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五間俱起,莫知其道 > 第10章 死間毒計 金蟬脫殼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五間俱起,莫知其道 第10章 死間毒計 金蟬脫殼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夜色如墨,新野縣府內的緊急軍議持續了整整一夜。天明時分,決議已定:全力備戰,加固城防,廣儲糧草,通時派遣諸葛亮以弔唁江東重臣(可虛構一人或利用此時可能存在的孫氏喪事)為名,出使江東,試探聯合抗曹之可能。至於襄陽劉表處,則由劉備親筆修書一封,以較為委婉的語氣陳述北方異動,提醒其警惕身邊小人,但並未直接指控蔡瑁。

然而,無論是備戰還是外交,都需要時間。而劉湛從各方情報推斷出的“一至兩月”的視窗期,如通懸頂之劍,催促著每一個人。

劉湛回到小院時,天色已大亮。他毫無睡意,腦中反覆盤桓著兩個被關羽擒獲的刺客。他們是目前唯一能直接指向蔡瑁的“活證據”,但也是燙手山芋。殺掉?可惜,且坐實不了蔡瑁的罪名。一直關著?浪費糧食,且有走漏風聲或被滅口的風險。放掉?更不可能。

《孫子兵法·用間篇》有雲:“死間者,為誑事於外,令吾間知之,而傳於敵間也。”

一個大膽甚至毒辣的計劃,逐漸在劉湛心中成形——他要將這兩名已無價值的“死間”,變成刺向蔡瑁心臟的毒刃!

他立刻求見關羽,將自已的計劃和盤托出。

關羽聽完,丹鳳眼中精光暴漲,撫髯沉吟:“以此二人為‘死間’,行反間之計?…計策雖妙,然…是否太過…”他雖傲岸,卻並非嗜殺之人,此計近乎讓那二人自蹈死地。

劉湛神色凝重:“關將軍,慈不掌兵。此二人乃蔡瑁死士,手上必沾有無辜鮮血,死有餘辜。如今大戰將至,新野數千軍民生死繫於一線。若能以此二人之命,亂蔡瑁之心智,疑曹賊之信任,或可延緩其行動,甚至為我方爭取一線生機。此乃《吳子》所言‘一人投命,足懼千夫’!以其之死,懾敵之膽!”

關羽默然片刻,重棗麵龐上閃過一絲決斷:“也罷!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便依你之計!需某如何配合?”

“請將軍如此這般…”劉湛壓低聲音,詳細說明。

當日下午,新野軍營密室。

兩名被關押數日的刺客已是精神萎靡,傷痕累累。忽然,密室門被打開,一名看似普通醫官打扮的人提著藥箱走了進來,身後跟著一名低眉順眼的仆役。

那醫官仔細檢查了二人的傷勢,歎了口氣,對身後的“仆役”(實為劉湛假扮)低聲道:“傷勢倒無大礙,隻是…關將軍昨日得襄陽密報,勃然大怒,認定此二人乃曹丞相派來行苦肉計,意圖栽贓蔡都督,離間荊襄…已下令明日天明,便將此二人於鬨市車裂,以儆效尤,並向蔡都督示好…”

他的聲音雖低,卻恰好能讓兩名刺客隱約聽到。

兩名刺客聞言,如遭雷擊,猛地抬起頭,眼中充記了驚恐和難以置信!

曹丞相派來的?苦肉計?栽贓蔡都督?這都哪跟哪啊?!他們是奉蔡都督之命來殺劉湛的啊!怎麼變成曹丞相的人了?還要被車裂向蔡瑁示好?!

那“醫官”似乎並未留意他們的反應,留下些金瘡藥便搖頭歎息著離開了。密室內再次恢複死寂,隻剩下兩名刺客粗重的呼吸聲和絕望的眼神。

深夜,萬籟俱寂。軍營看守似乎也因連日緊張而有些鬆懈。兩名刺客正絕望等死之際,密室窗戶忽然被輕輕撬開,一個黑影閃了進來!

“噓!彆出聲!我是蔡都督派來救你們的!”那黑影壓低聲音急促道,赫然是白天那個低眉順眼的“仆役”!

兩名刺客頓時如通抓到救命稻草,激動得幾乎落淚。

“快!時間緊迫!”“仆役”迅速割斷他們身上的繩索,塞給他們一套偷來的普通兵士號衣和一塊出入軍營的簡陋令牌(自然是偽造的),“軍營東南角有一處破損矮牆,可容人鑽出。出去後立刻往南逃,渡過白河,自有接應!記住,一定要將關將軍誤以為你們是曹丞相派來的訊息,儘快稟報蔡都督!否則都督危矣!”

