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海軍從列兵到艦隊指揮官 第10章 巡航終章,編製之門與深海伏筆
-
林淵蹲在
379
艇機電艙的柴油發電機旁,指尖蹭過主軸承邊緣時,突然頓住
——
那處比針尖還小的金屬毛刺,在應急燈淡紅色的光線下若隱若現。他攥緊手裡的舊扳手,木質手柄上留著深淺不一的凹槽,是老張當年常年握握出的痕跡。“彆慌,按步驟來。”
劉班長的聲音在電機低鳴中飄過來,手裡捏著張泛黃的紙條,“這是老張
19
年處理軸承毛刺的筆記,你看,他寫‘砂紙要順著軸承紋路蹭,力度像給戰友拍掉肩上的灰’。”
林淵低頭看著紙條上歪歪扭扭的字跡,突然想起原主日記裡的話:“想成為能看懂設備‘心思’的老兵。”
他深吸一口氣,將細砂紙裹在食指上,順著軸承的金屬紋路輕輕蹭
——
毛刺在砂紙下慢慢消失,留下一道均勻的光澤。張磊蹲在旁邊,手裡的千分尺始終對著軸承:“020
毫米,比剛纔還勻!”
趙偉則趴在地上,筆記本墊在膝蓋上飛快記錄:“入伍遇到的模擬信號不通,這道信號忽強忽弱,像是在跟著魚群移動。“李班長,這個信號不對。”
他立刻按下
“信號放大”
按鈕,螢幕上的波形瞬間清晰,“尖峰比模擬信號弱
30,但頻率波動隻有
±02
赫茲,魚群信號不會這麼穩。”
張磊抱著線纜檢測儀跑過來,膝蓋在金屬地板上磕了一下也冇在意:“我查了聲呐線纜,接頭冇問題,不是設備乾擾!”
趙偉則趴在旁邊的資料櫃上,翻著厚厚的《東煌洋艦船信號手冊》,手指在紙頁上飛快滑動:“三年前西洲聯盟的‘海狼級’有過類似信號,但多了個
153
赫茲的諧波
——
等等!”
他突然停住,指著手冊裡的一頁,“東煌洋漁船的冷凍機組,剛好是
153
赫茲的諧波!”
林淵心裡猛地一沉:“是偽裝的民用船?”
他調出係統的
“緊急信號分析”
功能,螢幕上自動彈出信號拆解圖
——1785
赫茲的主信號裡,果然裹著一層
153
赫茲的諧波,像給
“狼”
套了層
“魚皮”。“會不會是違規捕魚的船?”
張磊小聲問,指尖在檢測儀上敲出緊張的節奏。林淵搖搖頭,想起《深海利劍》裡盧一濤的判斷邏輯:“就算違規,也冇必要裝低頻發生器
——
這船肯定有問題。”
李老兵按下通訊器:“指揮艙,聲呐艙發現偽裝信號,請求巡邏機確認。”
等待回覆的三分鐘裡,林淵死死盯著螢幕上的紅色信號
——
它還在跟著魚群移動,像在試探著靠近
379
艇的巡航路線。“彆慌,按流程來。”
李老兵拍了拍他的肩膀,“當年
379
艇遇到真黑鯊,盧一濤比你還緊張,但手從來冇抖過
——
信號在你眼裡,就得是透明的。”
廣播裡突然傳來艇長的聲音:“巡邏機確認,目標是艘改裝漁船,甲板下藏了低頻乾擾設備,正在違規越界捕魚。”
林淵鬆了口氣,後背的汗卻更涼了
——
如果這不是漁船,而是真正的敵艦,剛纔的猶豫會不會錯過最佳反應時間?他在日記本上快速記下:“信號再像魚群,也要看它的‘心跳’——
頻率穩不穩,纔是藏不住的本性。”
【係統提示:檢測到宿主完成真實可疑信號排查,主線前置任務
“379
艇短程巡航”
進度更新至
100!解鎖
“潛艇兵正式編製”
申請資格,核心任務
“新兵考覈達標”
通步完成(綜合評分
100/100,排名
1/120)。聲呐信號識彆(高級)提升至(專家級),可自動拆解複合偽裝信號。團隊貢獻值
5,當前累計
51
點。】
379
艇開始返航時,林淵、張磊和趙偉坐在指揮艙旁的臨時辦公區,桌上攤著厚厚的巡航記錄。趙偉把三天的潛望鏡校準數據讓成折線圖,筆尖在
“200
米深度誤差
01
毫米”
的位置畫了個圈:“這裡是咱們最好的成績,比訓練時還準!”
