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我,大明長生者,曆經十六帝 > 第218章 李家進京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我,大明長生者,曆經十六帝 第218章 李家進京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李青揶揄:“你還挺會現學現賣。”

“這叫學以致用!”小家夥據理力爭,隨即頹然道,“我實在控製不住自己去仰望那高不可攀的‘高山’,隻能讓自己忙起來。”

李青好笑點頭,起身去外麵知會了護衛,讓其通知胡宗憲、俞大猷。

二人很快聞訊而來,隻象征性的挽留了下,就迫不及待地要送他離開,整的小家夥鬱悶不已。

朱翊鈞唬著臉道:“你們可知道遼東之事?”

兩人對視一眼,緩緩點頭。

胡宗憲歎道:“臣等多少是知道一些的,奈何……財力有限,未能儘善儘美,還請殿下恕罪。”

“請殿下恕罪!”俞大猷緊跟著請罪。

朱翊鈞神色緩和許多,這才說道:“孤說這個,非是要治罪,也不是問責兩位愛卿,隻是提醒一下你們莫太過樂觀、太過自滿。”

“是,臣等明白。”

朱翊鈞歎了口氣,道:“孤與永青侯這就去為你們籌措軍需,不用送了,過些時日孤還會再來。”

“謝太子殿下!”二人再行禮,目送太子與永青侯離開……

直至兩人消失在視線,二人才緩緩直起身。

胡宗憲由衷道:“大明之氣運,當真是取之不儘,用之不竭。兩百年了,還能有如此儲君……一代更比一代強,簡直匪夷所思,違背常理。”

俞大猷卻是一臉理所當然的樣子,嘿嘿笑道:“這不是很正常嗎?”

“正常?”

“當然啊,太子為何匪夷所思,大明為何違背常理,答案不明擺著的嘛?”

胡宗憲怔了下,繼而失笑點頭:“是啊……”

“誌輔啊,我乾不了幾年了,你也老了,我走之後你有什麼打算?”

“你走了,我也就走了。”俞大猷粗獷的麵容罕見的浮現惆悵之色,“我就是個粗人,做不得總督,也非帥才,充其量也就是個將才,當個先鋒打仗還行,這種運籌帷幄之事,我做不來。”

胡宗憲默了下,輕輕感慨道:“未來,就看元敬了。”

俞大猷深以為然地點點頭,豔羨道:“還是小戚命好,還能趕上未來的波濤洶湧,不像我們,武將不打仗,儘做文官事。”

胡宗憲哈哈一笑:“這樣有什麼不好?”

“好?”

“打仗是要死人的,要死許多人。”胡宗憲輕輕說。

俞大猷訕然,悻悻道:“你看,大過年的又整這些……”

“哈哈……好好,大過年的咱們也放鬆放鬆,喝兩杯如何?”

“這敢情好……哎?你不忙公務了?”

“沒什麼可忙的了。”胡宗憲一臉輕鬆,“太子一來,許多問題就不複存在了,如今年貨也有了著落,還愁什麼?哈哈!喝酒!”

……

西州知府衙門。

楊彩前腳剛到,還未來得及緩上一口氣,李青與朱翊鈞便到了。

剛一到,朱翊鈞就迫不及待地投身公務之中,對此地人口,耕地,糧倉,賦稅……來了個全方麵瞭解。

書案上全是賬冊,都瞧不見小家夥的人。

太子不主動問,楊彩自然不好主動給答案,那樣反而給人一種心虛之感……

李青則是老神在在,悠閒地喝著熱茶,享受短暫的愜意。

朱翊鈞查了將近一個時辰的賬,心中對這個大明新州府的《西州》有了大致認知……

見太子查完了賬,楊彩忙上前兩步,躬下身,恭請太子示下。

朱翊鈞故作老成的沉吟道:“這一年的賦稅,確能滿足軍需所需花費,不過,年初就收稅,百姓可否能夠承受?”

頓了頓,“莫立功心切,如實說。”

“是!”楊彩斟酌了措辭,道,“隻要讓百姓相信這次提前征收賦稅,是太子殿下的意思,完全沒問題。”

“完全沒問題?”

“完全沒問題!”楊彩解釋道,“西州人口雖比不上關內的州府,可人口構成卻遠勝關內,十餘年前的一大波嬰兒潮,如今已然參與了勞動,整體抗風險能力非常強。”

“不瞞太子殿下,西州人口雖不多,且是苦寒之地,但這裡的百姓並不窮,甚至,比出關內某些地域的百姓還要富足一些。”

楊彩自得道,“氣候惡劣是真,土地貧瘠也是真,然西州並沒有明確的地域劃分,比關內傳統的州府要大太多了,可人口卻遠遠少於關內的州府,再加上人口構成極具朝氣,九成九都吃苦耐勞,十餘年的辛勤開墾下來,時下這西州百姓,不至於大魚大肉,卻也都是家家有餘糧。”

朱翊鈞眼神中流露出驚喜,讚賞道:“永青侯看人還是準的!”

