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我,末代駙馬,建鐵軍 > 第238章 收複九邊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我,末代駙馬,建鐵軍 第238章 收複九邊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如今這一支所謂的關寧軍,其實應該叫祖家軍,是祖大壽一手建立的私人武裝,隻是一夥關寧軍閥。

和當年那支威武遼軍比起來,啥也不是。

大同西,夜色如水。

“總帥,咱們……”

吳軍將領心中,其實早已經後悔了,到瞭如今這步田地,吳軍上下頗多怨言,為什麼當初要放清軍入關呢?

吳三桂一言不發,其實就是押錯邊了,站錯隊了。

這事兒冇什麼可說的。

這也是個梟雄,雖說是一根牆頭草,隨風倒,可他能屹立於明,清兩朝而不倒,後來還差點把大清給掀翻了。

當然是很有幾把刷子的!

康熙年間他起兵反清,率部從雲南出發,一路打的勢如破竹,都打到了兩湖去了,後來還在湖南衡陽稱帝了。

若不是他年紀大了,得病死了,隻怕是清廷真的要被趕回關外了!

這便是梟雄。

很能忍。

瞧著夜色下,前方崇山峻嶺之間,大同各衛好似張開了血盆大口,等著他的關寧軍撞上去。

來的時候好好的,可……回不去了。

周世顯此人用兵,神鬼莫測,讓吳三桂覺得頭皮發麻,背心直冒冷汗,他自然不傻。

他是大明山海關總兵,他還不知道大同各衛多難打麼?

這裡可是大明九邊呀,九邊重鎮,沿著長城一字排開,山又高,林又密,他全軍統共六萬多兵馬,都填進去和步兵纏鬥麼?

那可就太蠢了!

正黃旗就是這樣蠢死的。

這梟雄隻是徐徐吐出了一個字:“撤。”

“啥?”

吳軍將領一個個目瞪口呆:“往哪撤?”

咱關寧軍的老巢在遼東山海關,錦州一線,可如今咱所處的位置在陝北,與山西交界處。

退路被堵的嚴嚴實實,這還能往哪裡撤?

從吳三桂鷹隼一般的眼中,射出了一道精光,狠狠道:“往西撤,去甘,涼二州。”

吳軍眾將一時間啞口無言。

可吳三桂心中明鏡一般,明白著呢,他知道大清這條船快要沉了,就算是能安然返回山海關,錦州老巢。

他也絕對冇什麼好下場!

除了給大清陪葬,還能乾嘛?

他已經站錯了一次隊,可不能一錯再錯了。

吳三桂也真是個狠人,一琢磨,索性連老巢也不要了,咱六七萬騎兵從陝北掉頭向西搶一塊地盤。

咱們把甘肅,蘭州二府打下來,再往西就是河西走廊。

甘,涼二州雖然貧瘠,可河西走廊可太富庶了,那地方可是一塊糧食主產區,好大一片地盤呢。

“撤!”

吳三桂對關寧軍的控製力度還是很強的。

於是乎,吳大帥一聲令下,六萬多騎的關寧軍夜裡調轉馬頭,瞞著大清英親王偷偷開拔了。

向西奔著甘肅去了……

天亮了,英親王阿濟格驚呆了,側後方關寧軍大營裡已人去樓空,隻剩下遍地的馬糞。

“吳三桂!”

阿濟格跳著腳的大罵,這個狗奴才,這個狗奴才竟然扔下他這個主子,自己帶著兵跑了。

就這麼跑的無影無蹤!

可這也不能賴吳三桂不講義氣呀,幾天前在渭河北岸,他英親王不是也把關寧軍給賣了?

大難臨頭各自飛吧。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可任由阿濟格怎麼罵,這時候也晚了,吳三桂鐵了心要去西北甘,涼,去河西走廊當土皇帝。

清晨,大同衛。

“啥?”

偵騎來報,昨天夜裡,吳三桂領著關寧軍往西跑了,如今已經跑遠了……連馬屁股都看不到了。

“謔!”

周世顯和黃得功,李岩等人相顧無言,一時間目瞪口呆,呆愣了好半天才匆匆忙忙走到地圖前。

黃得功,李岩對看了一樣,兩人都是一臉懵逼,奇道:“往西跑,吳三桂這是要去哪呢?”

“嗨!”

周世顯在地圖上指了指:“去西域,打河西啊。”

“嘶!”

李岩看著地圖嘴角直抽抽,這也行?

黃得功本就是遼軍出身,和吳三桂是老熟人了,不由得伸出個大拇指:“牛!”

“嗬嗬,哈哈哈!”

周世顯也呆了半天,才哈哈大笑起來,忍不住給吳大帥點了個讚,吳大帥這魄力也真是冇誰了!

這位爺連遼東老家都不要了,奔西域搶地盤去了,果然能在曆史上留下重重一筆的人物,都不是好惹的呀。

還彆說!

他這個時機找的可太好了。

陝,甘之地是誰的地盤,那可是李自成,張獻忠,老回回馬守應這夥流寇的老巢,可如今大順,大西,回回營早就覆滅了。

這西北之地一下子成了真空地帶!

“這眼光!”

周世顯哈哈大笑,眼淚都笑出來了。

吳三桂手下的關寧軍足足有六七萬騎兵,這一路向西打過去,一直打到河西走廊……

還真冇什麼力量能阻止他!

最起碼也能在西北當個土皇帝。

“我……尼瑪。”

周世顯摸摸頭,忍不住爆了粗口,平西王吳三桂搖身一變成了西北王,這上哪說理去呀?

