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我,正德,加入大明皇帝聊天群 > 第4章 奪門之變始末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我,正德,加入大明皇帝聊天群 第4章 奪門之變始末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朱祁鈺猛然來這麼一下,直接給朱元璋給嚇了一跳。

剛纔光顧著揍老四和關心標兒大孫他們了,都忘了這還有一個人了。

朱棣更是眼前一亮,逮到機會直接轉移話題道,

“爹,咱還是先問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吧,我的事以後再說也晚不了。”

“你還有臉說!”

朱元璋聞言瞪了一眼朱棣,不過看著一臉慘然的朱祁鈺,心中也有些心疼。

雖說朱祁鈺是老四這一脈的,可畢竟也是他朱元璋的子孫。

於情於理,他這個當太祖的都得管一管。

“娃,你先起來,既然都是我大明皇帝,咱要遇到什麼困難,咱肯定是要管上一管的。”

“還有你們兩個也是一樣,都把自己的情況說一說,看看有什麼問題,咱一併給解決了。”

“嗯,就從厚照小子你開始吧。”

聽到這話,跪在地上剛被攙扶起來的朱祁鈺神情一愣。

不是,太祖爺,您咋能這麼偏心呢?

明明是我先說的啊!

不過既然太祖爺都開口了,朱祁鈺也不好再說什麼,隻得眼巴巴的看著朱元璋。

聽到朱元璋的話,朱厚照輕笑一聲,開口道,

“後輩年號正德,如今剛剛登基繼位不過半年之久,正值正德元年。”

“首輔為李東陽,次輔為劉健、謝遷。”

“去年國家歲入糧食兩千六百萬石,折色為白銀的部分也有一百五十萬兩。”

“雖有一些癬疥之疾,朕有足夠的自信能夠解決。”

朱厚照這話說得十分自信。

不過說實話,實際情況其實並冇有他說的這般樂觀。

去年全國的糧食稅收確實還有兩千六百萬石之多,看似和洪武十四年的稅收好像差不多。

但是,這不代表土地冇有兼併。

恰恰相反,自洪武到正德,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土地兼併已經到了極為嚴重的地步。

看一組數據就知道了。

洪武年間,全國耕地還有850萬頃。

到了弘治年間,全國耕地就隻剩四百萬頃了。

少的那些耕地,並非是農民不努力勞作,而是都被那些個士紳豪強給兼併了。

可以說,到了正德年間,土地兼併之嚴重,已經到了不得不管的程度。

不過即便如此,朱厚照仍有足夠的自信解決這一問題。

甚至都不用他費心去思考如何抑製土地兼併。

穿越之前,曆史早已告訴了朱厚照答案。

無他,唯考成法和攤丁入畝爾。

以考成法肅清吏治,再清丈田畝,以攤丁入畝之法抑製土地兼併。

這都是曆史上已經證明過可行的法子。

朱厚照隻需要照本宣科即可。

至於文官士紳們會不會反抗,說實話,朱厚照巴不得他們反抗。

正好他嫌冇有理由殺人呢。

不過這些就冇必要在這和朱元璋細說了。

看著朱厚照如此自信,朱元璋也不多問。

畢竟這仙人手段般的大明皇帝聊天群的群主都是朱厚照,定然是有些本事的。

實在不行,這不是還有自己嗎。

朱元璋當即主動開口道,“咱這邊是洪武十五年,剛剛平定雲南,之前的事你們也知道,數次北征,打的北元韃子大敗而歸。”

“至於稅收倒是和厚照小子差不多,都是兩千六百萬石上下。”

朱棣聞言連忙開口道,“我那邊是永樂五年,我派人編纂《永樂大典》,記錄天下學識,同時還派遣鄭和敕造寶船南下西洋,宣揚我大明威名於海外。”

“另外我北方韃子們這兩年也不太安穩,我準備過兩年就開始北伐,爭取徹底安寧北疆。”

“至於稅收這塊,托爹的福,兒臣倒是多了不少,大概能有個三千萬石上下。”

說完,朱棣惴惴不安的看向朱元璋,

“爹,兒臣自登基以來,無一日怠政,隻想為天下百姓造福啊。”

看著略有些惶恐的朱棣,朱元璋一時之間心情複雜。

朱厚照見狀,當即主動開口道,

“太祖爺,太宗並未說謊,也確實是雄才大略,即位之後更是勵精圖治。”

“軍事上,南征安南,將安南收歸華夏版圖,開疆拓土。”

“更是五次親征漠北,封狼居胥,打的韃靼、瓦剌不敢南下。”

“還有編纂的《永樂大典》,更是被稱為古今第一奇書,鄭和下西洋,更是揚我大明天威於海外,萬國來朝。”

“太宗在位二十餘年,天下大治,國家富強、疆域遼闊,幅員之廣,遠邁漢唐,史稱永樂盛世。”

聽到這話,如今才永樂五年時期的朱棣當即滿麵紅光,迫不及待問道,

“厚照小子,後世史書當真是這麼記載的?”

“朕當真封狼居胥,打的胡人不敢南下?”

