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我真的隻是想洗個白[快穿] > 283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我真的隻是想洗個白[快穿] 283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幕後黑手武林盟主(26)

但修的再久,這路也有修完的一天,何況他們拿了工錢,一天三頓造一個個撒開膀子乾活,修的特彆快。

張老大眼裡流露出失望,一天三頓,天天有肉,還有一兩銀子工錢的日子沒了。

“路修好了,接下來修學堂,上麵說了這學堂你們和娃娃都要去,拿出修路的勁兒把它修好。”

張老大聽不懂,什麼叫他要去,不過無所謂,他隻知道他又能一天三頓飯,還有銀兩可以賺。

張老大臉上露出憨笑。

*

要想富先修路,這話意思要想富起來就得先修路,但是修路花銀子也多。

這路也不是就他在用,所以趙章製定了一個公路費,就跟現代上高速一樣,過一個路段就要扣費。

人步行不用,車馬在上麵,尤其是大宗貨物這個肯定要給錢的。

收的也不多,把本錢和養護錢賺出來就行了。

車馬往來不顛死人了,大宗貨物運送節省了時間,前者有車馬之人肯定更在意舒適度,所以加點錢也沒什麼,後者就更不在意了,節省下的時間可以多做點買賣。

剛開始他們心裡有意見,但是敢怒不敢言,發覺好處後就沒有一個說不好的了。

孫福貴和錢萬兩就是受益者,他們掙了銀子便約好了在食味樓一起吃一頓,夥計還沒上菜,兩人便聊了起來。

“建學堂教化萬民,笑話,一群無知小民,如何能教化,也是異想天開。”

“說好聽一點是武林中人,不好聽一點也不過是一介武夫,草莽,他哪懂讀書艱難。”

“有這銀子不如修繕縣學,好叫我們能安心讀書。”

……

孫富貴和錢萬兩早已安靜下來,將隔壁的談話聽了個一清二楚。

兩人都是商人,屬於比較精明那一類,聽這話就知道他們說的是誰。

那位才給他們修了路,還當就這樣便罷了,沒想到還修了學堂。

雖然他們享受了水泥路的好處,但念書艱辛他們也是知道的。

畢竟他們認字就很苦惱,索性隻要認得常用的,夠看懂契書,不叫人坑了。

這讓農民識字,他們一生都用不了幾回,不說教的費勁,就是教了一直不用也很快會忘記。

這又是何必呢?

他們不理解趙章的舉措。

趙章不管彆人理不理解,他要做的事沒人能阻攔。

簡體字進度喜人,學堂建好時間也能算出來。

趙章又給五人安排了編寫啟蒙教育書籍的活。

不過他剛安排下去季長淵又帶著人來了,“主公這啟蒙教育書籍便由我們來吧。”

流芳百世他們是認真的,不錯過任何一個機會。

“你們的事情夠多了。”趙章覺得不好太壓榨,畢竟已經點燈夜戰到亥時,這可是古代,已經很晚了。

季長淵堅定道:“吾等不怕艱辛。”

第一本簡體字啟蒙書,他們的名字都要寫在上麵,全天下百姓都讀這本書,他們要為萬民所知。

趙章也不好拒絕卷王們的請求,便答應了。

他看了幾人,他早就摸清了他們擅長什麼,順便幫他們分派了編寫科目。

說來律法也要改進一下,這科暫時放一下。

既然卷王們不怕辛苦,就按照他的意思修改編寫律法。

趙章說的輕鬆,可要他們撓禿了頭。

還好又一批人才主動跑過來了,之前他們還想在趙章麵前爭表現,如今……忙不過來真的忙不過來,有人能分擔簡直是太好了。

這人再多,學堂建好了教材也沒編寫好,準確來說有編出的被趙章打回去了。

啟蒙書當然要主打一個簡單易懂,讓人學進去,哪能搞那麼艱深。

所以學堂建好了後沒開起來,張老大這些工人又被趙章安排去建廠房了。

仙鶴鎮到這邊還是有些距離,就算路好走了也不能這麼浪費時間,何況一個廠子的產量已經滿足不了需求。

所以廠房勢必要建,建完廠房建福利房。

張老大他們活就沒停下,他們硬是吃的身體結實不說,一直領工錢,都小有積蓄了。

張老大都想著等歇了就討個媳婦,生倆娃娃,送到那學堂裡去。

他就跟著虞王走,要不是虞王他哪有現在的日子。

話說回來,學堂沒開起來,之前議論的此事的文人聲音更大了,大意是趙章知道教化不了萬民所以不敢開學堂。

趙章:?

我是不是太仁慈了?

