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唐朝當神仙 第59章 與王維論道
-
這是什麼東西?
邱內盯著那木偶去瞧,上麵還畫著五官,栩栩如生,像是下一秒就要睜開眼睛。木偶的四肢便是四個小些的木頭棍子,雕刻出簡單的手腳模樣,外邊還套著小衣裳。
有些邪門,又神異。
“耳報神?”
運腳點頭,指了指自己身側的袋子,裡麵裝滿了錢,說:“我之前幫人走船,有一天遇到了一個老丈,船上多關照了幾天。等下船前,他見我搬運辛苦,就送了我這個東西。”
“說是叫耳報神,要精心供養。”
“這耳報神會說話,可彆不當回事,這才緊要著!”
就是這個東西叫人發運的?
邱內身子往前探了探,目光緊緊盯著。
“這樣的好事,大哥不自己用著,怎麼會與我說?”
運腳咧嘴大笑,他飲著濁酒,“你當是這東西好養的?我早就合計找個人一起供他,正好,你就撞上門來了!”
邱內隻覺得一顆心起伏不定,他吞了吞口水。
半晌。
“要怎麼養?”
……
……
正是天氣好的時候,江涉在街頭走走。
找了一片繁華街頭,道邊兩旁是酒家正店,旁邊還有不少小攤販,行人如織。
這時候娛樂百戲極多。被人群包圍著的地方,漢子腦袋頂著一根長杆,杆子上還有少年人懸在空中,周身隻靠一根杆子支撐,在上麵倒立戲耍,身形輕盈,做翻滾,種種驚險的模樣。
讓人心一陣發緊,跟著驚呼。
紛紛掏出幾個錢,打賞進竹筐裡。
還有人表演植瓜種樹的戲法。
江湖技人在空地上種下瓜籽,接著開始唸咒,雙臂開合進行舞蹈和動作,很快,瓜籽便發芽生長,在眾人麵前。
開花、結果。
搏來一片喝彩,賞錢紛紛落在地上。
江涉瞧的饒有興趣。
元丹丘問:“這是幻術?”
他還記得,之前在盧家行騙的那幾人,說是會“噓氣成焰”,實際上用的就是幻術。
李白仔細瞧著,他眼睛如今不同,按照山神說,可以看穿妄相。
“不是幻術。”
江涉搖頭。
他說,“眼快手快,在此中行當也算大家了。”
貓跟著人走,遠遠看著往上爬的藤蔓,爪子一張一張,也想去撈。
再往前走,又看到街頭傀儡戲。
元丹丘眼尖,正看到那天帶他們看宅子的牙人跟人說話,從傀儡戲手藝人手中,接過幾件木偶傀儡穿的小衣裳。
“那是不是牙郎——”
江涉抬頭看過。
見到邱內換了一身簇新衣裳,側著身子,正跟傀儡人比劃,手探入懷裡,過了一會,又數出一把錢遞過去。
拿到東西後,就匆匆離去。
李白站在另一側,對著牙郎的正臉。瞧了一眼,微微挑起眉。
是這牙人今晨冇洗漱?怎麼覺著額上有點黑。
幾人正看傀儡戲的時候,就聽到酒樓上一陣宴飲聲,好幾個人說著話走下來,遠遠就能聞到酒氣。衣著錦繡,腰佩玉帶,腳蹬錦靴。
皆是衣冠風流。
彼此談笑從容,當為此間世家子弟,或官僚家的小郎君。
其中,有個白衣人一直被這些富貴子弟隱隱拱衛著,風姿鬱美,少說話。旁人與他說笑,也隻點點頭,偶爾迴應兩句。
“摩詰,後日休沐,我們一起去觀馬球?”
那被簇擁的人,聲音淡淡:
“還有些文章未曾整理,這些日恐怕不大得閒,改日再約。我送君一罈劍南燒春,蜀酒飄香,也可助興。”
有人笑道:“五郎還不曉得摩詰?”
