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武當王也,浪在諸天當妖道 > 第9章 :魔道初識性命真,禪院暗湧窺玄機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武當王也,浪在諸天當妖道 第9章 :魔道初識性命真,禪院暗湧窺玄機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王也隻是在回府路上,在榮鳳祥的詢問下,大致講解了性命雙修之道。

雖說的不多,但卻讓榮鳳祥引發深思,乃至於回到臥房之時,對千嬌百媚的姬妾視而不見,自顧躺在床上參詳。

魔門兩派六道,本就是糅雜了陰陽家,道家,法家,縱橫家等諸子學術,演化而成的旁門。

榮鳳祥作為真傳道分支,老君觀觀主,又兼具樓觀道護法,自是通曉道經典籍。

而能達至逆轉人體卦象,後天返先天,凝練先天真氣者,莫不是頗具才情之輩。

對於王也所言,他自然能夠理解的通透些。

“性者,內在之道也,表達於:心性,思想,秉性,性格,精神等。”

“命者,外在之道也,表達於:身體,生命,能量,命運,物質等。”

他喃喃自語,識海中似有迷霧翻騰。

“我聖門諸法,自《天魔策》以降,皆奉‘損不足以奉有餘’為圭臬。”

“素來以‘奪天地造化,損彼益己’為無上法門。”

“依王道長所言論斷,此法應當是側重於命,疏忽於性,隻知淬鍊精元,壯大命力,采陰補陽,視身如爐,百般煎熬求取那一點真元熾盛。”

“一味貪圖形骸之雄壯,真氣之剛猛,如猛火燎原,隻顧伐林取炭,卻忘了林木根深,方有生生不息”

隱約間,榮鳳祥恍惚靈台明光乍現,似乎有所領悟。

可又看不清,摸不透,抓不到……

那種朦朧之感,讓他抓心撓肝,奇癢難耐,大有一種恨不得立刻去找王也,與之論道參詳的衝動。

但他也隻能強忍下來,留待明日奉上道藏之後再做計較。

放下心頭思緒,才察覺兩位被婠婠封住穴道的姬妾尚未脫困。

榮鳳祥連忙手捏劍指,淩空虛點,解開姬妾穴道。

他本擅長采陰補陽之道,每夜無女不歡,可今晚思緒紛雜,實在提不起興致。

在解開穴道之後,便叫兩位姬妾離開臥室,去往偏房休息,自己則繼續參詳性命雙修之說。

性命雙修,並非內丹派主流。

周易有雲:一陰一陽謂之道。

道德經有雲:負陰抱陽,性命一體,為道之根本。

包括莊子,太平經,周易參同契等等道家經典,皆蘊含性命雙修。

這些經典,榮鳳祥作為老君觀觀主,自然有所參詳,隻不過身處魔門,另有一番修行之道。

如今,倒是在王也提點之下,心有恍惚之際,結合先賢論述,心中頓生全新領會……

……

次日,天際尚且濛濛之時,榮鳳祥便推開臥房大門,頂著晨霧,直奔西城外老君觀。

到了附近後,先是走進一處樹林,匿於行蹤。

待出來時,已然換了一番模樣,從一個肥胖商賈,換做身材消瘦,髮絲花白的老道。

而整個過程,全然落在梵清惠眼中。

“難怪這妖道行蹤不定,飄忽無影,原來通曉此等妖邪手段,可假換他人相貌,化身洛陽钜富。”

暗暗自語一番,梵清惠足尖輕點,飄身上了樹梢,繼而身影穿梭叢林,跟著榮鳳祥來到老君觀外。

她之所以察覺辟塵身份,卻冇有直接動手,皆因畏懼王也,怕他也在附近。

一個倒也無妨,若二人聯手,梵清惠也不知能敵與不敵?

隻好暗中觀察,探明緣由,再做計較。

“將觀內道藏一併裝於木箱,為師要帶走。”

“還有……”

“將那部拓印的《長生訣》也裝上。”

長生訣在原著中,大多數人都知道是道家寶典,但因為看不懂甲骨文,均認為與武學冇有半點關係,隻是養生之道罷了。

故而,梵清惠倒也冇有在意。

權當是道門妖孽,拿來騙人鬼把戲罷了。

事實上,長生訣之法,確實無人能夠參悟。

就連寇仲和徐子陵,練的也不知道是不是長生訣。

倆人東練一氣,西練一氣,雜七雜八,弄到最後,連他們自己也不清楚練的什麼玩意。

“師父,怎麼忽然要弟子裝上道藏?”

“為師昨夜得遇一方外高人,他此番出山遊曆,是為拜訪天下道門,收集世間道藏。”

“為師既有心與之論道討教,自然要先奉上禮物纔是。”

聞聽榮鳳祥的解釋,梵清惠眸光微微一動,此人應當就是那個妖道!

慈航靜齋早就想滅了老君觀,隻不過礙於老君觀背後是陰癸派,再加洛陽諸多達官貴人,皆庇佑這魔門妖道,故而未曾出手。

否則,又怎會明知它隸屬魔門,卻放任至今?

老君觀和榮鳳祥不能動,那個妖道卻可接觸一下,試探深淺心性,再做其他計較。

看看他,是否有師妹所述那般邪異?

心中打定主意後,梵清惠繼續暗中盯梢榮鳳祥,直到他改換容貌,帶著裝有道藏的木箱折返榮府,這才轉身離去。

論武功修為,她比柳雲墟也高不出多少。

那妖道詭譎邪異,能在重傷之下困住師妹,可見雖為妖邪之輩,卻也功力不淺。

再加上他身邊還有一個妖道辟塵,梵清惠雖有心接觸,卻也不敢冇有外援之下,獨自前往。

好在淨念禪院就在洛陽南城門外,可請禪院大師協助。

……

洛陽城外,淨念禪院。

寺院依山勢而建,七重大殿從山門直延至山頂,鐘樓,佛塔,藏經閣,羅漢堂等建築群錯落分佈,構成一座修行聖地。

在巍峨壯麗,豪華氣派的佛殿之前,乃是一座由白石砌成,寬約百丈的殿前廣場。

廣場正中,供奉一座文殊菩薩騎金獅的銅像,龕旁還有藥師、釋迦和彌陀等三世佛。

佛像彩塑金飾,頗有氣魄,四周分佈五百羅漢,均以金銅鑄製,個個神情栩栩如生。

作為當世兩大佛門聖地之一,此處無不透著渾厚肅穆之氣象,彷彿凝聚了曆代高僧的禪意精魄。

“齋主,裡麵請。”

梵清惠在知客僧的引領下,向著那座無窗佛殿走去。

齋主?

一名身姿窈窕,麵戴薄紗,看不清容貌如何的女香客柳眉微動。

莫非是慈航靜齋的梵清惠?

此前王道長重創柳雲墟,如今梵清惠又現身洛陽,怕是衝著他來的。

心念微動之際,女香客悄然跟上。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