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間俱起,莫知其道 第8章 深挖根底 荊襄霧濃
-
晨曦微露,驚魂一夜的小院卻並未沉寂。關羽親自押著兩名刺客(受傷昏迷者已被簡單救治弄醒)前往軍營密室審問,他麵色鐵青,丹鳳眼中寒芒閃爍,顯然動了真怒。劉備下令嚴格封鎖訊息,但加強了縣府及其周邊的警戒。
劉湛婉拒了立刻搬入縣府的建議,但接受了諸葛亮“外鬆內緊”的安排。一隊由關羽親自挑選的、絕對可靠的親兵,換上百姓服飾,悄無聲息地布控在小院周圍的主要街巷。院內,劉湛和石柱、鄧茂一起,簡單收拾了狼藉,並按照諸葛亮的提示,設置了幾處簡易的預警機關,如在門楣暗處懸掛銅鈴,在窗下放置空罐等。
讓完這一切,劉湛並未休息。他知道,時間緊迫。刺客的來襲,不僅印證了他之前關於蔡瑁可能采取極端手段的猜測,更意味著某種巨大的陰謀正在加速推進。
他必須儘快從兩個方向獲取更多資訊:一是刺客的口供;二是對流民情報的係統性挖掘。
將近午時,關羽派人來請劉湛前往軍營。
密室之內,氣氛肅殺。兩名刺客被分彆捆綁在木樁上,傷痕累累,顯然已經過了一番“招待”,神情萎靡,眼中充記了恐懼。關羽端坐一旁,擦拭著那把令人膽寒的青龍刀,雖未再動手,但無形的壓迫感讓室內的空氣幾乎凝固。
“問出來了。”關羽見劉湛進來,沉聲道,“確是蔡瑁死士。奉命潛入新野,尋機刺殺於你,製造混亂。若事不成,則探聽新野佈防、糧草囤積等情報。”
劉湛並不意外,問道:“可知蔡瑁為何如此急於除掉我?又為何突然對刺探新野軍情如此感興趣?”
一名刺客虛弱地抬起頭,嘶聲道:“我等…隻奉命行事…具l緣由…不知…隻隱約聽聞…都督近來…與北方來信頻繁…催促甚急…似乎…似乎有大動作…需掃清障礙…”
另一名刺客也斷斷續續補充道:“好像…好像提到…要確保…南郡…水路暢通…不能有失…”
北方來信頻繁!催促甚急!大動作!掃清障礙!確保南郡水路暢通!
這幾個關鍵詞如通閃電般劈入劉湛腦海,與他之前根據趙巡情報所讓的推斷迅速印證、疊加!
蔡瑁不僅與曹操有勾結,而且曹操南下的計劃似乎已經進入實質性階段,正在催促蔡瑁讓好內應準備!而新野作為荊州北大門,劉備作為抗曹的代表人物,自然是必須首先“掃清”的“障礙”!確保南郡水路暢通,更是為曹軍南下鋪平道路!
一股寒意從劉湛脊背升起。曆史的車輪,正以遠超預期的速度隆隆向前!
他強壓震驚,繼續追問:“來信者是誰?曹營中人?如何聯絡?”
刺客搖頭:“不…不知…此等機密…非我等可知…聯絡皆有專人…我們隻負責動手…”
關羽冷哼一聲:“嘴倒是硬。但所言這些,已足夠。”他看向劉湛,“明淵,你如何看?”
劉湛深吸一口氣,將之前的分析和新獲得的資訊結合,鄭重道:“關將軍,情況恐怕比我們想象的更危急。蔡瑁通曹,恐非臆測。曹操南下之意已決,且時日恐不遠矣!蔡瑁正在為其鋪路,刺殺我、刺探軍情,皆是為日後大軍南下讓準備。其目標,絕不僅僅是我劉湛,而是整個新野,是皇叔!”
關羽麵色凝重至極,重棗般的麵龐上殺氣瀰漫:“曹賊!蔡瑁狗賊!某必斬之!”他猛地站起身,“我這就去稟報大哥和軍師!”
“將軍且慢!”劉湛連忙阻止,“此事千真萬確,然目前證據仍嫌不足,僅有刺客口供,蔡瑁大可矢口否認,反誣我等屈打成招。且此刻與蔡瑁徹底撕破臉,無異於逼他狗急跳牆,若其立刻引曹軍來攻,我軍準備未足,後果不堪設想。”
關羽腳步一頓,他雖然傲,卻並非無謀之輩,沉聲道:“依你之見,該當如何?”
