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我,後土血裔,輪回諸天 > 第四百二十二章 女帝出,必可亂大宋朝堂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我,後土血裔,輪回諸天 第四百二十二章 女帝出,必可亂大宋朝堂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對此,劉瓊沒有選擇與苗疆各部落爭論,而是表示此事暫緩,接著便帶劉家族老和年輕一輩中堅力量,包括後希等人,一起前往另一個大營協商此事。

隻有他們劉家人。

“自古以來皆是如此,莫說小希她是個女的了,即便她是男子,也沒有父親尚在的情況下,讓兒子登基稱帝的。

李淵那也是自己先當了皇帝。

然後被迫當太上皇的。”

“是啊,當年平陽昭公主,那也是戰功赫赫,可人家何曾去爭搶帝位?”

“小希你怎麼說?”

顯然,有族老在點後希呢,希望後希自己表示她不願意當這個皇帝,並且去說服其他苗疆各部落的首領也同意。

然而後希還沒開口,就又有人道:

“話不能這麼說,小希的功勞怎麼能是平陽昭公主所能比的,要比那也是李世民,除了性彆不同,她做的事情。

對我們而言哪件不是力挽狂瀾?”

“我也覺得,讓小希當皇帝其實沒什麼不可以的,你們要知道,我們劉家在苗疆這邊的勢力雖然不小,但也遠遠沒有辦法跟所有苗族部落相提並論,最多跟三大最強部落之一勉強勢均力敵。

說實話,他們願意支援我們劉家為主導,登基稱帝,我就已經很驚喜了。

如果我們堅決不同意小希稱帝。

這事說不定會有變數。

哪怕小希自己去跟他們說,她不願意當皇帝,那苗族為了自己的利益,肯定得想辦法,讓他們某個首領當皇帝。

我們對苗族是沒有什麼優勢的。

所以還不如順遂了他們的心意。

其他的以後再說嘛!”

相比較於嫡係的堅決反對,旁支族人們反倒沒什麼意見,甚至樂於見成。

畢竟不管嫡係誰當皇帝,不管是劉瓊當皇帝,還是劉後希當皇帝,他們旁支都隻能算是皇親國戚,皇位也輪不到他們。反倒要是把這件事搞砸了,搞得苗疆各部落首領反對,不願意讓他們劉家做主導,不願意讓他們登基稱帝了。

那纔是完了。

連皇親國戚都沒得當。

因此他們更願意順遂苗疆各部落首領的意思,儘量先促成這件事再說,其他的以後再談嘛,皇位也可以由姐姐傳給弟弟,或者說傳給弟弟的兒子啥的。

帝位穩固了一切都好說,沒必要在啥都還沒有的情況下就先內部鬨矛盾。

“怎麼可以如此?”

“怎麼不可以如此?”

“苗族各部落怎麼這樣啊,他們部落首領不也都是男的,有幾個女的?”

“但是苗疆各部落還有大祭司作為主導,有的時候,大祭司說話比首領都要有用,而且大祭司大多數都是女的,同時苗疆祖母掌權的家庭不要太多。”

“對,苗疆這邊的祖母掌權,跟宋朝那邊家裡老太君在可不一樣,人家是真有家庭大小事務決策權,而不像宋朝那邊的老太君,基本就是個吉祥物。”

“這太有違禮法了!”

“我們劉家就沒有出過女皇帝,要是出了這麼個女皇帝的話,那我們李唐有什麼區彆,不行,我不同意這事。”

“怎麼能一樣呢?李唐登基的那個女皇帝姓武,可是小希她姓劉啊!!”

“夠了,彆爭了,如今所有一切都沒定下來,等正式立國的時候,必然還要打場立國之戰,立國之戰不能打贏什麼都是廢話,爭那麼多有什麼意思?

我覺得小希登基沒什麼問題。

而且小希登記對我們是有好處的。

對我們立國都有好處。”

相比較於其他人的討論,此時家主劉瓊的突然發言,無疑比任何人都更有份量,同時所有人全都詫異的看向他。

包括後希。

因為大家從來沒有爭過,是讓後希還是讓她哥哥或者弟弟當皇帝,爭的是他和後希,是他們父女兩個誰當皇帝?

他這麼說就相當於退出了爭奪。

事情基本算是定了。

隻不過大家比較難以理解罷了。

“不管如何,我們現在立國都是較危險的事情,他們能拿出那個鐘,就有可能拿出其他更危險的東西,更威脅小希生命的東西,所以你們不要太樂觀。

而小希登基,我覺得有好處。

會讓我們更容易立國!

你們不要忘了,如今宋朝那邊真正掌權的不是那個小皇帝,是太後劉娥。

而且她不是垂簾聽政。

是不遜色於呂後的臨朝稱製。

而且世人都看得出來,她隱隱約約有想當武則天的意思,但是又顧忌些什麼,百官更是拚命的遏製,生怕她走上武則天那條路,這種情況下,我們讓小希登基稱帝,成為當世的第一個女帝。

你們覺得太後她會不會有想法。

而且彆忘了太後她也姓劉啊!

還有就是,遼國那邊如今實際上也是蕭太後在掌權,對朝廷的掌控程度絲毫不遜色於劉太後,蕭太後會不會有想法?到時候,他們內部就得先亂起來。

百官們估計得先提防太後。

你們說是不是這個理!”

隨著劉瓊解釋完自己的想法,在所有人全都不由一愣,並在仔細思索後紛紛倒吸一口涼氣,感覺還挺有道理的。

如今最強大的宋遼兩國可都是太後當政,如果天下真的多了個正統女帝。

那兩位太後能沒有想法?

即便兩位太後沒有想法。

百官能不害怕?

這玩意兒就是個猜疑鏈,而且即便刨除遼國那邊的情況,宋朝內部,或者說宋朝的朝堂,也肯定會因為此事出現動蕩,更不要說劉太後,她也姓劉了!

回頭還完全可以借這個姓。

再搞點事。

比如說,往外散播些,隻要劉太後登基稱帝,他們立刻臣服,願意認劉太後為母啊等等,足夠大宋吃一壺的了。

“族長英明啊!”

“你可真是走一步算百步……”

“本來我還有些擔心立國到底能不能成功,如今看來我們是必勝無疑。”

這時哪怕還有人有意見,有想法。

那也無足輕重了。

隨著劉家內部協商妥當,接下來自然就是趕緊找到苗疆各部落首領表示他們同意了這件事,並且開始協商立國。

登基啊,皇宮之類都得操心。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