊四婢,皆因服食長生藥與潛心修行,容顏永駐,氣質各擅勝場,或清冷如仙,或靈秀逼人,或溫婉如水,或嬌俏可愛,彷彿一群滴落凡塵的仙子。
李秋水與天山童姥巫行雲,這對爭鬥了半生的師姐妹,在漫長的隱居歲月中,早已放下了昔日恩怨,共同追求大道的目標,以及葉賢那超然物外的調和,讓她們的關係變得微妙而平和,時而還會共同探討武學妙理,雖偶有爭執,卻再無殺意。
鳩摩智佛法日漸精深,眉宇間戾氣儘消,隻剩下一片慈悲與平和,每日除了誦經打坐,便是整理葉賢偶爾口述的超越此界武學的理念。嶽老三則沉穩了許多,負責打理宮中雜務,督促那些歸附的洞主島主(他們亦得賜延年丹藥,定期來靈鷲宮聽候調遣),倒也井井有條。
這一日,葉賢自深層次的定境中醒來,雙眸開闔間,彷彿有星河流轉,他微微蹙眉,神識如同水銀瀉地般蔓延開來,跨越千山萬水,感知到了外界的氣息——那是烽煙、悲憤、屈辱與絕望交織的氣息。
北宋的繁華早已煙消雲散,取而代之的是南宋朝廷在臨安(杭州)的偏安一隅,苟且偷生,忠良被害,如嶽飛含冤風波亭;奸佞當道,如秦檜之流把持朝政;
金人鐵蹄蹂躪北地,漢家百姓水深火熱。“紅塵劫數,往複迴圈。”葉賢輕歎一聲,聲音在空曠的觀星台上回蕩。眾女似有所感,紛紛彙聚而來,阿青性子最急,感受到葉賢心緒不寧,忙問:“葉哥哥,怎麼了?
外麵出了什麼事嗎?”她雖已修為高深,但那份純真與赤子之心未曾改變。西施柔聲道:“夫君可是感知到了外界變故?”她心思細膩,善於體察葉賢情緒。
王語嫣早就知道葉賢乃聖界之主,她博覽聖界群書,通曉曆史興衰,沉吟道:“算算時日,外界王朝更迭,如今應是南宋年間了。可是北方的金國又起戰端?
”
葉賢點了點頭,將神識感知到的景象,以神念共享的方式,大致呈現於眾人腦海,那是一片山河破碎、民生凋敝的景象,臨安城中醉生夢死,北方故土哀鴻遍野。
“豈有此理!”阿青柳眉倒豎,周身劍氣隱然勃發:“那些當官的就知道自己享樂,任由外敵欺辱百姓嗎?還有那個叫秦檜的奸臣,害死嶽將軍,該殺!
”
木婉清眼神冰冷:“當權者無能,累及蒼生。”她雖冷傲,但內心亦有俠義之情。鐘靈也氣鼓鼓地道:“葉大哥,我們出去教訓教訓那些壞人吧!
”
阿朱、阿碧亦是麵露憤慨之色。梅蘭竹菊四婢則靜立一旁,等待葉賢吩咐。李秋水慵懶地倚在欄杆上,輕笑一聲:“朝代興替,不過尋常。
眾生皆苦,何時又能真正超脫?”她經曆太多,早已看淡。巫行雲哼道:“話雖如此,但眼睜睜看著宵小之輩橫行,總是不快。葉小子,你待如何?
”
鳩摩智雙手合十,低宣佛號:“阿彌陀佛。眾生皆具佛性,奈何業力糾纏,沉淪苦海。我佛慈悲,亦需金剛怒目。”
嶽老三摩拳擦掌:“主人,您下令吧!
嶽老三這把老骨頭,還能活動活動!”
葉賢看著群情激憤的眾人,尤其是阿青等女那躍躍欲試的眼神,心中已有決斷。隱居雖好,但道心亦需在紅塵中曆練。
此番外界變故,或許正是契機。“也罷。”葉賢緩緩起身,衣袂無風自動:“閉關已久,是時候入世走一遭了。此行,非為乾涉王朝氣運,隻為滌蕩所見之汙濁,撫慰所遇之悲苦。
順乎本心,行俠義之事。”
眾女聞言,皆是欣喜。她們早已悶得發慌,能隨葉賢一同入世,行俠仗義,正是心中所願。葉賢目光掃過眾人,吩咐道:“青兒、婉清、鐘靈、阿朱、阿碧,你等隨我同行。
西施、語嫣,你二人心思縝密,留守靈鷲宮,統籌排程,若有要事,以玉符傳訊。梅劍,你率蘭竹菊三婢,協助兩位夫人。”
“秋水、行雲,你二人若覺無聊,亦可隨行,或留宮靜修,自行決定。
鳩摩智、嶽老三,你二人跟隨左右,聽候差遣。”
西施和王語嫣雖也想同行,但知葉賢安排必有道理,皆柔順應是。李秋水與巫行雲對視一眼,均道:“同去看看吧,這人間,不知又變成了何等模樣。
”
計議已定,眾人稍作準備,便悄然離開了隱居不知多少歲月的靈鷲宮,一路南下,正式踏入了南宋紹興末年、暗流洶湧的江湖與俗世。
仙蹤再現,註定將在這新的時代畫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