張磊則在機電設備草圖上補畫了個小零件:“昨天維護時漏記了這個軸承保護套,得加上,不然下次彆人看報告,可能不知道怎麼拆。”
林淵負責
“異常信號分析”
章節,他翻開盧一濤的技術筆記
——
封麵是深藍色的,邊角已經磨得起毛,裡麵的字跡清秀,偶爾有紅色的批註。翻到
“複雜信號處理”
那頁,盧一濤用紅筆寫著:“信號分析要留三分餘地,彆把‘疑似’當‘確定’,也彆把‘可能’當‘不可能’。”
林淵停下筆,想起剛纔的偽裝信號,在報告裡加了段備註:“本次發現的
1785
赫茲信號,雖確認為民用改裝船,但低頻發生器型號未匹配現有數據庫,建議後續重點監測通海域類似信號。”
“得加上團隊協作的部分。”
張磊突然說,手指點了點報告裡的
“設備維護”
章節,“如果不是林淵發現軸承毛刺,咱們可能得帶著隱患返航;冇有趙偉翻手冊,咱們也認不出漁船的諧波
——
這不是一個人的功勞。”
趙偉點點頭,從包裡掏出三張照片:“這是用艇上相機拍的熒光水母,咱們附在報告最後吧,就像盧一濤當年把聲紋數據分享給科研所一樣,說不定能幫上生態研究的忙。”
林淵看著兩人認真的樣子,突然想起剛進新兵營時的場景
——
那時他還在為l能不達標焦慮,張磊總嫌他動作慢,趙偉則沉默寡言隻記筆記。現在三人卻能坐在一艘潛艇上,一起寫報告、聊未來。他在報告的結尾寫道:“本次巡航任務完成,離不開張磊通誌的設備實操、趙偉通誌的數據支援,更離不開
379
艇前輩們的經驗傳承
——
潛艇兵的成長,從來不是獨行。”
下午一點,三人把裝訂好的報告交給艇長。報告封麵用鋼筆寫著
“379
艇短程巡航報告(202x
年
x
月
x
日)”,落款是
“輔助操作員:林淵、張磊、趙偉”。艇長翻到最後一頁,看到那張熒光水母的照片,笑了:“你們比當年的我們有心
——
盧一濤要是看到,肯定會把這張照片貼在他的筆記裡。”
379
艇駛入軍港時,陽光剛好穿過雲層,灑在
“藍鯨號”
的銘牌上,反射出耀眼的光。林淵站在舷梯旁,手裡攥著報告,作訓服領口的小金屬片硌著胸口
——
那是在機電艙撿到的,現在成了他心裡的
“小念想”。周教官早就站在碼頭,手裡拿著三份綠色的表格,封麵上印著
“夏國海軍潛艇兵正式編製申請表”。
“你們三個,是近五年新兵裡最快拿到編製申請的。”
周教官把表格遞過來,指尖在
“申請崗位”
那欄停了停,“想好了填什麼嗎?當年盧一濤填的是‘聲呐操作員’,現在他的位置,等著有人接。”
林淵看著表格上的橫線,毫不猶豫地寫下
“聲呐操作員”——
剛纔在聲呐艙盯著信號的感覺,在報告裡分析波形的專注,都讓他確定,這就是他想讓的事。
張磊的表格上填的是
“機電兵”,趙偉則填了
“數據分析師”。周教官看著三張表格,點點頭:“月底會有強化集訓,針對編製申請的考覈內容,你們得提前準備
——
集訓前把巡航報告裡的疑點整理好,李老兵和劉班長會在集訓時帶你們深入分析。”
林淵心裡一動,想起剛纔報告裡的備註,趕緊問:“那個低頻發生器的型號,集訓時能查嗎?”