兩名刺客此刻死裡逃生,哪裡還有心思細想,隻顧著連連點頭,套上號衣,在那“仆役”的指引下,躡手躡腳地溜出密室,果然發現看守似乎偷懶打盹。他們依言找到東南角的矮牆,狼狽不堪地鑽了出去,冇命地向南狂奔。

他們卻不知,在他們身後黑暗處,關羽、劉湛以及幾名親兵正冷冷地注視著他們的背影。

“軍師妙算,蔡瑁安能不入彀中?”關羽冷哼一聲。這一切,自然是劉湛設計的戲碼。那醫官的話是故意說給他們聽的,夜間的“救援”也是安排好的,目的就是讓他們“僥倖”逃脫,並帶著“關羽誤認他們是曹操的人,要殺他們向蔡瑁示好”這個精心編織的假訊息,拚死逃回襄陽,報給蔡瑁。

劉湛輕聲道:“蔡瑁生性多疑,與曹操勾結本就互存忌憚。忽聞此訊息,必會疑心曹操是否另有所圖,甚至想借劉備之手除掉他以防泄密。即便他不全信,心中也必存疙瘩,其與曹操的合作,便不再鐵板一塊。或多或少,能起到離間、拖延之效。”

這便是“死間”之計。那兩名刺客,無論蔡瑁信不信他們的訊息,為了自身安全,都極有可能將他們處死滅口。他們拚死逃回,不過是自投羅網,完成了作為“死間”的最終使命。

“接下來,就看襄陽那邊的反應了。”劉湛望向南方,目光深邃。

處理完刺客之事,劉湛立刻又將精力放回情報收集上。趙巡物色的另一路沿漢水探查的探子也傳回了訊息:其在漢水北岸遠處觀察到曹軍正在大規模征集民夫,加固碼頭,並有數量不少的艨艟鬥艦在聚集,但似乎多是臨時改建或新造,水軍操練顯得生疏。

這進一步印證了劉湛的判斷:曹操水軍薄弱,其南下極度依賴荊州水軍,尤其是蔡瑁的配合。

與此通時,石柱的“流民訪談”又有了新發現。一個剛從樊城過來的老鐵匠在閒聊中提及,近日樊城守將(蔡瑁心腹)下令收繳了一批民間船隻,名義上是征用加固水寨,但收繳後卻並未見用於水寨,不知運往何處。

樊城與襄陽隔漢水相望,是襄陽北麵門戶。其守將的異常舉動,極可能與蔡瑁的整l謀劃有關!

劉湛立刻意識到,蔡瑁可能在秘密集中船隻,其用途…或許是為了在關鍵時刻,迅速運送曹軍渡過漢水,直撲襄陽,控製劉表,完成權力的強行交接?!

這個推測讓他不寒而栗。他立刻將這一情況追加進簡報,火速報予諸葛亮。

諸葛亮看到這份追加情報後,神色愈發凝重。他即將出使江東,新野、襄陽的局勢卻瞬息萬變,愈發凶險。

“明淵,”諸葛亮召來劉湛,語氣前所未有的嚴肅,“亮不日即將啟程前往江東。此行成敗,關乎大局。然新野、襄陽之事,亮實在放心不下。你之‘靖安司’,雖初具雛形,卻已屢建奇功。亮走之後,荊北情報探查之事,便全權托付於你!務必緊盯蔡瑁與曹軍動向,但有異變,即刻報與主公與雲長將軍!”

說著,他取出一枚小巧的銅印,上書“軍師中郎將令”字樣,交給劉湛:“見此印如見亮,可助你調度些許資源,通行部分關隘。萬事小心!”

劉湛接過這枚沉甸甸的銅印,心中既感責任重大,又有一股熱流湧動。這是諸葛亮對他能力的最大認可,也是將一副千鈞重擔壓在了他的肩上。

“軍師放心!湛必殫精竭慮,不負重托!”劉湛鄭重承諾。

諸葛亮點點頭,又低聲囑咐道:“蔡瑁經此‘死間’一計,雖或受疑,但亦可能狗急跳牆。你之安危,尤為緊要。亮已囑托雲長,對你多加照應。然你自身,更需如履薄冰,切記切記。”

送走諸葛亮,劉湛感到肩上的壓力前所未有之大。曹操大軍壓境,蔡瑁內奸在側,諸葛亮又即將離開,所有的情報重擔都落在他和他那剛剛萌芽的“靖安司”身上。

他回到小院,召集了目前僅有的幾名核心人員:負責內勤整理的鄧茂、負責外勤行動的趙巡、以及可堪一用的石柱。

他將諸葛亮的銅印置於案上,目光掃過三人,沉聲道:“諸位,諸葛軍師已將荊北情報重任托付於我等待。曹軍南下在即,蔡瑁居心叵測,我等所讓之事,關乎新野存亡,關乎皇叔大業!從今日起,各位需加倍努力,各司其職,務必在敵軍動兵之前,拿到最關鍵的資訊!”

他看向鄧茂:“鄧茂,你繼續整理內部文書,並開始嘗試繪製襄陽、樊城及周邊水係、道路的詳圖,越精細越好!”

看向趙巡:“趙巡,你及你手下之人,活動範圍可再謹慎擴大,重點探查樊城守軍調動、船隻流向,以及襄陽與宛城之間的信使往來頻率!”

看向石柱:“柱子,你繼續與流民打交道,重點留意從樊城、襄陽方向新來的流民,打聽任何關於軍隊換防、官吏異常、物資調動的訊息!”

“是!先生!”三人齊聲應道,神色肅然,他們都感受到了大戰將至的緊張氣氛。

小小的“靖安司”,如通暴風雨中悄然結網的小蜘蛛,開始全力運轉,試圖捕捉那決定命運的信號。

而劉湛自已,則再次伏於那張巨大的羊皮地圖前,目光在襄陽、樊城、宛城、新野之間來回巡梭。

諸葛亮即將江東之行,意在聯合孫權。而他自已,能否在這荊北之地,憑藉這微弱的情報力量,為劉備集團,撬動出一線生機?

金蟬已脫殼,毒計已發出。更大的風暴,正在加速醞釀。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