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隻是想洗個白[快穿] 245
舉報老師的受恩學生(32)
姚廠長心裡哭笑不得,表麵上還是很穩得住,“餘總工現在不知道在不在技術部。”
“小杜你跑一趟。”
沒找趙章那是姚廠長知道趙章沒有特殊情況都會回去午休,隻是普通瞭解情況,找餘總工就夠了。
蘇海炳不知道內裡情況,以為是餘總工主動研發,他不想再等了,提出前往技術部。
姚廠長看向魏書記,魏書記也是這個意思,他也就領著人往那邊走,走到半路剛好和杜鬆達撞上,得到餘總工在技術部的回複,蘇海炳腳步都加快了。
他快了魏書記自然不會慢,姚廠長也不得不加快腳步,杜鬆達跟在後麵。
他們一行人很快就到了技術部,直接去了餘總工的辦公室。
餘總工已經把重要檔案鎖起來了。
餘總工泡了茶,杜鬆達有跟他說是哪位想瞭解發動機,是以他直接看向了蘇海炳,不知道為什麼他覺得這人有點眼熟,但是仔細回想,他又不知道自己在哪見過。
不等他細想,蘇海炳開問了。
餘總工也就把這個問題拋之腦後,認真回答他的問題。
蘇海炳越問越刁鑽,餘總工看了趙章寫的報告,但到底不是新型發動機的製造者,應對的越來越艱難,思考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在蘇海炳又丟擲一個問題之後,他再次陷入思考,沒看到蘇海炳看他的眼神變了。
餘總工回答不上來,搖了搖頭,“這個問題隻怕得許組長來幫你解答了。”
“他中午都回家屬院休息,人不在技術部。”
蘇海炳目光一凝,“許組長?”
餘總工不知道自己剛剛被誤會搶人功勞的事情,“是啊,新型發動機是許組長研發出來的,我們之前不是沒有想著更新發動機技術,但是一直沒找到突破口。”
“沒想到許組長一下子就研發出了效能如此優越的發動機,他就是個天才。”
姚廠長和魏書記在兩人討論之出就已經離開,把空間留給了兩人。
要是知道這種情況魏書記隻怕不會走。
當然蘇海炳現在可顧不得魏書記,他更想見一見趙章。
餘總工:“老先生我是不是見過你?”
餘總工覺得自己要是見過不應該沒有印象,更彆提老先生在發動機方麵的造詣,單從那些問題上就能看出來超越了自己,他見過一定不會忘,但是他就是想不起來。
下一秒,餘總工聽到蘇海炳的回答腦子嗡的一聲,“蘇,蘇老先生?您是蘇老先生?!”
他十分的難以置信,聲音都高了好幾個度。
不怪他這麼激動,要知道他知道的那個蘇老先生是國內第一台發動機的研發者,深耕發動機,原本國內最先進的發動機就是他製造的。
要是沒有他,國內很多和發動機相關的行業到不了今天這個程度。
餘總工看著蘇海炳那張臉,和報紙裡的那張逐漸重合。
是,真的是蘇老先生,他居然見到蘇老先生了。
餘總工此時不像是一個廠子的總工程師,頗有點小年輕的樣子,他克製了又克製,“我能和您握個手嗎?”
蘇海炳沒有拒絕,他心裡有些過意不去,他剛才還在懷疑他竊取彆人的成果,結果人家如此赤誠。
他主動握住了餘總工的手。
一向穩重嚴肅的餘總工嘴角咧到了耳根子,收都收不回來,“蘇老先生我們廠的T-WQ型號發動機就是在您的SA型號發動機的基礎上改進的,我們廠的拖拉機、農機都是用的T-WQ型號發動機……”
餘總工有點誇不到重點上,但無論是誰在這裡都能看出他對蘇海炳的崇敬之情。
蘇海炳對此卻並不覺得驕傲,他隻是在一個領域深耕,做出了一點成績。
他還因為自己領先其他人甚多而憂慮,憂慮自己身體不濟,發動機發展會後繼無力,變得遲緩。
他們要追趕的是國外的腳步,而不是和自己比。
現在他發現自己的憂慮是多餘的,高手在民間,他過於高看自己了。
他不僅不為此難過,他還很高興,他們國家又有追趕甚至超越的可能。
因為據他所知這台發動機已經超越了國外市麵上的發動機,哪怕沒有公佈效能更加優越的發動機,他們差距也不會太大。
蘇海炳等著趙章,有餘總工在時間過的並不慢。
餘總工知道蘇海炳想見趙章心切,所以主動在上班那個點停下了,“許組長應該來了,我帶您去見見。”
蘇海炳自然沒有不同意的,兩人出了辦公室,走向趙章的辦公桌。
蘇海炳見到趙章年輕的麵龐心裡詫異,卻沒有急於表達什麼。
餘總工已經在前麵介紹了:“許組長這是研究發動機的蘇老先生,他看了XU-1發動機想要跟你瞭解一下。”
趙章記性好,餘總工一說他就猜出蘇海炳是誰了,對於這種為國家奉獻的科學家趙章表達了敬重,多餘的倒是沒有,發動機隻是他研究的專案之一,如此‘博愛’的他自然不會對某一個專案的頂尖大佬打心裡崇敬。
更何況他不覺得自己不如專案的頂尖大佬。
蘇海炳沒有在意,彆人的崇敬對他沒有一絲一毫的作用,甚至他覺得趙章這樣纔好,沒有崇敬,他們是在一個平台上,不會因為身份問題有所傾斜,能更好的探討。
蘇海炳:“我看XU-1采用了渦輪增壓技術,通過廢氣驅動的渦輪,這個想法很好……”提高了燃燒效率和輸出動力,之前他就沒想到這一點,應該說想過渦輪,但是增壓增加發動機燃燒室的空氣壓縮量是沒有考慮到了。
看到XU-1發動機他才確定渦輪增壓技術的確有效可行。
“這個直噴技術也是非常不錯的技術,確保更高效的燃油燃燒。”
趙章?
