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豫州吞象稱帝,嚇哭呂布 第10章
『叮,勝張梁黃軍,任務完成:恭喜獲得六枚象力丸、獅鋼偃月刀法、一萬點經驗值』
『係統提示:宿主可通過經驗值換取參悟點,用來領悟萬象訣第二層,一百經驗值可獲一點參悟點。』
正有些仿徨的曹劉孫聞聽係統到來,心中大喜。
"好,先將萬象訣參悟至二層,再將獅鋼偃月刀法武學程度升至最高。"
『叮,參悟成功、掌握成功。』
係統版麵:
『宿主:曹劉孫』
『功法:吞象決(二層、十象之力。』
『武學:獅鋼偃月刀法(一流熟境)地煞七十三路盤腿(二流化境)、烏矛十三式(三流化境)』
『經驗值:660』
『物品:無』
"係統,你是不是算錯了,160點經驗值不就能將武學參悟至化境的嗎?"
曹劉孫不解道。
『係統提醒:以熟境起,一流絕學掌握難度乃為二流三流難度的十倍疊加。』
"曹兄,你怎麼看?"
此刻,張翼德微微側目,坦然問道。
"呃......"
聞言,曹劉孫眉頭不禁一皺。
先前那束奇異金光,在他眼裡,是一個謎團。
據他猜測,此乃天象,亦或是天命。
心裡不禁想道:黃巾賊寇承蒙上蒼庇佑,今氣運正旺,或不該絕。
“張兄,茫茫天道又豈是我一屆凡夫俗子,僅憑三言兩語就能揣摩到的,我看此事大有蹊蹺,還是容後再議吧!”
曹劉孫沉吟片刻,拱手說道。
聞言,張翼德微微一笑。
雖然他也感覺到此事蹊蹺,但他並冇打算放棄這個機會。
先前曹劉孫的一番作為,早已徹底將張翼德心中討滅黃巾賊子的決心,激發的淋漓儘致。
他心知肚明,若不能說服眼前二位壯士加入討賊行列,那自己就無法達成在這個亂世之中,取得一席之地的鴻鵠之誌。
故而,聽到曹劉孫剛剛那遲疑之言時,張翼德心中頓時咯噔一聲。
"曹兄,你說得極是,此時我軍氣勢漸衰,更是無力追擊,此事還是容後再議吧!”
狂龍劉華強上前一把抓住二人手腕,此番僥勝,勢必要上山痛飲一般。
這時,張翼德目光緊緊盯在曹劉孫身上,一副全憑哥哥拿主意的態度!
『叮,發放任務:攏寇心,殺蠻虎,可獲八枚象力丸(上品)、火眼金睛、二百經驗值』
“哈哈哈,張兄既有如此美意,曹某豈有拒絕的道理呀!”
曹劉孫豪爽一笑,當即拍板應允了。
此番交戰,嵖岈大軍幾乎未傷一兵一豪便擷取黃巾賊寇財物二十餘車,其中糧草3000擔、白銀8000兩、黃金500兩、珠寶千餘件。
嵖岈寇軍總部,曹、劉、張三人舉杯痛飲,好不快哉!
"狂龍兄,翼德兄,我等三名異性同僚今以兄弟相稱,亦有骨肉之情,兄有一言,不知當講否?"
席間,曹劉孫以兄長自居,笑問狂龍劉華強道。
"哈哈哈,曹兄乃天將下凡,兄既不嫌我劉某一屆草寇,又有何言不能相告呢,仁兄儘管開口便是,弟聆聽教誨。"
話罷,正襟危坐於主席的狂龍劉華強痛飲而儘。
"俺也乾了!"張翼德附和道,旋即痛飲三盞。
"好,承蒙二位抬舉,曹某深感榮幸。"
"今逢亂世,我輩身為漢民,豈敢獨善其身?"
"劉、張二位賢弟身懷天驕之才,今卻猶如蛟龍困於荒山泥潭之中,實屬可惜!"
"我等壯誌豪傑當以匡扶漢室為己任,齊心協力,以抗外敵,維護社稷安康。"
"故而,愚兄欲招募各路嵖岈豪傑討伐黃巾賊寇,共抗大難。"
曹劉孫可悲可歎道。
"哎呀,曹兄之誌竟與翼德不謀而合,真乃心意相通啊!"
張翼德激動起身,連忙舉杯走至曹劉孫近前,半跪於地,眼痕濕潤道。
"哈哈,賢弟不必如此!"
"我曹某今日能與二位賢弟交流誌向,亦是三生修來之福。"
兩人皆是一笑,仰頭喝儘了杯中酒,旋即又重新落座。
"今日我要與二位賢兄痛飲千杯,你們先且退下!"
狂龍拂袖一揮,大廳中眾人立刻離席而去。
堂內隻剩曹、劉、張三人!!!
"曹兄,我們兄弟三人同氣連枝,此時更應該同舟共濟,共創大業。
"想那黃巾賊寇,高舉"蒼天已死,黃天當立"之名號威震四方,在劉某看來,即使他們擁兵百萬,也隻是一群烏合之眾,結局不過枉然已。"
狂龍劉華強嗤之以鼻,嘲諷道。
"烏合之眾,劉兄,不儘然吧?"
"如今黃巾為首的三大黃公,廣傳太平道,今已有信徒百萬巨,震動京都。"
"賊寇聯軍一路更是勢如破竹,猶如蝗蟲壓境,僅用二十餘日便掀起七州二十八郡的戰事,尤以冀州最甚,致州郡失守、吏士逃亡,滿洲血雨啊!"
張翼德感慨道,露出狐疑之色。
聽其訴說,黃巾大軍對此人還是有幾分威懾,不敢有小覷之心。
"哈哈哈,翼德兄,你眼界還是太淺了。"
"劉某說黃巾賊寇具是烏合之眾,究其原因,乃是看在黃巾軍雖打著師出黃天,卻無帝王氣運之由。"
"我等身為漢民,受漢室統治的思想根深蒂固,如今對漢室皇帝心懷赤誠之心的文臣武將,黎民百姓、數千萬計,此乃無法改變的事實,翼德可知否?"
"劉兄所言不無道理,翼德深感佩服。"
李翼德深感讚同道,就連曹劉孫也是露出一絲撥開雲霧見青天的恍然之色。
微微點頭之後,卻是一副穩如泰山之色儘顯而出。
此刻,狂龍又問:"曹兄既有翻天之力,蓋世之才,不知有何良策,能攜我等平定天下?"
"兄有一計,堪稱神策,但卻需二位相助!"
"曹兄請講!"張翼德與狂龍劉華強同時拱手應道。
"不知二位賢弟可曾聽聞過中山靖王之名號?"
劉、張聞言,四目迸射出一抹火熱,臉上皆是大驚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