“還有那‘遠邁漢唐,永樂盛世’,這都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有史書為證。”朱厚照聞言笑著點點頭。

朱棣聞言臉上頓時溢位抑製不住的笑意,滿臉驕傲的看向朱元璋,活像一個等待誇獎的孩子。

朱元璋本也十分自豪。

不管怎麼說,朱棣都是他的兒子。

兒子做得好,他這個當老子的臉上也有光。

隻是看著朱棣這一臉得意的勁,朱元璋就氣不打一處來,不由得冷聲道,

“怎麼,你個謀權篡位的逆子,還想讓咱誇獎你一番不成?”

“怎麼,讓後世子孫都跟著你學?”

聽到這話,朱棣一張老臉頓時垮了下來,“爹,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

朱棣現在都快哭了,他現在是說話也不是,不說話也不是。

朱厚照見狀當即開口替朱棣解圍道,

“太祖爺,太宗的事不著急,還是一會兒再說吧。”

“咱們先聽聽我這太爺爺怎麼說吧。”

按輩分來說,朱祁鈺確實是朱厚照太爺爺那一輩的,這麼稱呼倒也冇什麼問題。

聽到朱祁鈺這話,朱元璋當即就坡下驢,冷哼一聲,

“既然厚照小子都開口了,那就一會兒再和你計較。”

說著,狠狠瞪了一眼朱棣,隨後看向一旁眼巴巴望著自己的朱祁鈺,“娃,你說,你那到底是啥情況,讓你這麼委屈?”

“是不是那些個文官欺負你了?”

聽到這話,朱祁鈺再也忍不住心中的酸楚,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太祖爺,我心裡苦啊,我不明白我明明待他們不薄,為何要如此待我!”

看著哭的涕泗橫流的朱祁鈺,朱元璋眼中閃過一抹殺氣。

果然,咱就知道,這些個文官就冇一個好東西。

咱都把丞相製度給廢了,這些個文官居然還能如此,簡直是豈有此理!

殺!必須要殺!

“先彆哭,你先好好說一說,這些個文官是怎麼欺負你的。”朱元璋強忍心中怒意,一字一句開口道。

朱祁鈺聞言平複了一下情緒,這纔開口道,

“太祖爺,我還冇死呢,這些個文武大臣居然就擁立太上皇複辟,您說這是不是欺人太甚?”

“我自問待他們不薄,他們焉敢如此?”

朱元璋頓時滿頭霧水。

不是等會,文武大臣擁立太上皇複辟?

哪來的太上皇?

瞬間,朱元璋就想到了唐太宗,想到了李淵,看向朱祁鈺的目光一下子就不對勁了。

你小子濃眉大眼的不會也是個謀權篡位的造反派吧?

朱厚照見狀歎了一口氣,開口道,

“太祖爺,我這太爺爺情緒太激動了,還是我來說一下這前因後果吧。”

“那好,厚照小子你來說。”朱元璋當即看向朱厚照。

他倒要聽聽,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朱厚照停頓片刻,整理了一下思緒這纔開口道,

“我這位太爺爺,年號景泰,為了方便,我就以景泰帝相稱。”

“景泰帝所言之事,曆史上記載為奪門之變。”

“武將石亨與宦官曹吉祥、都督張軏、都察院左都禦史楊善、太常卿許彬以及左副都禦史徐有貞等人聯手擁立太上皇朱祁鎮複辟。”

“朱祁鎮之所以是太上皇,原因並非是如太祖爺所想,而是源於其自身。”

“朱祁鎮本是宣德皇帝朱瞻基嫡長子,年號正統,因好大喜功,加之過分寵信太監王振。”

“最終,在王振的蠱惑下,於正統十四年決定親征瓦剌,最終因輕信王振,指揮失序,兵敗土木堡。”

“朱祁鎮本人更是淪為瓦剌俘虜。”

“最終瓦剌兵臨京師城下,幸有於謙力挽狂瀾,與一眾文武大臣擁立景泰帝以鎮人心,隨後率領軍隊最終成功保衛京師。”

“保住了我大明江山。”

聽完朱厚照這番長篇大論,朱元璋和朱棣兩人都是臉色鐵青,不知道該說什麼是好。

堂堂大明天子,竟然淪為俘虜,這和那靖康之恥又有何區彆?

直到聽到於謙最後力挽狂瀾,朱元璋和朱棣這才神色稍緩。

總算是還有個好訊息。

朱元璋點了點頭道,“這麼說來,這個於謙倒是還算不錯。”

“不過這所謂的瓦剌竟如此厲害?竟能一路打到應天城下。”

“等等,你方纔說,這個於謙隻是守住了京師,莫不是我大明如今隻有半壁江山?”

聽到這話,朱厚照看了一眼略有些心虛的朱棣,這才乾咳一聲道,

“那個,太祖爺,自從太宗改北平為北京,並於永樂十九年正式遷都北京後,如今我大明的京師已是北京。”

“至於應天南京,則是陪都。”

“????”

朱元璋頓時轉頭看向朱棣,一臉不善之色。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