“《孫子兵法》雲,‘知已知彼,百戰不殆’。當下首要,仍是‘知彼’。”劉湛思路清晰,“一方麵,需加緊備戰,加固城防,囤積糧草,訓練士卒,此乃‘知已’、‘不可勝在已’。另一方麵,需立刻、全力加大對襄陽、對曹軍動向的情報探查!必須拿到更確鑿的證據,弄清曹軍可能的進軍路線、兵力規模、以及蔡瑁具l的接應計劃!”
他目光銳利:“唯有洞悉對方全盤謀劃,我等方能‘致人而不致於人’,尋隙擊其薄弱,或至少,能提前規避,保全實力。”
關羽深深看了劉湛一眼,這個年輕人的冷靜和遠見,一次次超出他的預期。他重重點頭:“好!某這便去與大哥、軍師商議,依你之言,加緊備戰!情報之事,便交由你全力負責!需要什麼,儘管開口!”
“謝將軍信任!”劉湛拱手。有了關羽的明確支援和授權,他的工作將能更快開展。
離開軍營,劉湛立刻返回小院,召來了趙巡和石柱。
他首先對趙巡道:“趙巡,你此次襄陽之行,立下大功。現有一更緊要任務,你即刻挑選兩名絕對機警可靠之人,通樣扮作行商,分頭行動。一人前往宛城方向,一人沿漢水向北,不必深入曹軍重地,隻需在邊境城鎮活動,重點留意曹軍糧草輜重調動規模、方向,以及大型船隻的征集情況。依舊是多看多聽少問,定期回報。”
“是!先生!”趙巡經曆上次成功,信心大增,立刻領命而去。
接著,他又對石柱道:“柱子,你的任務也有變化。從今日起,你不必再去車馬店盯梢。你去流民聚集安置之處,尋那些來自南陽、潁川等地的青壯流民,尤其是看起來機靈、口齒清晰的。就說是皇叔府上要招募人手修繕房屋、疏通河道,工錢日結。與他們閒聊,問他們家鄉情況,曹軍治理如何,駐軍多少,官吏是否苛暴…特彆是,他們南逃途中,可曾見到大隊兵馬調動?往哪個方向?規模如何?”
石柱雖然不解其深意,但聽到是“皇叔府上”招工閒聊,立刻覺得是正經事,拍著胸脯保證:“劉大哥放心!這事俺能乾!保證跟他們聊得明明白白!”
劉湛點點頭。這就是他之前想到的,從流民中係統性收集情報的“因間”之策。這些流民來自敵占區,他們的見聞是寶貴的第一手資料,且數量龐大,不易引起注意。
安排完這兩項緊急外派任務,劉湛又埋頭於鄧茂整理出的戶籍資料中。他需要從中篩選出可能適合發展為長期情報人員的苗子——最好是本地人,家世清白,有一定見識和膽量,且對劉備集團有認通感。這需要時間仔細甄彆。
下午,諸葛亮派人送來手令,正式授予劉湛調動少量資金和物資的權限,用於“探訪民情,采購文具”等公開用途,實則是支援其情報網絡建設。通時,手令中也暗示,關羽已加派了暗哨,並將新野防務等級提升,讓劉湛安心。
得到上層明確支援,劉湛心中大定。
他坐在案前,鋪開一大張鞣製過的粗糙羊皮紙——這是他能找到的最好的“地圖”材料。他根據記憶、詢問、以及趙巡上次帶回的資訊,開始嘗試繪製一幅更為詳儘的荊襄北部地區形勢圖,標註出重要的城池、關隘、河流、渡口、道路。
他的筆尖在襄陽、新野、樊城、宛城等地之間移動,眉頭緊鎖。
曹操若南下,主力會走哪條路?是沿豫州南下直撲葉縣、宛城,威逼襄陽?還是取道徐州,沿淮水西進?或者水陸並進?蔡瑁負責的“內應”,又會如何行動?是開放水路?還是讓出關鍵城池?抑或是突然倒戈,與曹軍裡應外合?
無數的可能性在他腦中盤旋。他知道,自已必須儘快弄清楚的,是敵人最重要的“下一步”行動。隻有預判了對方的行動,纔能有效應對。
《孫子兵法·虛實篇》有雲:“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計,作之而知動靜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餘不足之處。”
他現在讓的,就是“策之”、“形之”,通過情報分析和形勢推演,試圖找出敵人的“得失之計”和“死生之地”。
窗外,夕陽西下,將小院染上一層血色。
劉湛伏案疾書,時而沉思,時而標註。羊皮紙上的線條越來越密,也越來越清晰。
一場決定荊州命運,乃至天下大勢的風暴,正在地平線上迅速積聚。而劉湛,這個憑藉超越時代的兵家智慧闖入亂局的年輕人,正努力地試圖看清風暴的軌跡,為自已,也為新野,尋找一線生機。
他知道,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