李青:“……”

楊彩訕笑道:“殿下過譽了,這並非全然是微臣的功勞,更多還是當年的大災……讓百姓有了極其強烈的居安思危之心,故才如此勤勞。”

朱翊鈞緩緩點頭,發生在嘉靖三十四年末的大地震,他雖沒見過,卻也聽說過,因為那一場大地震,又給大明不富裕的財政來了個雪上加霜。

——父皇沒少嘮叨!

“百姓勤勞質樸,也少不了你這個父母官的引導。”朱翊鈞清了清嗓子,道,“這裡距關內也不遠,如今也是大明的疆土,楊卿不必有異鄉異客之心。”

“太子殿下說的是,臣一直都將這裡視作家鄉!”楊彩趕忙附和,心中卻泛起了嘀咕……

卻聽太子殿下又說:“正所謂虎父無犬子,楊卿對子孫的教育也要重視起來。”

楊彩呼吸陡然急促起來,當即撩袍拜倒:“臣定會好生教育子孫,不負皇上,不負大明,不負殿下之苦心。”

世襲罔替啊……楊彩麵孔漲紅,情難自抑。

大明有世襲的爵位,也有世襲的官位,不過大多都是開國功臣才能享受到,再之後,就很難很難了。

尤其是嘉靖朝之後,連皇親國戚也難以再獲得世襲爵位,除非立下軍功才行。

如今這麼一個大餅砸過來,楊彩焉能不激動?

光宗耀祖!

封妻蔭子!

如此誘惑之前,哪個男人能保持平常心?

“請殿下吩咐!”楊彩胸中有著一團火,渾身使不完的勁兒,若非時下條件不允許,都恨不得去耕二畝地。

小家夥瞧向李青,李青隻是喝茶。

見狀,朱翊鈞也熄了求助念頭,想了想道:“這樣,你先去張貼告示,宣傳一下本太子來此的事……百姓總有認字的吧?”

“這是自然。”楊彩諂笑道,“普及教育是國策,臣自然要予以響應纔是,此地學塾足有十餘座,就是規模不算大,條件也有限,不過也讓相當一部分百姓認了字。”

“嗯,做的好。”朱翊鈞點點頭道,“之後可以適當的加大普及教育的力度,如此纔好把漢文化吹向西域三地。”

“太子殿下高瞻遠矚,直教臣自慚形穢,臣謹記。”

朱翊鈞笑了笑,道:“儘快通知到位,這都大年初七了,年節時間所剩不多了,既然是年貨,當然要趕在年節結束之前纔是。”

“是,臣這就去辦,臣告退。”

楊彩躬身一禮,又朝李青一揖,匆匆去了……

“先生以為楊彩獲世官是好是壞。”

“中長期來看自然是好事,如此才會有歸屬感,也杜絕了‘我之後,哪管它洪水滔天’的心理。”

“嘿嘿……英雄所見略同。”朱翊鈞開心笑道,“我也是這麼想的,先解決好眼前事,未來……楊彩子孫若不爭氣,再行剝奪便是了。”

李青笑了笑:“這一路來,你還沒怎麼休息呢,趁這空檔好好歇歇,就先彆想這些了。”

小東西有些不開心,悶悶道:“我刻苦用功,你不誇我也就算了,咋還阻攔呢?”

“太用力,難以持久。”李青淡然道,“過載的消耗,透支的是心力,過勞易傷指的不僅是身體,也是心理,熱愛一時不難,難的是一直保持熱愛。”

“……好叭。”小家夥嘟囔著,“聽你一句好聽話可真難。”

去了楊彩安排的廂房……

~

京師。

大高玄殿。

早朝剛散,朱載坖就馬不停蹄地趕了來,一向眉頭緊鎖的他,今日卻是滿臉的喜氣。

“父皇,李家來人了。”

朱厚熜眉間一挑,“來了多少?”

“足有二十七人。”朱載坖興奮道,“兒臣已命戶部、工部的人,去與其洽談了,相信用不多久,皇城外就能建起一座又一座的作坊出來。”

“才二十七人?”

“還有呢,這些隻是‘先鋒’,過了元宵節大部隊才來。”朱載坖滿臉興奮道,“據張居正呈報的奏疏,足有七十餘人。”

“嗯…,這個數倒是不少了。”朱厚熜緩緩點頭,嘴角亦露出笑意,隨即又斂去了,輕輕一歎,“錢是有了著落,可花錢的地方更是有了著落。”

聞言,朱載坖也不笑了。

“戚繼光那邊你可給了旨意?”

“隻是讓他做好準備,還未明確給出旨意。”朱載坖歎了口氣,眉頭又緊鎖起來,一臉的憂心忡忡。

見兒子如此,朱厚熜隻好安慰道:“換個角度想想,即便李家不分家,李家人不來京師,這個錢也還是要花,不必如此。”

朱載坖默默點頭,突然想到了什麼,忙問道:“父皇,永青侯都去了關外,應該……不會再花錢了吧?”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