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奉加點成道祖 第41章 緝事廠權責初定,朝堂暗流洶湧
寅時三刻,養心殿內燭火搖曳。年輕的天子負手立於鎏金禦案前,案上攤開的明黃絹布墨跡未乾。窗外細雨初歇,琉璃瓦上殘留的水珠在宮燈映照下泛著細碎的光芒。司禮監掌印太監躬身侍立在一旁,屏息凝神。
蘇明遠。天子指尖輕叩絹布上墨跡未乾的名字,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回響,朕欲設緝事廠,專司稽查百官。此職乾係重大,卿可願擔此重任?
蘇明遠跪在冰涼的金磚地麵上,垂首應道:臣才疏學淺,恐負聖恩。
不必過謙。天子轉身,明黃色的龍袍在燭光下流轉著暗紋,魏淵舉薦你,必有其道理。朕記得,三年前殿試時,你曾論刑賞之本,在於勸善懲惡
陛下聖明,竟還記得臣當年妄言。蘇明遠心中微震。那日殿試場景曆曆在目,年輕的天子高坐龍椅,而他不過是個初出茅廬的武進士。
不是妄言。天子目光深邃,緝事廠初立,需得剛正不阿之人執掌。朕予你先斬後奏之權,但望你莫負朕望。
臣,領旨。蘇明遠叩首,額角觸及冰涼的金磚。這一拜,拜的是皇恩浩蕩,更是沉甸甸的責任。
辰時正,朝陽初升。蘇明遠手持聖旨走出宮門,緋色官服在晨光中格外醒目。早有訊息靈通的官員候在宮門外,見他出來紛紛上前道賀。
恭喜蘇僉事不,現在該稱蘇提督了。兵部侍郎笑著拱手,眼底卻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陰霾。
蘇明遠還禮:侍郎大人言重了,不過是替陛下分憂罷了。
回衙門的路上,蘇明遠明顯感覺到各方視線的變化。路遇的官員態度愈發恭敬,但恭敬之下藏著多少真心實意,卻值得玩味。
衙門值房內,魏淵正在等他。老人坐在紫檀木太師椅上,手捧青瓷茶盞,氤氳的熱氣模糊了他的麵容。
魏淵指了指對麵的座位,聖旨下來了?
蘇明遠躬身行禮後坐下:承蒙魏公舉薦。
不是舉薦,是推你入火坑。魏淵放下茶盞,目光銳利,緝事廠這個位置,看似風光,實則是眾矢之的。你可知為何選你?
請魏公明示。
因為你是孤臣。魏淵緩緩道,在朝中無黨無派,與各方勢力無牽無掛。陛下需要這樣一把刀,一把不會偏袒任何人的快刀。
蘇明遠沉默片刻:下官明白了。
不明白。魏淵搖頭,你可知趙太師昨日在府中宴請了都察院左右都禦史?
蘇明遠心中一凜。都察院掌風紀,若與太師府聯手,緝事廠今後舉步維艱。
還有,魏淵繼續道,永昌侯世子前日娶了兵部尚書的外甥女。
聯姻結黨,這是朝中常態。蘇明遠指尖輕叩桌麵:看來下官這個緝事廠提督,還沒上任就先成了靶子。
是活靶子。魏淵意味深長地道,不過,靶子若是夠硬,射來的箭反而能成為助力。
接下來的日子,蘇明遠開始著手組建緝事廠。衙門選址在皇城西南角的原武庫司舊址,這裡遠離六部衙門,獨處一隅,正合稽查之需。
修繕衙門的工程進行得並不順利。工部以物料短缺為由拖延工期,戶部在撥銀時諸多掣肘。蘇明遠心知這是有人暗中作梗,卻不動聲色,自掏腰包先墊付了修繕費用。
這日午後,蘇明遠正在查驗修繕進度,忽見孫毅匆匆而來。
提督,剛收到訊息,趙太師門生、刑部郎中王大人今日在醉仙樓宴請工部官員。
蘇明遠放下手中的圖紙:可探得所為何事?
似是商議明年工程撥款之事。孫毅壓低聲音,但席間多次提及緝事廠,言語間頗多微詞。
知道了。蘇明遠目光掃過正在施工的衙門,傳令下去,明日我親自去工部催要物料。
次日清晨,蘇明遠帶著一隊緝事廠校尉來到工部門前。守門的差役見他們服飾特殊,不敢怠慢,急忙進去通傳。
工部侍郎慢悠悠地出來,皮笑肉不笑地道:蘇提督大駕光臨,有失遠迎。
侍郎大人客氣。蘇明遠還禮,本官此來,是為緝事衙門修繕之事。不知工部何時能撥付所需物料?
這個嘛侍郎捋須沉吟,近來各地都在興修水利,物料確實緊張。不如提督再等些時日?
蘇明遠微微一笑:若是尋常工程,等等也無妨。但緝事廠奉旨設立,延誤工期恐怕不好向陛下交代。說著從袖中取出一份文書,這是陛下禦批的工單,請侍郎過目。
侍郎接過文書,看到上麵的硃批,臉色微變:這個下官即刻去催辦。
有勞侍郎。蘇明遠拱手,另外,本官聽聞工部庫中現存有上等青磚十萬塊,楠木三百根,不知可否先撥付緝事廠使用?
侍郎額頭見汗:提督訊息靈通下官這就去安排。
走出工部衙門,孫毅低聲道:提督如何得知工部庫存?
蘇明遠目光深遠:緝事廠若是連這點訊息都打探不到,又如何稽查百官?
一月後,緝事衙門修繕完畢。青磚灰瓦的衙門莊嚴肅穆,門前一對石獅子威風凜凜。屬官衙役陸續到任,其中多是魏淵暗中安排的可靠人手。
開衙第一日,蘇明遠將全體屬官召集至正堂。堂上懸掛著明鏡高懸的匾額,兩旁立柱刻著稽查奸邪不避權貴,肅清吏治以正朝綱的對聯。
諸位。蘇明遠掃視堂下眾人,緝事廠受皇命而立,肩負稽查百官之責。本官在此立下三條規矩:一不徇私,二不枉法,三不畏權。若有違者,嚴懲不貸。
屬官們齊聲應諾,但蘇明遠心知,這些人中有多少真心辦事,多少彆有用心,尚需時日觀察。
果然,沒過幾日就出了紕漏。一名緝事廠校尉在查案時收受賄賂,被人當場拿住。蘇明遠下令嚴懲,將其杖責一百,革職查辦。
此事在朝中引起不小震動。都察院有禦史彈劾蘇明遠執法過嚴,但天子卻下旨褒獎,稱正該如此。
這日散朝後,趙太師在宮門外蘇明遠。
蘇提督近來風頭正盛啊。太師笑容可掬,聽說緝事廠辦案雷厲風行,連都察院都要讓三分。
太師言重了。蘇明遠躬身行禮,下官不過是依法辦事。
法理不外乎人情。太師意味深長地道,蘇提督年輕有為,前途無量,莫要因小失大。
回衙門的路上,蘇明遠反複品味太師的話。這是拉攏,更是警告。看來緝事廠的存在,已經觸動了某些人的利益。
深夜,蘇明遠獨坐值房,案上攤開著一份密報。據線人訊息,趙太師近日與邊鎮將領書信往來頻繁,其中或有蹊蹺。
燭火搖曳,在牆上投下搖曳的影子。蘇明遠知道,真正的較量,現在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