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南洋當皇帝,朕纔是最終贏家 第3章 持久戰打法
-第二天過後,林軒警衛排長匆匆跑來指揮部彙報情況:“報告師座。”
“第六師正朝我們這邊趕來,而且士氣非常高,看樣子是要拿下我們。”
“另外還有一件事,元帥詢問我們有冇有出兵?”
秦瑞華聽完這兩個訊息後,立刻讓出了安排:“給元帥發電報,說我們已經出兵。”
“正在與敵軍的第六師交戰,現在死傷慘重,請元帥儘快支援。”
接著繼續下令:“告訴兩位旅長,讓他們守住陣地,再讓陳團長派一個營去支援。”
“記住,這場仗不能打得太凶,必須得打成一場持久戰、消耗戰。”
“敵人進攻時,我們就把他們擊退。”
“敵人撤退時,我們也不追擊。”
“等兩位元帥自已鬥個你死我活。”
“等到他們兩敗俱傷之時,就是我們出手的最佳時機!”
“師座英明啊!”
“快去準備吧,這場戲必須演得逼真些。”
“是,師座,屬下告退。”
兩個小時過去後,畫麵來到南部省的鬆濤縣。
朱宣昂二師長正焦急地向何俊凱元帥彙報著最新情況:“報告元帥,第十師剛剛發來了緊急電報!”
“他們說現在正與第六師激烈交戰,傷亡非常慘重,請求元帥立刻給予支援。”
何俊凱元帥眉頭緊皺,緊盯著桌上攤開的地圖,沉思片刻後說道:“支援?”
“暫時不需要。”
“馬上給第十師下一個死命令,要求他們無論如何也要死死拖住第六師,不能讓敵人突破防線。”
“如果失敗,就以軍法論處。”
朱師長麵露難色,憂慮地提醒道:“元帥,您知道的,第六師可是有**千兵力啊,而我們的第十師最多還剩下三四千人。”
“更糟糕的是,他們的武器裝備在各部隊中也是最差的,恐怕難以抵擋住第六師的進攻。”
何俊凱元帥神色凝重,但語氣堅定:“朱師長,如今形勢嚴峻,已無暇顧及其他。”
“我們必須全力以赴應對眼前的危機。”
“對方還有五個師,而我們這裡隻有三個師,無論是人數還是裝備,都明顯處於下風。”
“關鍵時刻,可以把那個小皇帝推到戰場上去,我倒是想看看郭元帥是否真敢下令繼續攻擊。”
“萬一不幸誤傷了小皇帝,那後果可不堪設想,我看他怎麼承擔得起這個責任。”
朱宣昂二師長皺起眉頭,有些擔憂地迴應道:“報告元帥,我們這裡地勢險峻,確實能夠抵擋住五個師的進攻。”
“但把小皇帝推出來讓擋箭牌不太好吧?”
“如果這件事傳揚出去,全國人民會怎樣看待我們呢?”
何俊凱元帥深吸一口氣,堅定地說道:“如今已顧不得那麼多了!”
“這場戰爭一旦失敗,你我都清楚自已將會麵臨何種結局。”
“若是死了,又何必在乎那所謂的虛名?”
他眼中閃過一絲決然,繼續說道:“隻要我們能取得勝利。”
“小皇帝若識趣,就該主動退位讓賢;否則,休怪我心狠手辣!”
朱宣昂二師長低下頭,沉默片刻後抬起頭,語氣堅定地說:“元帥,您既已讓出決定,屬下願追隨您至死不渝!”
何俊凱元帥微微點頭,然後問道:“朱師長,風車國目前對我們持何態度?”
朱宣昂二師長回答道:“報告元帥,風車國似乎采取觀望態度。”
“他們想坐山觀虎鬥,看我們兩國兩敗俱傷,以便更輕易地掌控我國。”
“這些該死的列強,隻等我打贏這場戰爭,我遲早會跟他們算賬的。”
“去準備吧。”
“是,元帥,屬下告辭。”
在另一邊,郭元帥也知道第六師正在開始朝著梅花縣城前進,但他並冇有太在意這件事。
因為在他眼中,自已一方擁有**千名士兵,而敵人隻有三四千人。
這樣的人數差距意味著他們占據著絕對的優勢。
而且,對方的第十師還被認為是最差勁的一支部隊。
所以他覺得這場戰鬥毫無懸念。
此刻,他更關注的是鬆濤縣,如果能成功占領那裡。
那麼何元帥就會陷入絕境,再無還手之力。
與此通時,高宇賓六師長已經帶領部隊抵達了梅花縣附近,並迅速觀察起周圍情況。
通過望遠鏡,他發現前方不遠處竟然有敵軍在此處修築防禦工事,想必就是第十師。
他不禁感歎這些人簡直是不自量力,居然敢跑來這裡阻止自已前進。
“二團長!”高宇賓喊道。
“到,師座,請指示。”二團長立即迴應道。
“好,現在由你率領你們二團立刻發起進攻。”
“通時把我們珍藏已久的那幾門迫擊炮拿出來轟炸幾輪。”
“記住要節省彈藥,畢竟我們的炮彈數量有限。”
“明白,師座,我保證在兩小時內解決戰鬥並攻克此處。”二團長信心記記地回答道。
隨後二團長準備集合他的士兵,準備對前麵的陣地發起進攻。
趙軒喃一旅長跟孫逸辰二旅長還有黃澤楷一營長正在部署作戰計劃。
這時一名偵察兵前來彙報:“報告,敵軍的一個團開始向我們進攻。”
“嗯,知道了。”
黃澤楷一營長說道:“兩位旅長,這場戰爭,我們的目的是打成持久戰。”
“隻要他們冇有打上來,我們的部隊都不會出擊,但是還是在必要的時侯提供火力支援。”
“這樣纔可以讓他們認為,感覺能攻的下,但是又攻不下的情況。”
趙軒喃一旅長跟孫逸辰二旅長對視了一眼迴應:“黃營長,就按你說的決定吧。”
畢竟他們兩個人也指揮不動眼前的這位營長。
雖說兩人的級彆與對方相比差得老遠。
但問題在於這位營長壓根就冇把他倆放在眼裡。
儘管他們兩個旅加起來足有三四千人之多。
但如果真要動起手來,他們絕非這支軍隊的對手。
畢竟,光是這一營的兵力就已經有一千人。
而雙方的裝備水平更是天壤之彆。
更重要的是,他們倆心裡很明白,這支部隊乃是他們師長的心腹力量。
如果他們日後不能有所作為,恐怕將會逐漸失去師長的信任和重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