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我在大明後宮和馬皇後爭寵 > 第487章 戰場逆轉,後宮餘波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我在大明後宮和馬皇後爭寵 第487章 戰場逆轉,後宮餘波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朱棣在前線憑借糧草和援軍的及時支援,成功穩住了明軍的防線,並開始組織反擊。他騎著戰馬,穿梭在戰場上,大聲呼喊著鼓舞士氣:“將士們,我們的援軍已到,糧草充足,正是反擊的時候!殺儘叛賊,保衛大明!”

明軍將士們士氣高昂,在朱棣的帶領下,如猛虎下山般衝向淮西勳貴的軍隊。淮西勳貴原本以為朱雄英受傷後明軍會大亂,沒想到朱棣迅速穩定了局勢,此時麵對明軍的反擊,他們有些措手不及。

“頂住!不要慌亂!”淮西勳貴的將領們大聲呼喊著,試圖穩住陣腳。但明軍攻勢太猛,他們漸漸抵擋不住。

朱棣看準時機,指揮騎兵從側翼包抄,將淮西勳貴的軍隊分割成幾部分。“衝啊!把他們各個擊破!”朱棣揮舞著寶劍,帶頭衝鋒。

戰場上喊殺聲震耳欲聾,淮西勳貴的軍隊開始出現潰敗的跡象。一些士兵見勢不妙,轉身逃跑。朱棣乘勝追擊,一路勢如破竹。

經過一番激戰,淮西勳貴的先鋒部隊被打得落花流水,四散奔逃。朱棣並沒有就此放鬆警惕,他深知淮西勳貴主力尚存,隨時可能捲土重來。於是,他下令軍隊保持戒備,修築防禦工事,防止敵人偷襲。

而在後宮,李萱處理完形跡可疑宮女的事情後,決定對達定妃等人進行徹底清算。她來到關押達定妃的牢房,看著狼狽不堪的達定妃,眼中滿是厭惡。

“達定妃,都到這個時候了,你還不知悔改,妄圖勾結外敵,你可知罪?”李萱冷冷地問道。

達定妃抬起頭,眼中充滿恨意:“哼,我有什麼罪?你這個賤人,仗著陛下的寵愛,在後宮作威作福,我們這些人早就受夠了!”

李萱冷笑一聲:“作威作福?本宮身為皇後,管理後宮,一切都是為了大明的穩定。而你,為了一己私慾,不惜勾結外敵,危害國家,簡直罪無可赦!”

達定妃還想爭辯,李萱打斷她:“你無需狡辯。等戰事結束,本宮會將你的罪行一一稟告陛下,讓你受到應有的懲罰。”

說完,李萱轉身離開牢房。她知道,後宮的這場爭鬥還未結束,其他心懷不滿的嬪妃或許還在暗中觀望,等待時機。她必須儘快想出對策,徹底消除後宮的隱患。

與此同時,朱雄英在軍醫的悉心照料下,終於悠悠轉醒。他看著營帳內的佈置,意識到自己還在前線。“我……我怎麼樣了?前線戰事如何?”朱雄英虛弱地問道。

不知朱雄英醒來後會對局勢產生怎樣的影響,朱棣又將如何應對淮西勳貴的下一步行動,李萱在後宮又能否徹底清除隱患,大明王朝雖然在戰場上取得了暫時的勝利,但仍麵臨著諸多挑戰,局勢依舊複雜多變。

朱雄英醒來後,得知朱棣帶領明軍擊退了淮西勳貴的先鋒部隊,心中既欣慰又有些失落。欣慰的是明軍暫時穩住了局勢,失落的是自己在關鍵時刻受傷,沒能繼續指揮戰鬥。

“王爺呢?本太孫要見他。”朱雄英掙紮著起身,對身邊的侍衛說道。

侍衛連忙說道:“皇太孫,您傷勢未愈,不宜亂動。王爺正在前線指揮防禦,以防淮西勳貴再次進攻。”

