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我在異界當反賊 > 第413章 帝國根基和風險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我在異界當反賊 第413章 帝國根基和風險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作為催發超凡的重要物資,於嬌娘其實也涉獵的有丹藥,但絕對沒有亨維爾這麼重視。

從準備借曹明之入局開始,到現在的大理寺鎖獄司長。

亨維爾的主要目的之一,都是為了能夠正大光明的進入到金丹穀中。

亨維爾等人確實能夠闖進穀裡,但是金丹穀有一套應對機製。

一旦點金密語泄露出去的話,他們就會立刻改變一種密語。

等到亨維爾他們解開獲得的密語後,再想安排人偷師,那就不容易了。

另外,金丹穀還會改變一些煉製技巧,新生產的丹藥就會有一定差彆。

這會導致亨維爾他們難以通過解析的密語,分析其中的藥理。

所以,此事要進行的隱秘一點,最好不要讓朝廷察覺。

在亨維爾等人商議後,覺得工部是一個最重要的部門。

不僅有各種工程建築圖紙,還有大量的工藝技巧。

從丹藥到冶煉,從工程到農業,工部都有涉獵其中。

亨維爾這幾人,對於一個帝國的建立有很清晰的認知。

帝國建立的根基,在農業,吃飽飯,纔不會有大禍亂。

而農業,又跟水利息息相關。

水利工程,又是跟軍事防衛有一定的聯係。

相互影響下,工部就是一個王朝極為重要的部門。

隻是極少有人在意到這個真正做事的部門。

在很多人看來,掌管財政和土地的戶部,控製軍隊部署的兵部。

安排官員任免的吏部,主管緝盜拿私的刑部,乃至安排禮儀祭祀的禮部,都要比工部好一點。

可亨維爾他們可不這麼認為,在他們這些掌權者看來,這是有前後輕重順序的。

首先就是農業,畢竟這是封建農業社會,糧食是一切的根基。

隻有農業發達,才會有更多的糧食產出,才會有更多人口存續。

有了人,軍隊纔能夠足夠多,國家內外安全纔能夠得到保障,商貿才會有流通的機會。

任何世界,任何體製下,人民都不想造反。

隻要做到四點,基本上就不會出現短命的王朝。

首先,就是讓百姓吃飽飯不餓死。

其次,穿暖意有遮風擋雨的房子,不至於凍死病死。

再次,就是讓民眾有活乾,不能出現大量的無業流民,導致社會的不穩定。

最後,就是不能斷開民眾的希望。

要讓下層人有上升的通道,這一般都歸結於教育方麵。

大多數民間起義,都是吃不飽飯,活不下去了。

而路有凍死骨,朱門酒肉臭的時候,王朝也會有極大的危險。

當貧富差距過大的時候,有些人就不是人了。

而這些不是人的人,還不把最下層當人來對待。

那麼大家都不是人的時候,局麵就難以控製了。

就業問題也很重要,流民不多,起義就難以滾雪球。

尤其是不要輕易的裁撤郵遞員!

最後的上升通道問題,不給下麵人機會,造成階級固化,這也沒有什麼好處。

當下麵發現自己生來就是農奴的時候,就會有‘打進長安,比考進長安容易’的危險想法。

雖然亨維爾等人,還沒有掌控王朝,但是他們已經開始思考該怎麼做到這四點了。

而亨維爾他們討論後,也得出了結論。

對外擴張,對內技術升級。

搞好教育體係的同時,再掌控軍隊和土地,這就不會出太大問題。

然後,時不時的找一些理由,安排一些意外,收割一茬長的歡實的韭菜。

(媽的!我啥也沒有影射!即使有,也是在說大美麗的吸血鬼子們,你們要敢誹謗,我就報警!!!!)

就現在而言,亨維爾認為於嬌娘,都沒有為這四個方麵做準備。

不管對於嬌娘再不滿,亨維爾還是要完成這個任務的。

畢竟打分評價,給好處的,又不是於嬌娘,而是虛空之上盯著自己的大老闆們。

另外,好不容易出差一趟,亨維爾也想多見識,多學習點東西。

接下來,亨維爾還要接觸一些工部和戶部的農學大家。

找到一些有天賦的人,方老師和禇正良挖走,搞農業試驗去。

要是人才很重要,還不想走的話,那就讓何正騰綁走。

如果人才敏感,何正騰不好出手。

那亨維爾就去大理寺翻案卷,找到一些舊案子,給其羅織一些罪名,先罷官再說。

反正就是那句話,大爺們可不是於嬌娘那嬌滴滴的小娘子,有的是力氣和手段!

亨維爾帶來的種子和藥劑,都已經給了各個同僚,他們回去後會安排培育試驗的。

於嬌娘還不知道亨維爾帶來的這些,不過以她現在的心態,哪怕是知道,也不會太過在意。

因為亨維爾插手的緣故,現在七皇子南宮赫很老實。

這讓於嬌娘和他的計劃,也被暫時擱置了。

此後的半年間,亨維爾像是真的這個世界的人一樣,全身心的投入當狗官的行當中。

鎖獄司的變化十分明顯,有了亨維爾的新工資發放刺激後,鎖匠們極為努力。

每天除了抓人,就是修煉。

這一時間,竟然讓行事狂野的鎖匠們,口碑好了許多。

現如今的五魁鎖,也反應過來,開始拉攏司內的金鎖和銀鎖了。

大家漸漸發現,相互抱團配合,要比自己單打獨鬥好的多。

金銀鎖匠手段不錯,但卻在一些重大案子中,難以跟各個衙門較勁。

這個時候魁鎖們就可以出麵了,畢竟是從五品的官職,有朝廷印信在,可不是之前的賞金獵人了。

幾乎每個魁鎖,都分得兩三個金鎖,還有七八個銀鎖。

至於那些特立獨行了,總歸是少數。

整個鎖獄司已經開始漸漸的正規化了,感受最為明顯的就是刑部。

半年間,已經搞定了幾個大案子。

隔過刑部直接抓人,最後隻是三司會審的時候,刑部參與一下。

刑部官員意識到,以後刑獄執法,怕是難以一家獨大了。

對於現在的情況,不論是中書內閣,還是皇帝都很滿意。

兩個部門競爭,總是有激勵的,從最近的案件辦理速度,就能夠看出來,現在還是利大於弊的。

現在就有人提議,給大理寺追加財政預算的事情了。

大理寺卿陳博安,最近幾日,好心情都掛在臉上呢!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