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長生久視 第16章 打人打臉,罵人揭短
-
“給高位,又不能太高?”朱瞻基納悶兒道,“這又是為何?你不是說他很厲害嗎?”
李青歎道:“他太…特立獨行了。”
“你不也是?”
“我倆不一樣。”李青不想過多解釋,“你若信我就按我說的辦,不信就算了。”
朱瞻基無語道:“青伯,你可真夠拽的。”
“嗬,縱觀大明,再也不會有法,實則是在考驗於謙的能力。
李青不止一次跟他舉薦於謙,朱瞻基對於謙也有一定瞭解,但覺得於謙還不至於能扛大旗的地步。
包括這一路的對話,他仍認為於謙遠冇有李青說的那麽有本事。
不過,李青的眼光一向很準,至少他冇有見過李青翻車。
基於此,朱瞻基並未打消培養於謙的念頭。
~
到了禦書房,朱瞻基一舉薦,小胖就同意了,過程十分順利。
於謙感覺有些夢幻,這就升官啦?
楊士奇等人隻是瞥了於謙一眼,便低頭繼續忙工作,一個小小的郎中而已,不值得他們關注。
他們的對手是六部的尚書、侍郎!
小胖現在比當初做太子時要忙得多,尤其是眼下的開海、遷徙兩大國策,更是讓他焦頭爛額。
“楊卿,去通知六部、都察院,來禦書房。”
楊士奇、楊榮對視一眼,一同拱手:“臣遵旨。”
小胖一見倆人都想跑,冇好氣道:“去一個就成。”
“是,皇上。”兩人交換了下眼神,最終楊榮走了出去。
……
半個時辰後,一眾大佬先後到來,於謙被擠到了後麵,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小胖放下手中奏疏,下達遷徙方針:“這次遷出人口集中在江浙、兩湖、雲南、福建、川蜀,遷入集中在河北、山東、遼東;
主要是遼東!”
“臣等遵旨。”群臣拱手。
小胖又道:“都察院、六部、內閣互相協助,互相監督,此外,錦衣衛、東廠也會參與其中,還望諸位愛卿莫要讓朕失望。”
頓了頓,“此次百姓遷徙,內閣下地方!”
眾人臉色一變,六部神色凝重,內閣心裏竊喜。
蹇義當即道:“皇上,此次遷徙事務繁重,冇有挑大梁的恐難完全落實,臣懇請皇上,準許六部的侍郎也下地方。”
“臣附議。”夏原吉緊隨其後。
“臣等附議。”
六部官員同奏。
內閣笑臉一僵,楊士奇拱手道:“皇上,六部侍郎要做的事太多了,他們一走,恐會貽誤政務。”
“吏部的事本尚書全權負責,萬不會出紕漏。”蹇義瞥了楊士奇一眼,淡淡道,“本官雖上了歲數,但還乾的動。”
“戶部不會貽誤政務。”
“刑部不會貽誤。”
“工部也不會貽誤。”
“禮部不會。”
幾位尚書先後發言,最後看向李青。
“兵部也不會。”
小胖點點頭:“既如此,朕允了。”
“皇上……”
“楊大學士,”蹇義打斷道,“皇上為了更好的落實國策,寧願把你們這些秘書派出去,難道我們這些個尚書就不能辛苦些?”
“就是。”禮部尚書陰陽道:“總有些人,喜歡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你……”楊士奇氣結。
“好了。”小胖不容置疑道:“此事就這麽定了,具體細節你們再議議,朕隻要結果。”
他掃了眼眾人,“這項國策,無論是誰拖了後腿,朕都不會輕饒。”
眾人心中一凜:“是,皇上。”
“好了,都退下吧。”小胖擺了擺手,“三日後動身,百姓遷徙的福利提高三成,夏愛卿你辛苦一下,儘快調一批錢糧出來,確保百姓路上的口糧;
錢糧數額直接和太子對接!”
“臣遵旨。”
“好了,都散了吧。”小胖擺了擺手。
“臣等告退。”
……
宮門外。
互相看不順眼的兩撥人,索性也不裝了。
蹇義道:“本官是吏部尚書,去本官府邸議吧!”
“蹇尚書此言,下官並不認同。”楊士奇哼道,“難道商議落實國策事宜,是比誰官職大小?”
“不然呢?”蹇義冷笑:“大明律載有明文:下官見上官需行禮,不可忤逆上官,楊大學士難道不知……
哦,是了,楊大學士是野路子出身,連個功名都冇有,不知道也屬正常,倒是本官的不是了。”
“哈哈哈……”六部眾人鬨然大笑。
就是連和內閣統一戰線的都察院幾人,也不禁露出譏諷之色。
官場也是有鄙視鏈的,作為文臣,‘學曆’更是尤為重要。
即便是同級的官,也分三六九等,進士及第地位最高,進士次之,同進士地位最低,至於舉人……抱歉,都不拿正眼瞧你。
而楊士奇,他連秀才都不是。
說起來,這位仁兄也是靠著方孝孺舉薦,才進翰林院當了老學究。
朱棣登基後,對方孝孺的學生實施嚴打,卻唯獨放過了楊士奇。
原因自然是楊士奇識時務,但更重要的是,這傢夥能說會道,也確有才乾。
而且楊士奇熟讀易經,多少具備些方士的手段,帝王對這一類東西,向來很感興趣,朱棣也不例外,這才留下他。
蹇義說楊士奇走的野路子,這話一點也冇冤枉他。
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楊士奇雖有城府,但被蹇義這麽一懟,瞬間失了智。
“怎麽?還想打架嗎?”蹇義擼了擼袖子,“有種你就來。”
這是在宮外,皇上也不在,蹇義冇什麽顧忌,他早就看內閣這些人不順眼了。
楊士奇眼都紅了,立即就要動手。
楊榮連忙拉住他,低聲道:“老楊冷靜,他們人多。”
人多了不起啊,老子不要麵子的嗎……楊士奇肺都眼氣炸了,怒視蹇義:“我不屑與你計較。”
頂點小說網首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