朱雄英皺了皺眉頭:“不行,本太孫要去前線,如今局勢複雜,本太孫不能在這裡躺著。”

就在這時,朱棣回到營帳,看到朱雄英醒來,心中一喜:“皇太孫,你醒了就好。你傷勢嚴重,還是好好休息,前線的事有本王在。”

朱雄英看著朱棣,說道:“皇叔,本太孫已無大礙。此次淮西勳貴起兵,來勢洶洶,我們不能掉以輕心。本太孫雖受傷,但仍可為戰事出謀劃策。”

朱棣心中明白朱雄英的心思,他也知道朱雄英在軍中威望頗高,若他能參與戰事,對穩定軍心有很大幫助。“好吧,皇太孫既然有此心,那我們一同商議應對之策。如今淮西勳貴主力未損,恐怕不會善罷甘休。”

兩人正說著,士兵來報:“王爺,皇太孫,陛下派使者前來,召二位回朝商議要事。”

朱棣和朱雄英對視一眼,立刻起身隨使者回朝。

回到朝堂,朱元璋看著朱棣和朱雄英,說道:“棣兒,雄英,如今淮西勳貴雖暫時受挫,但實力仍在。朕召你們回來,是想聽聽你們的想法,接下來該如何應對?”

朱棣率先說道:“父皇,兒臣以為,我們可趁淮西勳貴元氣未複,主動出擊,一舉殲滅他們的主力,永絕後患。”

朱雄英卻說道:“皇爺爺,孫兒覺得不妥。淮西勳貴根基深厚,若我們貿然進攻,恐怕會陷入持久戰,損耗國力。不如先派人去勸降,若他們肯投降,既往不咎;若執意反抗,再出兵也不遲。”

大臣們聽後,紛紛議論起來,有人支援朱棣的觀點,認為應乘勝追擊;有人讚同朱雄英的提議,覺得勸降可減少傷亡。

朱元璋沉思片刻後,看向李萱:“萱兒,你怎麼看?”

李萱心中思索著利弊,說道:“陛下,臣妾認為,可雙管齊下。一方麵派使者去勸降,展示朝廷的寬容;另一方麵,繼續加強軍事準備,以防勸降不成。如此,既能給淮西勳貴一個機會,又能保證我們有足夠的應對手段。”

朱元璋微微點頭,覺得李萱的提議較為穩妥。不知朱元璋會如何決策,勸降使者能否成功說服淮西勳貴,若勸降失敗,明軍又將麵臨怎樣的苦戰,朝堂上的氣氛凝重,所有人都在等待著最終的決定,而大明的未來也在此一舉。

朱元璋聽了李萱的建議,覺得頗為妥當,於是決定採納。“就依萱兒所言,派使者前去勸降,同時軍隊繼續做好戰鬥準備。”

“陛下英明。”大臣們齊聲說道。

散朝後,朱棣找到朱雄英,說道:“皇太孫,此次勸降之事,責任重大,不知陛下會派誰去?”

朱雄英微微皺眉:“此事關乎重大,陛下定會選派一位能言善辯且有威望之人。隻是,淮西勳貴狡詐多疑,勸降恐怕並非易事。”

朱棣點頭:“不錯,若勸降不成,我們必須立刻發動進攻,不能給他們喘息的機會。”

兩人正說著,朱元璋派來的使者找到了他們,告知將由朝中一位資曆深厚的老臣擔任勸降使者,即刻出發前往淮西勳貴營地。

勸降使者帶著幾名隨從,一路快馬加鞭趕到淮西勳貴營地。淮西勳貴的首領們得知朝廷使者前來,心中警惕,在營帳中等待著。

使者走進營帳,看著一臉戒備的淮西勳貴首領們,拱手說道:“各位首領,陛下派在下前來,是想與各位好好談談。如今局勢,想必各位也清楚,繼續與朝廷對抗,對雙方都沒有好處。陛下仁慈,若各位肯放下武器,投降朝廷,陛下承諾既往不咎,還會論功行賞。”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