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嶽父是朱元璋 第614章 逐漸開始躺平的老朱
“聖明無過於上位,如今扶桑列島,可謂是群雄並起,再不複昔日。”
“而且這些諸國已成死仇,相互之間征伐不休,加之過往的社稷一脈儘斷,而那徐行悟避居於九州,完全在曹國公的掌握之中。”
“而那四國島,如今正好分列為四國,相互之間實力相差不大,再加上有我大明從旁製衡,使其無法相攻……”
總而言之,現如今的倭國,在大明數年的軍事、政治以及商業等各方各麵的多層麵打擊之下,已然崩分瓦解。
就連那被視為持有者方纔代表整個倭國的三神器,如今也都已然沒了。
雖然在經曆了大亂之後,也不是沒有腦子清醒的人物,經過細致而又謹慎的分析得出了結論。
那就是攻打本島南北朝兩王都的兵馬既不是北朝軍隊,也非南朝兵馬,而是那大明天朝的軍隊。
因為有人後來發現,大明天朝的天軍,正是從大阪登陸之後,兵分兩路,破了兩都。
而池田津勝那個本島第一賤人亦是在兩都被破之後第一個站出來向南北兩朝的掌權者潑汙水,並且第一個自主獨立稱王的。
所以,肯定是這貨跟明朝勾結搞出來的破事。
可即使所有人都知曉,也有個鳥用,畢竟現如今天皇的近支血脈已然全部都被燒成了焦炭。
特彆是那足利義滿等一乾老陰比,當他們決定自立為王之時,又再一次下手,把屠刀伸向了那些代表天皇血脈分支的近親。
可以說,整個扶桑群島上,最有資格的那個人就是徐行悟,可這貨也很清楚自己的位置,早就已經在那九州島上樂不思蜀,根本不可能敢有其他想法。
接下來,那些野心家們都一個個地站了出來,都紛紛登上了那明國商賈的海船,前往大明投誠,懇請大明天朝上國,無論如何都要允許他們成為大明的藩屬之國。
這樣的待遇,這些日子,可是把老子樂的都連續笑了好幾日,心情之好,簡直整個京都都知曉。
而老朱這麼開心,當然是有原因的,想想取宋而代之的元朝,數次渡海征討倭國,結果皆是勞民傷財,無功而返。
而自己這邊呢?調往九州島的兵馬不過三萬,之後,各種操作下來,可謂捷報連連。
而且那三萬兵馬,除了軍需是朝廷調撥之外,不論是糧食,還是其他的日常補給品,則完全是由上海商貿集團完全包乾。
說實話,老朱也是頭一回打這樣的仗,一個字,朝廷負擔不重,而那上海商貿集團雖然也付出了運力,但是卻因為獨得了扶桑國近五成的貿易額,所以他們做起來自然也是儘心儘力。
這倒是讓老朱想到了常二郎這小子之前反複嗶嗶的一段內容,不要抑製商業,但是一定要抑製商人。
因為商業是富國強民之道,而商人,則是一個唯利是圖的群體,朝廷需要的是深入的把控,不能讓商人把手爪爪伸進朝堂。
也就是說,朝廷對商賈既要重用,但同時,又要控製,但是想要控製,就必須要首先深入地瞭解商業的邏輯。
就像那些士紳,同樣也不是什麼好鳥,他們亦是想心辦法,想要成為大明的朝廷官府與老百姓之間的中間人。
而朝廷必須杜絕這樣的事情發生,要讓天下萬民知曉,他們效忠的乃是朝廷,而不是那些地頭蛇。
話說回來,老朱有時間都覺得常二郎這小子簡直就像是在反複橫跳。
你說他站在朝廷這邊吧,有時候他又要為那些商賈爭取利益。你說他是為了商賈吧,可他又總是站在朝廷的角度,想方設法,為朝廷出謀劃策限製商人。
不過自打常二郎回到京師主持那皇家科學院以來,這段時間老朱親自跟常二郎麵談沒有一百,也得有七八十回。
正是越瞭解,就算覺得這小子太能折騰,但是老朱倒也很清楚,常二郎的所作所為,皆是在為大明著想。
也正是因為如此,現如今,朝中才會又增設了一個工商部,專司與工廠主,以及商賈打交道。
而且現今,朝廷為那些工廠主以及商賈們正在製定全新的工商律法。
這絕對是有史以來,第一部單獨針對於工商業行為的律法。
用常二郎的話來說就是,朝廷既然想要保證老百姓們不受奸商們的禍害,那麼就必須要讓事情有法可依。
隻有寫入大明法律之中,唯有如此,纔能夠令天下人知曉朝廷對於工商業者的態度。
也讓老百姓們知曉,那些工商業者,有沒有欺行霸市,有沒有為了利益而完全罔顧老百姓的生死存亡。
例如現如今大明律規定,如果一地發生災害,那麼像糧食、燃料,保暖用品等各種生活必須物資,允許漲價,但是漲價不能超過正常物價的一倍,超過者,官府查實之後,將會處於懲罰性的罰款。
而這個罰款可不僅僅隻是讓你掉兩根汗毛那麼簡單,而是直接讓你傷筋動骨。
而且現如今,像鬆江府、常州,京都等地,每天的許多消費品的物價,都會由地方上專門的官員記錄在案,彙編成冊,上報府治。
讓朝廷知曉現如今的民生物價的波動情況,而且這些波動,都會體現在一張張的圖表之上。
這些圖表,自然是出自於常二郎這家夥之手。
上一次製這樣的圖,還是常二郎在那裡嗶嗶大明的宗室製度有問題的時候。
那誇張的數字,到了現如今老朱都還記憶猶新。
但是話又說回來,老朱也不得不承認,常二郎這小子說的頗有幾分道理。
雖然宋朝許許多多的地方讓人瞧不起,但至少他們的宗室製度方麵,還是有不少的可取之處。
雖然宋朝的冗兵、冗官、冗費問題很大,但是他們的宗室卻一直保持在一個較為良好的狀況下。
並且也有不少宗族中的才俊站出來為國效命,甚至還出過宗室血脈的宰相。
所以老朱現如今倒是已經開始跟那好大兒朱標已經開始商議這個問題。
主要還是老朱的親兒子都封了王,他自然不可以食言而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