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明後宮和馬皇後爭寵 第515章 暗流湧動,各懷心思
京城危機暫時解除後,皇宮內外看似恢複了平靜,但實則暗流湧動。李萱在後宮中,雖然表麵上一切照舊,但她能感覺到馬皇後對她的態度依然微妙。
“娘娘,最近馬皇後對您似乎還是有所保留,我們該怎麼辦?”孫貴妃有些擔憂地問道。
李萱輕輕皺眉,沉思片刻後說:“馬皇後一直忌憚我在軍中的勢力,這也難怪。不過,本宮不能坐以待斃。孫貴妃,你平日裡多留意馬皇後身邊的動靜,看看她有沒有什麼特彆的舉動。”
孫貴妃點頭:“是,娘娘,臣妾一定留意。”
李萱又想到朱棣和朱雄英,心中暗自思忖:“如今朱棣和朱雄英在軍中都有一定威望,他們之間明爭暗鬥,也不知會對局勢產生怎樣的影響。本宮得想辦法平衡他們的關係,以免局勢失控。”
而在東宮,朱雄英正與太子朱標商議著。“父親,此次朱棣皇叔在擊退神秘組織和內奸的戰鬥中威望大增,兒臣擔心他會對父親的太子之位不利。”朱雄英皺著眉頭說道。
朱標微微歎氣:“雄英,你皇叔向來忠心耿耿,應該不會有此想法。但人心難測,你還是要多加小心。不過,我們也不能無端猜忌,以免破壞了皇室的和睦。”
朱雄英點頭:“父親教訓得是。隻是兒臣覺得,我們也該在軍中多培養自己的親信,以防萬一。”
朱標思索片刻後說:“你說得有道理。隻是此事要做得隱秘,不能讓陛下和其他人察覺到我們在拉幫結派。”
與此同時,朱棣在自己的王府中,也在思考著局勢。他對皇位並無野心,但他一心想要保護李萱。“母後在後宮麵臨諸多壓力,尤其是馬皇後的猜忌。我必須想辦法為母後排憂解難。”
朱棣深知,李萱在軍中的勢力是馬皇後忌憚的主要原因。“或許我可以找個機會,向父皇和馬皇後表明母後並無二心,讓他們放心。”朱棣心中想著。
而馬皇後這邊,她已經開始暗中謀劃削弱李萱勢力的計劃。“來人,去把吏部尚書找來,本宮有話問他。”馬皇後對手下吩咐道。
不多時,吏部尚書來到馬皇後宮中。“皇後娘娘,不知您找微臣所為何事?”吏部尚書恭敬地問道。
馬皇後看著他,神色嚴肅地說:“本宮聽聞,近日軍中人事變動頻繁,尤其是與李萱皇後關係密切的將領,似乎有結黨之嫌。你身為吏部尚書,可知此事?”
吏部尚書心中一驚,連忙說道:“娘娘,微臣並未聽聞此事。不過,娘娘放心,微臣定會徹查。”
馬皇後微微點頭:“此事關係重大,你務必謹慎行事。若真有此事,絕不能姑息。”
吏部尚書領命而去。馬皇後心中暗自得意:“李萱,看你這次還如何應對。”
不知李萱能否察覺到馬皇後的計劃並想出應對之策,朱棣向朱元璋和馬皇後表明李萱忠心的想法能否成功,朱雄英和朱標在軍中培養親信的行動是否會被察覺,大明王朝在這暗流湧動的時刻,各方勢力各懷心思,局勢愈發複雜,所有人都在為了自己的利益和目的而暗中較勁,一場新的風暴正在悄然醞釀,即將席捲整個皇宮。
李萱在後宮中,依舊如往常一樣處理著後宮事務,但她心中始終警惕著馬皇後的一舉一動。這日,她正在宮中與孫貴妃和李淑妃商議事情,突然一名宮女匆匆來報:“娘娘,馬皇後身邊的嬤嬤求見。”
李萱心中一緊,與孫貴妃對視一眼後,說道:“宣她進來。”
嬤嬤走進殿中,恭敬地行禮後說道:“皇後娘娘,馬皇後有請娘娘即刻前往她宮中,說是有要事相商。”
李萱心中疑惑,但也隻能起身前往。來到馬皇後宮中,李萱看到馬皇後正坐在主位上,神色略顯嚴肅。
“母後,不知您召臣妾來所為何事?”李萱恭敬地問道。
馬皇後看著李萱,沉默片刻後說道:“李萱,本宮近日聽聞一些關於後宮的傳言,說你對其他嬪妃過於嚴苛,導致後宮人心惶惶。你可有此事?”
李萱心中明白,這恐怕是馬皇後削弱她勢力的第一步棋。“母後,臣妾自成為皇後以來,一直兢兢業業打理後宮,對嬪妃們也是一視同仁。至於傳言,想必是有人故意造謠生事,企圖破壞後宮和睦。”
馬皇後微微皺眉:“哼,無風不起浪。本宮希望你能好好反思,後宮和睦乃大事,不要因為你的行為引發不必要的紛爭。”
李萱心中雖氣憤,但仍強顏歡笑:“母後教訓得是,臣妾定會注意。”
從馬皇後宮中出來,李萱心中又氣又急。“馬皇後這是在找藉口打壓本宮,看來本宮得小心應對了。”李萱暗自思忖。
與此同時,在朝堂上,朱雄英和朱標開始暗中在軍中培養親信。朱雄英利用自己在軍隊中的威望,拉攏了一些年輕有為的將領。
“將軍,如今局勢複雜,太子殿下仁厚賢明,日後必是大明的明君。將軍若能追隨太子殿下,必能為大明立下汗馬功勞。”朱雄英對一名將領說道。
將領思索片刻後,單膝跪地:“殿下放心,末將願效犬馬之勞。”
而朱棣這邊,他進宮求見朱元璋。“父皇,兒臣今日前來,是想為母後說幾句話。母後自成為皇後以來,一心為了大明,為了後宮。雖然她在軍中有些影響力,但那也是為了更好地保衛大明,絕無任何不軌之心。還望父皇明察。”
朱元璋看著朱棣,微微皺眉:“棣兒,朕知道你與你母後感情深厚。但皇後在軍中勢力過大,確實容易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猜測。此事朕自有考量,你不必多言。”
朱棣心中無奈,但也隻能說道:“是,父皇。兒臣隻是希望父皇能給母後一個機會,讓她證明自己的忠心。”
朱元璋擺擺手:“好了,朕知道了。你退下吧。”
不知李萱在後宮將如何應對馬皇後的步步緊逼,朱雄英和朱標在軍中培養親信的行動能否順利進行,朱棣又能否改變朱元璋對李萱的看法,大明王朝在這後宮波瀾、朝堂暗鬥的時刻,局勢愈發緊張,各方勢力都在為了自己的目標而努力,一場更加激烈的鬥爭似乎即將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