趙章:覺得這位不是來探討的,是來誇他的,雖然沒有明說,但是都在說某某技術應用的好,那不就是誇他嗎。
他會害羞的(?)。
趙章打斷了蘇海炳,點出XU-1發動機的缺點,他自己知道它的問題有多少,進步空間有多廣闊,比如這個轉速,其實還能更快,但是它卻沒有達到。
在蘇海炳眼裡XU-1發動機無疑是全國最好的,聽著趙章這一通爆缺點,剛開始他是難以置信的,但是越聽越不對勁。
“你……的意思你能改進?”
趙章:“目前改不了。”
他停頓了一下,“材料限製,目前國內的材料無法承受更優越的效能。”
蘇海炳剛想問為什麼目前不行,被他這大喘氣給鬨的,話到了嘴邊又給嚥下去了,不上不下的。
“我理解的沒錯的話,你的意思是隻要材料跟上,你就能提升效能?”
趙章點頭,“理論上來說是的,像是渦輪增壓還沒有達到極限,更大的壓力也的確能提高發動機的燒燒效率和動力輸出,但是材料撐不住,長時間保持這樣的增壓會破壞發動機的結構,反而捨本逐末。”
“一旦材料跟上,發動機就能……”
趙章沒乾說拿出紙筆給蘇海炳演算,為什麼說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還不是因為很多東西都能算出來。
趙章先給他算了增壓的,還有將發動機重量減輕的等等,總之發動機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他和蘇海炳的討論吸引了魏書記和姚廠長。
姚廠長帶著魏書記在廠裡走了走,由於是午休時間,上工情景看不到。
所以走了一個多小時去廠長辦公室坐了坐,聊了聊,到了上工的點他們又出來了,本來魏書記是想到技術部看一眼,結果看到和蘇老先生說話的人那麼年輕,就走近了。
姚廠長跟在後麵,本來還注意魏書記的,後麵淨聽趙章講話了,雖然他很多都聽不懂,但是發動機效能能更好他聽得懂啊。
XU-1號多厲害啊,還能更好,姚廠長直接被趙章的話迷了眼,哪還記得魏書記。
一直到他們結束,姚廠長才發現自己讓魏書記在這站著聽了那麼久,瞬間汗流浹背。
魏書記沒看姚廠長,他看著趙章,“那你看如何提升材料?”
趙章:“我不學這個。”
姚廠長汗死:許組長你說的也太直白了一點,你知道站在麵前的是誰嗎?魏書記,A市一把手。
蘇海炳跟了一句,“術業有專攻。”
他覺得魏書記不會為此計較,因為事實就是如此,但是他看到姚廠長那緊張的樣子了,免得他在他們離開後影響趙章,便出麵解釋了一下。
蘇海炳又拍了拍趙章的肩膀,“發動機領域有你我就放心了。”
在魏書記眼裡趙章無疑是個人才,已經放在比較高的程度,但是聽到蘇海炳這句話瞳孔不禁放大。
蘇老先生是國內發動機領域最權威的存在,這句話的意義非同一般,這是說明趙章要成為發動機領軍人物。
他怎麼可以?
魏書記打量著趙章,似是要在這年輕的臉龐,不算寬厚的身板上看出個究竟。
同樣知道蘇海炳身份的餘總工也為此驚訝了一下,但也隻是片刻,畢竟趙章給機械廠帶來了太多震撼,他甚至覺得他不僅能引領發動機領域,在其他領域也不會遜色。
所以與其說這是蘇海炳對趙章的肯定,不如說是對他的讚美,因為他本就可以。
姚廠長:???
這位到底是誰?
等魏書記他們走後,姚廠長從餘總工嘴裡知道蘇海炳的身份呼吸都停住了。
“那?那位?蘇老先生!”是他知道的那位?
看到餘總工點頭,姚廠長回想起他對趙章的評價,他小心臟跳的特彆快,果然啊,果然他們機械廠真的要騰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