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嶽父是朱元璋 第879章 絕不會放開兵權的掌控
原本還以為金達遠這廝足夠不要命,哪怕是邊鎮一帶出了這樣的動蕩,他也會硬起頭皮留下來。
所以,李成桂遣盧敏誠過來尋金達遠,為的就是想要勸說金達遠趕緊離開這是非之地。
畢竟誰也保不住那北光城能不能守得住,萬一北光城玩完,那麼李成桂肯定要興大軍前往增援,到時候你這位大王使節可就沒有人能顧得上了。
何況也還需要你趕緊回去開京去知會大王,趕緊弄些物資補給過來,行軍作戰,自然需要大量的糧草軍備。
可是沒有想到,金達遠如此絲滑的直接就拜倒在地,慫到令盧敏誠都有些懵逼。
這等好事,盧敏誠當然不會放過,鬼鬼祟祟左右張望一番,這才一把拉住了金達遠,朝著遠處快步而去。
等到來到了一處僻靜之地,盧敏誠這才緩緩開口,自家院君大人根據那緊急軍情傳來的狀況仔細分析之後。
怕是這敢來攻打北光城的那些野女直不簡單,或者說,區區一幫子野女直怎麼可能有膽量去進攻北光城這樣的邊關重鎮。
所以這裡邊,很有可能有那明國在後邊搞鬼。
總之,金達遠其他的那些解釋他沒聽進多少,記得最清楚的就是,這野女直的背後,很有可能就是大明在支援。
所以,院君大人需要親自率大軍趕往北光城支援,而他這位大王使節金達遠,則需要第一時間趕往開京。
向大王請援,不論是兵馬,還是物資,有啥就去要啥。
隻要能夠第一時間離開這個鬼地方,金達遠覺得,這些理由已然是十分的足夠。
為了保證自己的行動足夠敏捷,金達遠甚至以軍情緊急為由,拒絕了乘車,而是讓那盧敏誠給自己搞來快馬,便於他以最快的速度趕回開京請援。
速度飛馳,向著開京狂奔而去,金達遠不時扭頭打量著那越來越遠的城池,懸著的心漸漸地落回了肚子裡。
而此刻,一直站在那城頭之上目送著金達遠的盧敏誠臉上的笑容越發地顯得洋溢與輕鬆。
這位使節一閃人,那麼院君大人托付給自己的任務也就算得上是圓滿達成。
“好了,回去吧,想必院君大人已然等急了……”看到那金達遠的快馬消失在了地平線外再無蹤跡,盧敏誠瀟灑地甩了甩袖子大聲吩咐道。
此刻一道道的軍令之下,整個軍事重鎮已然變得動蕩不已,大隊大隊的人馬往來川流不息。
還有一名名的傳令兵打馬在城內的街道上狂奔不已。
看著這一幕幕,盧敏誠不禁有些錯愕,明明那金達遠都已經離開了,可以說院君大人的心頭大患已除。
為什麼還繼續如此,難不成是因為院君大人沒有收到金達遠離開的訊息,所以還在繼續與一乾部下在這裡演戲不成?
尋思到了這個,盧敏誠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腳步,朝著那李成桂的府邸趕了過去。
進入了府邸之中,正好聽到了大廳那裡傳來了李成桂那中氣十足的喝呼之聲。
“……讓他們即刻拔營,若是在落日時分,不能抵達定鼎堡,老夫要他們的腦袋。”
盧敏誠就聽到了應諾之聲,隨即就是一名將領臉色惶急地快步飛奔而出,差點把盧敏誠給撞倒在地。
盧敏誠趕緊避讓到了一邊,等這將領過去之後,他這才邁步進入了廳內,快步上前朝著那李成桂一禮。
李成桂朝著他微一頷首之後,並未詢問他事情處理得如何,而是又下達了好幾道命令,直到一乾人等皆儘離開,他這才轉過了頭來,看向盧敏誠。
盧敏誠快步上前,湊近之後這才低聲稟報道。
“院君大人,小人幸不辱命,已然勸得那金達遠金侍郎離開……”
並將自己所編造的理由也一並稟報了李成桂。
李成桂滿臉欣慰地衝盧敏誠微一頷首,這才端起了跟前的茶水呷了一口。
“好好好,辛苦你了敏誠。”
“院君大人切莫如此,能夠為院君大人效力,乃是小人的福份。”
李成桂撫了撫頷下濃須,示意一旁的仆役給那盧敏誠也奉上一盞茶。
盧敏誠感激流涕地接過之後呷了一口,這才忍不住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院君大人,如今那金侍郎已然被您施以妙計支走,那為何您還要如此大動乾戈,我看整個城內外的兵馬都已然開始調動起來了……”
李成桂打量著這位目光短淺,不通軍略的謀士,嗬嗬一聲。
“敏誠啊,如若你是朝中臣工,本就對老夫已然不怎麼信任的情況下,知曉了恰巧在這個時候,北光城被野女直攻破的情況,是否會遣人一探究竟?”
“如若他們至此,本該興大軍北上的老夫,居然還在這裡逍遙自在,他們又會作何想法?”
兩句話就讓那盧敏誠滿臉冷汗,連稱受教。
一旁的幾名謀士,臉上都露出了鄙夷與嘲弄的表情,這廝還好意思繼續呆在院君大人麾下當謀士,就連樣的腦子,還不如到後廚去當個夥夫,更適合他的智商。
李成桂倒也沒有計較盧敏誠的愚蠢,盧敏誠的長處在於與人交際,跟那些官員打嘴皮子仗,其他人還真不行。
所以,作為一位優秀的上位者,自然要懂得用好下屬的長處,同時還要避免讓下屬在他的短處上瞎雞兒亂來。
現如今已經到了這個地步,自己肯定要率軍北上,哪怕是現如今北光城內的“野女直”已經全部撤離也好。
自己也必須要去那邊刷上一趟存在感,並且還要對整個邊鎮地區朝廷一次大規模的長時間巡視。
雖然這麼做會很累,可這麼做卻能夠將兵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而朝堂那邊,不論是國主,還是那些眼紅妒忌自己的那些亂臣賊子,麵對著手中重兵的自己,他們也隻能先按捺住想要搞事的念頭,等到這一波事關家國動亂的危機先過去再說。
所以,一切的一切,都與兵權有莫大的關係。
此刻,李成桂雙手已然緊握成拳,為了保命,絕不能鬆開對於邊鎮兵馬的控製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