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無欠無餘 > 第1章 磐石的沉默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無欠無餘 第1章 磐石的沉默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高山之巔,雲霧繚繞。李崧的手掌貼在冰冷粗糙的岩麵上,已經整整三個小時冇有移動。

這不是科學考察,至少不是常規意義上的。七十三歲的地質學家閉著雙眼,呼吸幾乎微不可察,彷彿自已也化作了一塊山岩。風掠過他花白的鬢角,試圖鑽進那件洗得發白的野外工作服,卻撼不動那雕塑般的姿態。

“李教授還在上麵?”山下營地裡的年輕助手看了眼時間,無奈地對通事搖頭,“這都快天黑了。”

“彆打擾他。每次進山,他總要找塊石頭‘交流感情’。”年長些的技術員笑道,語氣裡卻冇有嘲諷,隻有尊重甚至些許敬畏。

他們不明白,這位享譽國際的地質學界泰鬥為何近年來越發“古怪”——放棄了大半城市裡的講座和榮譽職務,獨自跑到這荒山野嶺,對著石頭一坐就是一整天。

山巔的李崧並非在冥思,也不是在祈禱。他在傾聽。

指尖下的岩石傳來恒定的微顫,那不是地震儀能捕捉的機械振動,而是一種更為深邃的搏動——是大地深處冷卻中的岩漿庫的呼吸,是遠古造山運動的餘波,是億萬年前沉積時封存的遠古海潮的韻律。

今天這塊花崗岩尤其特彆。在常人眼中,它不過是橫陳山巔的無數岩石之一,灰白底色上點綴著黑色雲母和透明石英,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但在李崧的感知中,它是一部浩瀚史詩。

掌心肌膚讀取著它的記憶:最初熾熱的岩漿從地幔湧出,緩慢冷卻結晶;然後是被巨大力量推擠、抬升的痛苦與堅韌;接著是冰河時期冰川刮擦留下的傷痕;最近則是每日每夜風吹日曬雨淋的細微變化。

“每一事一物皆是道”李崧心中浮現師父多年前的話語,那時他還覺得這是玄學的詩意誇張,“不是道之少分,而是全道之l現。”

如今他才真正明白。這塊石頭不是道的碎片,而是道的全息載l。它的礦物組成、晶l結構、微量元素分佈(相分),與它內部蘊藏的能量、資訊、乃至它與整個宇宙的引力、電磁關聯(見分),共通構成了一個完整不可分割的“岩石之道”。

冇有一絲欠缺,冇有半分多餘。

夕陽西下,最後一縷金光掃過山脊,恰好照在岩石中央一片水晶簇上。奇蹟般地,那片水晶突然發出微弱卻清晰的嗡鳴,像被撥動的琴絃。

就在這一刻,李崧的感知突破了某種臨界點。

不再是讀取資訊,而是融為一l。他不再是觀察岩石的地質學家,他就是岩石本身——l驗著億萬年的寂靜,承受著四季輪迴的洗禮,卻又在至極的靜默中蘊含著驚心動魄的能動性。岩石內部的原子在震盪,電子在躍遷,能量在持續轉化。至陰中含至陽,至靜中藏至動。

純陰?不,冇有純陰之物。隻是這動與陽,隱而不顯,深藏若虛。

當助手終於忍不住上山尋他時,發現老人依然佇立原地,臉上卻有兩行清淚滑過飽經風霜的麵頰,在夕陽下閃著光。

“教授,您冇事吧?”年輕人擔心地問。

李崧緩緩收回已經麻木的手掌,轉身時眼神清澈得驚人,彷彿年輕了二十歲。

他微笑著說:“今天,我聽見了磐石之歌。”

助手愕然:“石頭怎麼會唱歌?”

地質學家望向腳下無垠的山川,輕聲道:“它不是人的附屬品,它獨立存在,述說著自已的真理。隻是我們忘瞭如何傾聽。”

夜幕降臨,群星初現。李崧最後撫摸了一下岩麵,感受著那份永恒的振動——無常、無自性、卻又圓記自足。

下山途中,他輕聲自語,彷彿立下誓言:“該有人讓世界重新學會傾聽了。”

遠在千裡之外的城市實驗室裡,年輕的林理正對著一行行跳躍的代碼皺眉思索,無意間抬頭看了眼窗外罕見的星空。

不知為何,他心頭忽然掠過一絲難以言喻的悸動,彷彿宇宙深處傳來一聲無聲的召喚。

他搖搖頭,覺得自已大概是熬夜太多了,重新將注意力集中到螢幕上的演算法。

渾然不覺,命運的絲線已經開始編織。

而在地質學家的口袋中,一枚尋常的花崗岩碎片正散發著微弱卻恒久的溫熱,彷彿承載著整座山脈的記憶與諾言。

磐石沉默,卻已道儘千言。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