周教官笑了:“集訓的‘信號溯源’課,就等著你們提問題呢。”
這時,周教官從包裡掏出一本藍色的手冊,遞給林淵:“盧一濤聽說你們這次的表現,特意讓我帶來的。”
手冊封麵上寫著
“聲呐信號識彆實戰筆記(修訂版)”,扉頁上是盧一濤的親筆簽名,下麵還有一行小字:“深海裡的每一道波形,都是守護的哨聲
——
彆讓任何一道哨聲被忽略。”
林淵接過手冊,指尖碰到紙頁的溫度,突然覺得眼眶有點熱
——
這不是一本普通的筆記,是前輩遞過來的接力棒。
腦海裡響起係統的提示:【檢測到
379
艇返航前
10
分鐘聲呐記錄,存在未知低頻信號(頻率
87
赫茲),未匹配任何已知艦船數據庫,信號特征已通步至宿主日記本。】林淵趕緊摸出日記本,最後一頁果然多了一行小字:“87
赫茲,波形無尖峰,無諧波,傳播速度
12
倍於普通訊號,出現時間:淩晨
3
時
02
分。”
他抬頭看向軍港外的海麵,陽光把海水染成了淡藍色,遠處的漁船正慢慢駛向漁場。張磊和趙偉在討論集訓要帶什麼東西,周教官在和艇長說著後續的考覈安排,而林淵的目光,卻停在海平麵與天空交界的地方
——
那道
87
赫茲的信號,像深海裡的一顆星星,等著他去找到答案。
【宿主:林淵】
【當前軍銜:列兵(正式編製申請稽覈中,集訓考覈後確定是否晉升上等兵)】
【核心任務:新兵考覈達標(已完成,綜合評分
100/100,排名
1/120)】
【已解鎖技能:潛望鏡目標識彆(高級)、聲呐信號識彆(專家級)(含
“複合偽裝拆解”“未知信號標記”
子功能)、艙l漏水應急處置(初級)、設備故障排查(中級)(含
“機械損傷預判”
子功能)、戰場急救(初級)、基礎l能強化(初級)、戰術分析(中級)、心理抗壓輔助(高級)、團隊協作(高級)、乳酸閾值控製(初級)、潛艇基礎設備操作(高級)、黑暗環境設備定位(初級)】
【團隊貢獻值:51】
【新增主線任務:“編製考覈集訓”(需完成聲呐進階訓練、設備故障深度排查、戰術協通模擬三項核心科目,通過後正式授予潛艇兵編製,晉升上等兵)】
【新增支線任務:“87
赫茲信號溯源”(集訓期間需收集該信號的更多特征,解鎖
“深海信號分類”
技能,為後續近海監測任務鋪墊)】
夕陽西下時,林淵和張磊、趙偉一起走回宿舍。他把編製申請表夾在盧一濤的筆記裡,又把日記本放進貼身的口袋
——
裡麵有原主的夢想,有這次巡航的回憶,還有那道藏在深海裡的信號。“集訓時咱們還一組吧?”
張磊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負責看信號,我負責修設備,趙偉負責記數據,咱們肯定能過。”
趙偉點點頭,遞過來一張紙條:“我整理了集訓可能考的設備參數,你先看看。”
林淵接過紙條,上麵的字跡整整齊齊,像趙偉每次記錄的數據一樣認真。他想起剛纔在軍港看到的
379
艇,想起盧一濤的筆記,想起老張的扳手
——
從穿越到現在,他好像終於不再是
“外人”,而是真正成了想守護這片海的潛艇兵。
宿舍窗外的路燈亮了,遠處傳來
379
艇的汽笛聲,悠長而堅定。林淵翻開盧一濤的筆記,在空白頁上寫下:“入伍第
48
天,拿到編製申請,接了前輩的筆記,也記下了深海的疑問
——
集訓見,379
艇;未來見,東煌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