“好多女眷喜馬球,常結伴去一觀,摩詰喜清淨,恐怕避還來不及。”
眾人轟作一團,年輕郎君們想到洛陽那些年輕娘子們,堵在王家門前的馬車,也都在笑。
裴迪也在人群中,看著王維麵色漸漸淡下來。
王維覺得頗為無趣,他還在想盧象說的那些事,這些日他在洛陽也多走動,卻也冇見到盧象口中的神仙中人。
難道真遇不上?
真是錯過了?
他乏味地看向樓台下街頭,好多人正在看道旁的戲耍技人,跟著喝彩。
王維停頓了下,覺著其中一道身影頗為眼熟。
好似是……
見過。
正是快到洛陽時,在村路旁邊遇到的幾人。
王維仔細辨認了一下,心頭微微一動。旁邊楊家和崔家的郎君還在說笑,講著馬球隊的事,他叉手行了一禮。
“那邊瞧見了些朋友,我去瞧瞧,諸位先去下家吃酒。”
說著,便下了樓台。
往那人群中去。
崔郎君不解。
“摩詰?”
裴迪在旁邊閒道:“隨他去,走吧,王摩詰不願去看馬球,我們自己去。”
“今晚便在董家酒坊用飯,他家美酒和歌舞最好!”
一群年輕郎君也冇在乎,王摩詰一向性格冷僻,也冇多想,就呼朋喚友,各自騎馬或是登上馬車,浩浩蕩蕩往南市熱鬨地方去了。
隻有崔郎君騎在馬背上,往王維走去的方向看了一眼。
王摩詰的朋友?
之前未曾聽聞。
江涉正看著傀儡戲,手藝人指上懸絲,手指動了動,下麵木傀儡就跟著做出各種動作,講的是年輕士子讀書時候,遇上妖鬼的故事。
妖鬼在窗外笑,士子在屋裡躲。
手藝人還分作成兩道聲音,一問一答,讓人鬨然大笑。
看的正專注。
聽到耳邊有說話聲。
“足下,又見麵了。”
江涉回過身,見到是一個穿著白衣的人,腰佩群玉,方從遠處酒坊走來,與他叉手作禮。
麵目熟悉,江涉的記性一向好,認了出來。
“原來是王郎君。”
王維道:“未想會在洛陽相逢,與幾位倒是有緣。”
李白也認出來了,這就是他們在路上遇到的那個太原王氏的子弟,是為了尋仙,也就是來找先生的。
這回怎麼又遇上了。
元丹丘促狹問。
“王郎君之前問我等神仙事,可尋到了?”
王維搖頭。
臉上有些遺憾:“未曾。”
他道:“這裡說話總是不便,某請諸位往樓上去,如何?”
王維的神情,與他們前幾日相見的時候,已經有些不同,或許是這段時間一直冇尋找神仙蹤影,脾氣磨平了幾分。忽然想與萍水相逢之人,說說閒話。
茶酒博士見人又回身進來。
下意識問:“王郎君可是遺漏了什麼東西?”
“挑個好位置,上些好茶。”
幾人坐在臨窗的好座上。江涉看著眉眼有些鬱氣的年輕人,還是安慰了一句:“天底下不遂人意事十有**,莫多掛懷。”
王維也笑了一下,端起酒盞。
他望著天上飄著的浮雲,想著自從四年前被貶滄州,又想起辭官之後在洛陽的種種無味之事。
搖頭:“足下說的是,不想這些。”
他道:“我在洛陽住了幾年,這家所用茶水是蒙頂山的好茶,滋味頗佳,幾位可以嚐嚐。”
“再好不過。”
酒家上茶來,王維又說起他讀道經時,很少見道經上寫一些神通和術法,問元丹丘,這種莫非是旁門左道?
元丹丘哪裡知道這個,他看向江先生。
江涉想了想。
靠坐在憑幾上,一手端著茶盞,語氣輕鬆:“因為法術和神通並不緊要,隻是修行中的一個衍生。”
“行大道者,注重天地間的契機。行小道者,重法術神通,便是所謂的小術。”
“修行到一定程度時,便慧照自生。”
“非是刻意尋求。”
王維聽的認真,他隱隱中,覺得這位不穿道袍的先生,對道法的理解,要比穿道袍的道士還要高深。
“君也懂道?”
很少有人問他這樣的問題,江涉笑了一下,想了想。
隻說:“略懂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