“罷了。”

追是肯定追不上了。

當麵之敵還有十幾萬八旗呢。

黃得功早已按捺不住,忙道:“大都督,出戰吧。”

吳三桂和關寧軍已經跑了,這要是讓阿濟格的十幾萬清軍也跑了,那可真是哭都哭不出來了。

周世顯點點頭,沉聲道:“準!”

又是一聲令下,周世顯趕忙從各部抽調騎兵,集結了起來,以他的六千標營為核心,黃得功麾下四萬騎。

約五萬騎兵,掩護著十萬步兵從大同各衛殺出。

步,騎,團練約二十萬,潮水一般衝了出去。

午後,烈日當空。

明軍以大同衛,長城南線的各處軍堡為依托。

步,騎大軍在曠野間集結。

從萬曆末年,曆經天啟,崇禎兩朝,三十年後大明再一次擁有了一支強大的野戰集團軍。

由二十萬步,騎,團練組成的強大野戰集團。

戰刀前指。

“進攻!”

步騎大軍緩緩壓上,中央步兵組成了一個個方陣,手持火槍,在曠野間整齊的邁著步子。

“嘩,嘩,嘩。”

腳步聲整齊劃一,一個連著一個的方陣,一眼望不到頭的步兵海,好似波浪一般滾滾向前,層層疊疊。

密密麻麻的火槍,在日光照耀下閃爍著寒光,兩翼,後方是大批負責掩護的騎兵。

二十裡外,清軍大營。

阿濟格麾下還有十一萬旗兵,都是下五旗的老底子,也在曠野間列好了隊形,沉默的看著明軍大舉壓上。

“嘩,嘩,嘩。”

紅色的方陣如山巒起伏,一眼望不到頭。

阿濟格麵如死灰,他可算知道東路大軍是怎麼敗的了,在這樣無邊無際的步兵海麵前,他深感無力。

深深的無力感,讓阿濟格喪失了進攻的勇氣。

“走!”

將馬頭一轉,英親王領著鑲白旗護軍撒腿就跑,阿濟格冇往西跑,他向北跑,北邊就是長城。

是早已經殘破不堪的明長城。

在遊牧民族一次次的入侵之下,長城沿線好多地方都留下了巨大的豁口,足以容納騎兵快速通過。

“希律律。”

轟隆隆的馬蹄聲響徹曠野。

十一萬清軍不敢迎戰,向著北邊逃走了,北邊出了長城就是……天高海闊的大草原。

“殺!”

明軍近五萬騎兵蜂擁而出,緊追不放,咬著下五旗的尾巴瘋狂追殺,可圍剿西路清軍的計劃也落空了。

“站……定!”

步兵海在曠野間停了下來,彆費力氣了。

周世顯瞧著清軍主力向北逃竄,深感無奈,這一仗也就到此為止了,兩條腿終究是跑不過四條腿。

戰爭從來不是簡單的兵力對比。

這九邊可不是中原。

在中原地區,他可以憑藉黃河天險,泥濘的黃泛區,長滿了灌木的丘陵地帶,將多爾袞的騎兵大軍陷住。

可這裡是大同。

從大同府往北,除了長城就是大草原,出塞這事兒……

還是算了吧!

這便是曆朝曆代,中原王朝都會麵臨的大問題,步兵強,騎兵弱,一旦到了大草原上就抓瞎了。

都幾千年了,這個問題也難以解決。

中原王朝修長城,這也是無奈之舉。

北邊的遊牧騎兵也好,女真騎兵也罷,都不會乖乖的停在哪裡,讓你的步兵去包圍人家。

一旦戰局不妙,騎兵可是會跑的,四條腿撒開了跑的比兔子還快,抽冷子回頭還能打你,來個回馬槍……

“去。”

周世顯擺了擺手,叫傳令兵去把黃得功叫回來,他手裡總共就這麼點騎兵,追到長城外邊不是找死麼。

曆史上中原王朝能出塞作戰的部隊,簡直屈指可數。

大漢,大唐都是因為蓄養了大量戰馬,在騎兵的質量,甚至數量上都壓製了塞外民族,可大明……

即便是大明開國時,實力最鼎盛的時期,也隻控製了漠南地區,也冇能打到漠北,漠西這些地方。

不是打不過。

而是在茫茫大草原上,步兵靠兩條腿走……連敵人都找不到。

“可惜了。”

周世顯深感無力,在練兵,民政,戰略,戰術上他已經做到了極致,可還是拿逃到塞外的清軍毫無辦法。

大明中興還遠著呢。

“收兵!”

能把吳三桂趕到西北,又把阿濟格和下五旗趕到長城外,周世顯已經心滿意足了。

從塞外返回遼東這麼長的路,還繞了好大一個圈,讓阿濟格慢慢繞吧,冇兩三個月也回不去。

“傳令。”

周世顯扔下逃走的清軍下五旗,眼中閃爍著森森寒芒,徐徐道:“收複九邊,東進……京城!”

阿濟格領著下五旗跑到塞外去了。

可京城的多爾袞,福臨母子怎麼辦呢。

清軍真是被打的顧頭不顧腚了,逃的逃,散的散,一下子將攝政王,大清幼帝福臨,太後大玉兒給仍在京城了。

京城已是囊中之物。

可週世顯心有不甘,他的視線看向了西北,又看向了塞外,塞外的天陰沉沉的,大明遲早是要打出去的。"}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