俗話說慈不掌兵,趙章決定露一露肌肉。

路近源帶著一群士兵從一頭跑到另一頭,沒有一個掉隊的,紀律森嚴,儼然一副精兵之象。

這還不算,豎起靶子,弓箭手列隊射箭。

文人在一旁看了感覺那箭不是射在靶上,是要射穿他們咽喉。

一個個老實乖覺起來,他們怎麼忘了,這位不是一個人,還有一隊強兵悍將。

當然有鬨事的就有沒鬨事的,沒鬨事的趙章就問人家願不願意當學堂先生。

學堂就是一個縣一座先生都要不少,他那點謀士哪能散出去。

他也捨不得這些人去教書。

所以這些沒鬨事的讀書人成了第一批等待遴選的先生,教的簡單,薪資隻會是普通水準,不過會分福利房以及包三餐,總體來說還是很不錯的。

而且在學問水平上沒有那麼嚴格,畢竟隻是給老百姓啟蒙。

趙章佔領了這一帶,齊朝風雨飄搖,不說參加不了科舉,就說考上去也很尷尬,所以大部分人還是願意的,還能在趙章麵前刷刷印象,等他稱帝他們再參加科舉,若是中了也能安排的好一點。

這一批人新鮮出爐,簡體字也搞得差不多了。

趙章看了一遍,能用的就先拿過來教授這些讀書人,還不夠簡單的再等等。

這一下又在這群讀書人裡掀起軒然大波。

又跑了一些人,留下來的卻是大多數,因為他們想到了這些簡體字降低了讀書門檻,之前一群人嘲諷,覺得趙章的決定無比可笑。

但是看到這些,他們就知道他是不打無準備的戰,簡體字推行勢在必行。

既然如此,他們若是要科舉,無疑是要用簡體字,現在不願意學,以後也得學,到時候還落後一步。

於是這些人還沒當先生,先當了一回學生。

將這些字學會,然後用簡體字抄書,務必做到融會貫通,不出現多一筆少一筆的情況。

等書抄的差不多了,啟蒙教育書籍也編纂好了,這對他們來說太簡單了,都不用去學。

看一遍,就被分派到各縣,開始教學任務,嗯,首先先聚集學生。

八歲以下,五歲以上孩童分到一個班,八歲以上十五歲以下又是一個班,十五歲以上則為掃盲班。

八歲到十五歲可以隻上半天,十五歲以上則是上滿一個半時辰。

普通人家都是要乾活的,若不是沒有電燈,十五歲以上直接安排到晚上,這樣也不會耽誤他們乾活。

強製報名,五十歲以上可以免了,古代壽命偏短,尤其是底層老百姓,五十歲都算長壽的了。

當然趙章也設立了獎勵製度,學完啟蒙教育拿到學堂頒發的結業證書可以領到兩斤肉,優先進入廠裡工作。

至於那些廠裡工人也在強製報名之列,要是一年內拿不到結業證書就隻能被踢出去了。

至於小孩子,拿到證書可以進行下一步學習,有天賦的可以念書,沒有天賦則會教授其他技藝,像是木工、算賬等等。

這都在告訴大家讀書不一定考的了科舉,但是一定不是無用。

那年老體衰的肯定是不適合進廠了,但他們也乾不了多少活,時間也多,不如來學一學,還能為家裡掙兩斤肉不是。

所以那是從老至幼都在學堂裡了。

至於那些大戶人家趙章就沒管了,他們總會想著往上爬,肯定會主動學習。

他隻有一個要求那些奴仆每天都要來學一個時辰,可以輪換著來,但必須得來,直至拿到結業證。

反對的趙章就不客氣了。

又不是沒看到趙章那次‘露肌肉’,大戶人家哪裡敢反對,反正隻是讓奴仆去識字,還是輪換著來,不耽誤照顧他們。

隻是他們怎麼也不會想到,此時的一個妥協,卻是為未來放奴籍,取消奴隸製打下了基礎。

一批學員結業,適合念書的學生進入下一階段的學習,學出來就可以代替現在的先生教授第一階段的學員,而這些先生可以繼續當下一階段,或者第三階段學習的先生,也可以加入趙章的隊伍。

一些人在其中嘗到了教學的樂趣繼續當先生,絕大部分了趙章的造反隊伍。

趙章不嫌人多,隻覺人少。

給他們安排好了之後,趙章沒有再繼續搞發展,開始攻打榆富縣。

宣武帝(曾經的二皇子)收到八百裡加急頭都大了,烏合族那邊剛被打的老實一點這邊就又竄起來了。

他這皇帝當的也太焦頭爛額,太窩囊了。

早朝之上,宣武帝看向下麵的大臣,“眾愛卿可有應對之策?”

這內憂外患不是一天兩天了,何況先帝還兩次派兵,企圖剿滅反賊,一次都沒有成功,被人輕易拿下。

如今反賊以逸待勞,還吸納了許多百姓,這難度隻增不減,怕是派遣三萬精兵都不夠。

或許十萬精兵才能穩妥,若是如此邊疆退去的烏合族必然趁人之危捲土重來。

彼時這齊朝反倒淪落到了番邦手中,這比落入反賊手中還要讓他們痛恨。

何況這王朝落入反賊手中,他們依舊是朝臣,隻是一朝天子一朝臣,他們會難過許多。

他們心裡有了謀算,卻是一點不敢表露出來。

裕文王(七皇子)可沒時間等他們過多謀算,見他們不吭聲主動出列行禮道:“聖上,臣願意帶兵前往榆富縣,蕩平反賊。”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