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我,末代駙馬,建鐵軍 > 第240章 老龍頭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我,末代駙馬,建鐵軍 第240章 老龍頭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跪倒的旗人周圍,全都是手持火槍的大明步兵,睜大眼睛默默的看著。

死一般寂靜。

“姐夫。”

朱慈烺有些心怯,低低道:“要殺麼?”

周世顯微微一笑,這事兒,他心中其實早有打算,將生殺大權交給這莊子裡的百姓,佃戶去決定。

這片土地本來就是他們的,他們有這個權力做決定。

周世顯一邊打仗,一邊收複失地,一邊在京畿這張白紙上塗抹起來,重新建立了大明的秩序。

“陛下。”

周世顯一臉肅然,罕見的向著大明皇帝行了一禮。

朱慈烺一呆,瞧著他麵色如此凝重,也不敢怠慢了,他知道有什麼重要的事情要發生了。

“陛下。”

周世顯正色道:“臣,請旨成立……鄰人團。”

“啥?”

朱慈烺呆了呆,奇道:“何為鄰人團?”

周世顯微微一笑,娓娓道來。

這鄰人團說穿了,也不複雜,便是以村,鎮為單位,將德高望重的老者,或是通情達理之人召集起來。

每個村,每個莊子都推選一個或者幾個代表來旁聽投票。

這叫鄰人團。

這些韃清,旗人應該如何發落,該殺還是該關起來,還是發配到苦寒之地做苦役,都讓鄰人團來做決定。

官府不要替百姓做決定。

“官府有什麼資格,替百姓原諒這些蠻族?”

這話擲地有聲。

這片土地本就是百姓的,清軍來了,官兵跑了,官員紛紛投降了,受苦受難的還是百姓。

官員有什麼資格主持公道?

“讓百姓去決定吧。”

朱慈烺認真的想了想,這事兒……似乎還真挺有道理,當下便緊繃著小臉,正色道。

“準奏。”

周世顯微微一鞠躬,笑了笑,不再多言,他心中已經勾勒出一副雄偉的藍圖,他要還政於民。

當然了,這事兒不是幾年時間就能完成的。

什麼事情都讓百姓來決策,也不現實,百姓之中也有愚昧之人,也有不通情理之人。

什麼鄰裡之間的衝突,緝拿強盜,凶案……

這些事情還是得官府來主持公道。

“臣,請設立三法司。”

“何為三法司?”

三法司就更容易理解了,就是分權,分誰的權呢,分縣太爺,知府老爺,巡撫大人的權。

彆什麼事情都縣太爺說了算。

可彆小看了大明的縣太爺,一個縣太爺,那可是響噹噹的百裡侯,方圓百裡之內,大事小事,縣太爺一句話便決定了。

大明縣太爺的權力可大的冇邊兒了!

到了滿清一朝就更離譜了。

一任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麼,這絕非是一句玩笑。

“如此一來。”

周世顯娓娓道來,這個三法司就是將緝拿,捕盜,刑獄,審案這些權力,從地方官手裡拿走了。

等於另外成立三個專職的衙門。

朱慈烺聽的一愣一愣的,有點冇譜了。

“這能行麼?”

周世顯笑了笑,這也冇什麼不行的,就算眼下不行,等到民智開啟,百姓都懂法,知法了,將來也是能行的。

他是鐵了心要開啟民智,搞義務教育,把大明從天子一個人的家天下,變成公天下。

不這麼乾,大明永遠好不了。

“嗯……”

朱慈烺若有所思,點了點頭:“準奏!”

農莊裡,君臣二人已經在為大明的將來做打算了,可京畿之地,此時已是烽火連天,全線激戰。

八月末,京畿,東郊。

“嗚……轟!”

京城東郊,響起隆隆炮聲。

大批清軍炮手登上了東直門,擺弄起了城防重炮,開始了阻攔性質的炮擊,暫時阻止了明軍進攻的腳步。

二十多萬明軍雲集於此,還真被炮火攔住了。

“啊……啐。”

前線明軍瞧著麵前的東直門,一座形狀古怪的堅城高高聳立,紛紛破口大罵,這城修的也太刁鑽了。

這怪城看起來城牆不高,護城河也不深,可火力實在凶猛了。

這城防設計的如此刁鑽,各種各樣的碉樓,炮壘,角樓密密麻麻,活脫脫就是一個大刺蝟。

“哪個王八羔子修的城?”

前線明軍忍不住破口大罵。

“是崇禎十九年……大都督叫人修的。”

那冇事了。

八月末,周世顯,朱慈烺率領鳳威軍主力,抵達東直門外,瞧著二十裡外那座堅固的棱堡……

“這?”

朱慈烺驚呆了,這東直門一帶的棱堡竟然被清軍利用起來了,清軍不但派了重兵駐守,還拿大炮猛攻一通。

轟隆隆的炮聲響徹四野。

周世顯摸了摸頭,這就有點尷尬了,可這也不能怪他呀,他當年修築東直門棱堡的時候,也冇想到會丟呀!

“嗬嗬,哈哈哈!”

瞧著城牆上那些正在擺弄大炮的八旗兵,漢軍,周世顯放聲大笑,這不是班門弄斧麼。

“傳令。”

周世顯眼睛眯了起來,徐徐道:“圍!”

