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意大利數錢數到手抽筋 第359章 物超所值的牛仔褲
-
隨著威尼斯《La
primavera》分店的生意如火如荼,胡六安將全部精力投入到《幸福百貨超市》的開業籌備中。
2萬米的牛仔布料,已經全部做成牛仔褲,除去損耗大約有條左右。
如今,胡六安,李甲,孫明亮三個超市股東一起商討牛仔褲的定價。
“我們就定價80千裡拉,還是比同樣質量的意大利貨便宜一半。”孫明亮搶先發言。
“要不我們搞牛仔褲促銷活動,30千裡拉,為我們的新超市開業打廣告。”李甲沉思片刻說道。
“不行不行,太便宜,人家都認為是便宜冇好貨。”滿身都是名牌服裝的孫明亮立即搖頭反對。
“要不,我們去做做市場調查。”胡文安拿著牛仔褲的成品,左看右看之後決定。
“好!”
“好!”
李甲和孫明亮異口同聲的讚成。
牛仔褲的目標消費群體是普通工薪階層和退休人員,因此胡六安首先帶著牛仔褲成品前往《新亞洲大酒店》,征求在那裡工作的意大利員工的評價。
廚師法比奧拿起牛仔褲對著自己比劃,就問著胡六安“franco,這條牛仔褲多少錢?”
“你認為值多少錢?”
法比奧拿著牛仔褲又重新來看一下說“我以為是Levi's牛仔褲,質量看上去挺不錯的,made
in
Italy,應該也值100多千裡拉吧。”
“價格還冇定下來,但肯定不到100千裡拉。這是樣品,我們準備將牛仔褲放在曼托瓦即將開業的《幸福百貨超市》做促銷活動。”
至於牛仔褲其實是胡六安他們自己設計自己生產的品牌《FLY(飛翔)》,當然這個秘密絕不能告訴任何人。
一位意大利員工翻看牛仔褲的標簽,有點奇怪的說著“這牌子我冇聽說過啊,不過做工挺精細的。Franco,到時候記得給我留一條。”
“你也給我留一條。”
“我也要,我也要。”
“如果價錢便宜的話,我要三條。”
“franco,你快去問問賣多少錢!”
餐館所有員工都對牛仔褲給出積極評價,這讓胡六安感到十分欣慰。
不過,一家餐廳的員工評估量畢竟有限。於是胡六安又帶著牛仔褲來到《La
primavera》餐廳,向其他員工們征求意見。
菲律賓廚師約翰遜看了看牛仔褲後說“我也有一條這樣的牛仔褲,花了120千裡拉買的。”
“你確定是同一個牌子的牛仔褲?”胡六安提醒著約翰遜。
“不是,牌子不一樣。”約翰遜又看了下牛仔褲,有點尷尬的說道。
“牌子是不一樣,如果這條牛仔褲賣80千裡拉,你買不買?”胡六安笑著說道。
“80千裡拉。老闆,你給我三條,我給我兄弟也買一條。”約翰遜認認真真的說道。
“這條牛仔褲隻要80千裡來拉啊,我也要,我也要。”埃及披薩師傅阿布杜拉將牛仔褲從約翰遜手裡奪過去說道。
“等我們《幸福百貨超市》開業,我讓李老闆首先通知你們買牛仔褲,放心價錢一條牛仔褲絕對不會超過80千裡拉。”胡六安笑著將牛仔褲從阿布杜拉手裡拿過來。
“老闆,你要說話算話。我穿50碼(歐洲尺寸相當於美國尺寸32)的。”阿布杜拉也是認真的說。
“要不,老闆,我們先給你定金。”約翰遜到價格少於80千裡拉,就趕緊說道。
“不用不用,等我們知道價格就讓李老闆告訴你們。我們的貨物,必須我們的員工優先購買,到時候我們再給每個人10%的優惠。”胡六安高興的說著。
“謝謝,謝謝。”
“我要五條。”
“我要十條。”
“我要七條。”
“我要八條。”
眾員工聽到還有優惠,紛紛上來訂貨。
“不需要預訂,我們有的是牛仔褲,你們要多少有多少。”李甲也是笑嗬嗬的對著他們的員工說道。
不過胡六安考慮到《幸福百貨超市》開在曼托瓦,而米蘭這樣的大都市消費水平與曼托瓦存在著些差異。
於是胡六安決定和李甲前往曼托瓦的《La
primavera》連鎖分店,征求那裡員工的意見。
當胡六安帶著牛仔褲來到《la
primavera》餐廳時,正值午休時間。
餐廳的服務員和廚師們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用餐休息,看到胡六安手中拿著牛仔褲,有服務員就好奇的問道“胡先生,你剛買的牛仔褲?”
“不是,是我們即將在《幸福百貨公司》推出促銷活動的牛仔褲。”
“多少錢一條?”服務生員瞥了眼牛仔褲。
“80千裡拉。”
“這是中國產的牛仔褲嗎?”服務生從胡六安手裡接過褲子隨手翻看著問道,語氣中明顯著對中國製造的商品抱有固有成見。
還冇等胡六安回答,另一個女服務員就插話道“中國貨啊,那八十千裡拉太貴。我在集市上買的中國牛仔褲,最貴也不過五十千裡拉。”
周圍的員工紛紛點頭附和,有人甚至直接把褲子放到桌上,顯然對這個價格不太滿意。
胡六安見狀並不著急反而微微一笑,從容的說“那,你們看看是哪裡生產。”
女服務員將信將疑的翻開褲腰處的標簽,突然瞪大眼睛說道“made
in
Italy!”
另一位員工搶過褲子,接過褲子仔細端詳後說“80千裡拉,made
in
Italy,劃算!”
“我要一條!”
“給我留兩條!”
“這個價格確實便宜,我要給家人也帶幾條。”
轉眼間,餐廳員工們的態度發生180度大轉彎。原先對中國製造的偏見,在意大利製造麵前煙消雲散。大家爭相下單,生怕錯過物超所值的機會。
胡六安看著眼前熱鬨的場景,心裡既感到欣慰又有些無奈。
消費者對意大利製造的盲目追捧,讓胡六安深刻認識到品牌產地效應在消費者心中的重要性,考慮著百貨超市是不是要多增加些意大利產的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