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入帝王懷 140
提議立後
司馬嫣離開未有半個時辰,許賀便帶著聖人的手諭登門。
“殿下,聖人請您這段時日就待在府中。”許賀望著殿內還未收拾的狼藉,道:“好好修身養性,勿要入宮擾了太後安寧,若是府上有事,聖人自會派人來替殿下解決。”
司馬朗嗤笑道:“是怕本王入宮拆穿聖人告訴母後的話?”
許賀隻當沒聽見,繼續道:“殿下身邊名喚林驄的侍衛,聖人有令,就地格殺,不必押入大理寺候審,還請殿下行個方便。”
司馬朗冷漠地瞧著他,也懶得回他。
說什麼行個方便,裝模作樣,他若是不交人,難道許賀就真的傻傻等著?
許賀倒也給了吳王一點麵子,等了片刻,見吳王遲遲沒有動作,方對隨他前來的雲期遞了個眼神,意思便是隻管去動手。
雲期也是知情人之一,自然知道他的意思。
與柳美人有私情的人正是這名叫林驄的侍衛,既然此事是由宸妃娘娘審理,那自然不可留下後患,萬一此人逃出去,對宸妃娘娘與聖人懷恨在心,就算不會掀起波浪,聖人也會覺得他們辦事不利。
他頷首表示明白,而後領著幾人大步離開。
司馬朗如沒事人一般沒正形地坐著,也不去管他們的動作,似乎他們要殺的人不過是個不相乾的人。
“聖人的意思,您的越距行為,聖人不會計較,但也請殿下明白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若是殿下反思過後仍不改往日行徑,先帝的陵墓旁還少了一個能陪伴先帝的人,請殿下好好思量。”
說罷,他恭敬地作揖告辭。
一行人離開後,吳王的近侍王重方入內,輕聲向他稟報府內剛才發生的事情。
司馬朗聽完,輕嗬了一聲:“死了就死了,省得臟了本王的手。”
王重聽出殿下的意思,忙跪下請罪:“是屬下看管不嚴,若是早知此事,定不會任由他乾出此等犯上作亂之事,惹得聖人震怒,還牽連了殿下。”
司馬朗淡漠地瞥了他一眼:“你是該罰,不過不是現在,給謝家二孃子的東西送到了嗎?”
“送到了。”
王重道:“輕風親自去辦的。”
司馬朗這才露出幾分笑意。
“皇兄如此汙衊人,若是不送他點禮物,本王可咽不下這口氣。”
王重並不知道殿下送去給謝二孃子的東西是什麼,但是他知道,那東西肯定是與聖人有關的。
他躊躇片刻,還是勸道:“聖人剛讓您在府內禁足,若是聖人得知您與鎮遠侯府聯係,恐怕不止鎮遠侯府的人會被聖人處置,連殿下也會被聖人責怪。”
“怕什麼?”
司馬朗慢悠悠站起身,繞過碎瓷,曼聲道:“不過是與本王未來的妾室傳傳書信以托情意,若是他們真的做了什麼,和本王有什麼關係。”
一幫就會諂媚阿諛的人,就算死了,也沒什麼可惜的。
隨手一抓就有一大把,半點不值得稀罕。
宮中柳美人被處死的事情已然傳至前朝。
大臣們也隻會私下唏噓兩句,倒也沒神思,隻是奇怪這些無寵的嬪妃之間竟也能有鬨出人命來,也不知道到底是何矛盾,值得下此狠手。
誰知翌日上朝時,竟聽聖人提起將後宮之中婕妤及之下的美人遣送出宮的事情。
這怎麼能行。
寧宰相當即反對道:“聖人春秋鼎盛,那些嬪妃也素無過錯,若是將她們遣送出宮,這天下百姓豈非要揣測內廷是出了大事?或是非議聖人無寬仁之心,這若是引起恐慌,於社稷安穩毫無益處。況且本朝也無前例,聖人還請三思。”
見寧宰相出頭,其他幾個德高望重的老臣也紛紛出言勸諫。
連顧明途都大吃一驚,未曾料到聖人竟會有此舉。
不過若是內廷嬪妃減少,於朝朝倒是大有好處,因而顧明途也就裝聾作啞地立在原地,等著這些反對的大臣先說完。
隻是有人卻不肯放過他。
“不妨聽聽顧侍郎的有何見解?”禮部侍郎鄭理躬身稟道:“顧侍郎學富五居,想必能講出其中利弊。”
另一大臣卻反駁道:“顧侍郎乃是宸妃之父,恐怕早有私心為其女掃清後宮,心不正,說的話如何能聽信?”
“劉大人此言有失偏頗。”鄭理似耿直道:“顧侍郎還未說話,劉大人就認定他有私心,不也是心不正。”
幾位老臣也將目光投向沉默著的顧明途,隻將他架到了高處。
顧明途剛欲說話,便聽見高台之上的聖人冷沉開口。
“朕不是與你們商議的。”司馬辛道:“後宮嬪妃困於內廷,長久以往,難免心生狹隘,放她們出宮既有恩賜之意,也是為防朕將來子嗣也受此毒害。”
“聖人聖明。”
雲譚適時出列,奏道:“臣剛才便想說,後宮嬪妃皆是聖人登基之前便已入宮,距今已有八年,可一直無有子嗣,如今又發生後妃互相戕害之事,實在於聖人子嗣不利。”
“依臣所見,既然她們在大事上並無過錯,那便讓她們出宮榮養,一應待遇比照宮中,隻說是她們是為聖人太後祈福,如此便不會有人非議聖人仁德,又能令後宮安寧,令聖人少憂心。”
“雲大人所言極是。”周嶺附和道:“不知那些反對的人可是盼著聖人無嗣,好與宗室子弟勾結,圖謀帝位。”
“是嗎?”司馬辛麵色寒涼:“那朕可要好好查查。”
一句話直接將勸諫聖人的臣子打成了亂黨。
眾臣惶恐請罪:“微臣不敢。”
這要是查起來,有多少大臣又是經得住查的,這搞不好,就是抄家滅族的大事。
朝堂之上安靜了許多,唯有寧宰相剛直耿直,又道:“既然聖人是為子嗣計,那老臣也讚同雲大人的法子,但如此一來,後宮空虛,不知聖人可有充實後宮的打算?”
司馬辛:“今日不議此事,還有一事,太後憂心朕中宮空缺,她老人家又有心無力,故提議立宸妃為後,此事交由禮部來辦。”
禮部尚書早就有此預料,他出列應下,想著待會兒估計寧宰相又要反對了,可等他退回原位,都沒聽見幾位宰相出言反對。
也真是稀奇。
而且太後居然會同意立宸妃為後,秦尚書走出大殿時,心中還納悶不已。
他看見寧宰相的身影,忙大步上前,作了一揖後方恭敬問道:“寧相今日為何同意了立宸妃為後之事?”
寧宰相板著臉瞄向他:“老夫難道還能不讓太後給聖人娶妻?”
上元節時,他與其他兩位宰相並未沒有勸諫過聖人,宸妃當時還非皇後,豈可簪十二花釵,逾越禮法。
聖人卻已然下定決心立宸妃為後,他們說了諸多宸妃立後的不妥之處,可聖人隻問了一句,若是太後選定宸妃為後,他們可也要反對到底。
他們思索良久,隻好回聖人,依據禮法,太後乃聖人親生母親,為聖人選妻乃是綱理倫常,無可厚非。
誰能料到,太後竟真的不反對聖人立宸妃為後。
寧宰相心中暗歎,瞧此次宸妃也是有些本事在身,若聖人真能後繼有人,他們又何苦執著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