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當悍卒 第37章 千人以上,燃三烽,放三炮
-
安排好旗官,劉放命人叫來王裡,還有之前負責運送新兵的老木。
“老木,你熟悉各個烽燧情況,你如實跟我講一下。”
老木見新任百夫長果然是劉放,打心眼裡佩服,五體投地。
“老木參見百夫長!”老夫真心躬身行禮。
劉放請老木坐:“老木,我想知道黑石堡轄下五個烽燧具體情況。”
老木麵露難色:“其餘幾燧還好,唯有二烽燧和三烽燧,那兩個地方常年風沙大,對麵看不見人,真遇到急情,烽火就是個屁,敵情根本穿不出去。”
“時間長了,戍卒士氣低,這事兒……比天天擦刀都要緊。”
接著,老木又講了許多有關烽燧的事,事無钜細,劉放知道自己找他找對了。
劉放閉目思考:“你讓我想一會兒。”
雖然劉放預測韃子近期動向是暗中獲取糧食,但烽燧對於一個國家是眼睛、是嘴巴、是神經、是拳頭,是整個大黎遞過的邊防脈絡。
可是聽過老木描述,劉放這才得知,當今大黎朝烽火體係和他之前世界完全不同。
功能還僅處於預警功能,烽燧隻修在視野開闊的製高點,戍卒日夜官觀望,隻是邊防錢眼的“哨所”,發現敵情也僅僅是點一把火,並不像他腦海裡認知的,可以傳遞複雜資訊。
再遠則需要騎兵,能通過烽燧解決的問題,傳遞到京城往往需要騎兵跑上數十天,而且還不能準確表達敵人入侵數量。
加上拖欠軍餉,軍糧供給不到位……
劉放想了想,找來吏目:“常吏目,火器庫裡可有火炮?”
“火炮?”吏目覺得新任百戶長太猛了,到任剛第一天,要火炮做什麼。
“有,火器庫裡尚有20枚可以使用。”
吏目口中的火炮指的是“二踢腳”,劉放覺得目前夠用了。
“常吏目,你火速讓人取來,我有用。”
“對了,常吏目,目前我們還有多少糧食?”
吏目剛想彙報,劉放示意他不用講了,直接下達命令:“每遂再送去十天補給,你現在馬上就差人去辦。”
“十天?”
吏目驚了一下:“可是百戶長大人,我們黑石堡還有這麼多將士要吃飯,糧食都給他們了,這邊的將士就要餓肚子。”
“難道烽燧李的戍卒就不是我們的將士?”劉放反問。
劉放態度堅決:“糧食的事情就按照我說的去辦。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糧食的問題,也應該很快能夠解決。”
吏目:“這……”
“常吏目!”
劉放高聲,吏目嚇得一縮脖:“屬下馬上去辦。”
老木不解:“可是火炮給烽燧發下去有何用?老夫有些不解。”
劉放認真說與王裡與老木聽:“現在我有一件事需要你們去辦,通知各烽燧,如果韃子來襲,來敵百人以下燃一烽,放一炮;五百人,燃二烽,放兩炮;千人以上,燃三烽,放三炮。”
“以後就算再不好的天氣,看不到狼煙,火炮聲音總該能聽到了吧?”
老木大喜,“百夫長真是大智慧,多年解決不了的問題解決了!”
劉放:“另外,你和王裡去的時候,還要鼓勵烽燧將士,在烽燧周邊開荒,鼓勵他們在烽燧飼豚養雞,鼓勵他們自給自足。”
“然後再告訴他們,如果地開的好,豬肥雞壯,自給自足的東西歸他們,屯堡還給他們發地補,發養豬養雞補貼。”
“地補?養豬養雞補貼?”
老木隻覺頭有些暈,貌似幾個字他都聽過,如今從百夫長嘴裡說出來,又感覺很陌生。
劉放笑了:“今日還有重要的事,什麼叫地補,什麼叫養豬養雞補貼,過後我再製定一個詳細方案,然後你就能理解了。”
老木隻覺得黑石堡的天要變。
劉放又從懷裡取出10兩銀子遞給老木:“老木,這是我私下送你的,以後你就留在我身邊辦事吧。”
老木雖然身體有殘疾,但他給人沉穩又不凡談笑風生,有關軍營裡的事知道的也多,還比很多人懂得:活著比什麼都重要,部隊裡需要有這樣人在穩定軍心。
劉放不得不承認,投兵之初,花小川給他引路,老木則是他快速成為一名古代戰士的橋梁。
老木慚愧:“可像我這樣一個人,除了吃喝等死,又會有什麼用呢?”
劉放笑了:“現在我叫來你,就是你發揮作用的地方。”
“這位是王裡,也是您接手送往烽燧的兵,你們也是老相識,你幫我多帶帶他。”
說完,劉放又不忘囑咐王裡:“對一個新兵而言,緊緊跟住這樣一個老兵,聽他教誨,看他行事,是成長為一名真正戰士最快路徑。”
王裡知道,這是劉放在提攜自己,立即跪下叩拜。
劉放又讓崔九取出80兩銀子:“這些你幫我給五燧兄弟分下去,並告訴他們,隻要忠心於我,以後都會得到重用。”
“五燧伍長一職,暫時由吳二代理,囑咐他不要鬆懈麻痹,過幾天我還有很重要的事交代他去辦。”
通過接觸,劉放能看出來,被胡一刀選中送去五燧的“炮灰”,瘦弱原因是因為窮,並不蠢笨,隻要心思不歪,重用不是問題。
王裡老木領了任務火速去辦。
之前派出去的五個旗官還冇到,劉放趁這個功夫劉放快速梳洗了一遍,洗了頭,又換了身乾淨衣服。
一通折騰,之前派出去的五個旗官也剛好領著人手過來報到。
劉放下令:“我們走!”
花小川崔九剛要跟著,劉放立即命令他:“你和崔九留下看家。”
花小川不解:“可是為什麼?自打投軍以來,我們行動從來冇分開過。”
劉放瞅瞅他:“張煥現在正被壓在苦役營,黑石堡不能冇有人防守,你帶崔九看好家,定要確保黑石堡城門冇有一個韃子,冇有一個韃子奸細出入。”
花小川突然感覺任務很重,用力的點了點頭。
趁著夜色,劉放跟著眾人來到李莊跟前一看,嗬!
這村子真大呀!李村外四周還有一條護城河,村子南麵是山,北麵是水,東西一條筆直的大道,又寬又乾淨。
路橋山用手一指:“大人,就是這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