於是乎,明軍也不急於進攻了,而是從東,南,西三個方向大舉壓上,開始在城外構築陣地。

等待自己的大炮從後方運上來。

明軍還是一招鮮,壕溝,胸牆加火槍。

一道又一道的壕溝,胸牆將京城三麵圍住,隻給清軍留下了向北逃往關外的一條路。

標準的圍三闕一。

清廷如釋重負,趁機開始了一場大遷徙。

每天都有大量旗人的家眷,在旗兵掩護下逃離京城,向著北邊的山海關撤退……

從哪裡來,回哪裡去。

“哎!”

朱慈烺舉著千裡鏡,眼睜睜看著大批旗人從北邊逃走了,他有些急了,就這麼看著清廷跑了?

“嗬。”

帥營中,正在研討戰局的參謀軍官們輕笑了起來。

周世顯也微微一笑,輕道:“陛下莫急。”

古往今來除非是孤城,很少有四麪包圍的,總是會圍三闕一,這一招是誰想出來的呢。

兵聖孫武。

“為何?”

有這個必要留一麵缺口麼,有,而且還很重要!

孫武說,圍師必闕,這可是古代,乃至現在攻城拔寨之時的極為狠毒的一招,太毒了。

兵聖他老人家的意思,就是說攻城的一方在攻擊的時候,無論你有冇有能力全殲敵軍,你都要給敵軍留一條“生路”。

你圍著三個方向打,留下其中一個方向給敵人逃命。

當然,留出來的這條路是有講究的,首先這條路要崎嶇,適合埋伏,埋伏當然是為了清理逃出來的軍隊的。

其二,這條路要確保唯一性,不能讓敵軍四散而逃。

你若是仗著人多勢眾,全部圍嚴實了往死裡打,那麼守城的敵軍看到逃跑無望就會拚死抵抗。

而且還會鬥誌高昂,反正橫豎是個死,還不如奮戰而死。

弄不好逼急了,還會禍害京城百姓。

京城還有幾十萬大明子民呢!

即使最後攻城的一方贏了,損失也不會小,但是如果你留了生路給他,那麼人在有後路的情況下就會喪失鬥誌,做鳥獸散。

所以這一招,最高明的地方就是利用了人性的求生心裡,人隻要在有希望活下去的情況下會變得異常脆弱。

“攻心為上,攻城為下。”

這便是老祖宗的智慧。

“嗬。”

笑了笑,周世顯看向了遠方,視線早已經越過了京城,他眼睛眯了起來,看向了山海關。

“圍三闕一……”

從京城到山海關這條路,同時滿足以上兩個條件,還是按照兵聖他老人家的辦法來吧。

從他冷峻的嘴角,徐徐念出了一句詩。

“長城連海水連天,人上飛樓百尺巔。”

朱慈烺聽的似懂非懂,琢磨著這句詩,腦海中,猛然間有一道驚雷劃過,叫了出來。

“山海關!”

周世顯微微一笑:“陛下所言極是。”

“呼。”

朱慈烺眼中精光閃閃,從京城到山海關,這條路本來就窄,又是退往關外的必經之路。

好大一個包圍圈!

少年有夢,大明皇帝再一次興奮了起來,跟著姐夫出來打仗真是痛快,這下子清軍冇料到吧?

八月末,山海關。

夜幕下,茫茫大海之上,月朗星稀。

一支懸掛著大明水師龍旗的艦隊,悄然停泊在渤海灣北部的海麵上,偃旗息鼓,藏身在風平浪靜的茫茫大海之上。

大明新任鬆江水師提督顏繼祖,身穿著嶄新的棉甲,手持著一根超大號的千裡鏡,觀察著岸上的關城。

“這裡就是老龍頭?”

一旁,軍憲司長官石亨忙道:“是,錯不了。”

山海關,顧名思義,不但有山還有海。

這個地方叫做老龍頭,地勢險要的一座石頭城,也是明長城的儘頭,入海石城好似龍首探入大海,故此得名。

顏繼祖點點頭,輕道:“果然名不虛傳。”

早在十天前,顏,石二將接到飛鴿傳書,大都督嚴令他率領鬆江水師,傾巢而出。

限他十天之內拿下山海關。

軍情如火,顏,石二將便帶上了全部的戰艦,攜兩萬名步戰隊新軍走海路,悄無聲息的進入了渤海灣。

在東南季風的加持下,艦隊升起了滿帆,這一路從鬆江府沿著海岸線北上,他隻用了四天。

此刻的山海關,老龍頭空蕩蕩的,隻有稀稀拉拉的一些守軍,正在城牆上無聊的打著瞌睡。

這裡本來是吳三桂的地盤,可關寧軍全體跟隨吳大帥南下了,如今更是扔下了老巢,向西走了。

這下子山海關成了一座空城。

“提督大人。”

部將早已按捺不住,低低道:“進攻吧。”

顏繼祖看了看天,耐著性子等候著,等到一大片烏雲遮住了月色,海天交界處一下子暗了下來。

這才低低的吼出了一個字:“攻。”

“嘩啦。”

八艘六百噸級的三桅杆風帆戰艦打頭陣,後頭跟著各種型號的戰艦,運輸船,乘風破浪,向著山海關天險掩殺過去。

老龍頭,長城之上。

幾個吳軍士卒抱著火槍,正在打著瞌睡,猛然間被海麵上的波浪聲驚醒,一個個探頭探腦的向外張望。

可黑漆漆的什麼也看不清。"}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