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誤入帝王懷 > 144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誤入帝王懷 144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勸解太後

顧月嬋讓瓊玉將擬好的宴客單子遞上前,想了想仍是覺得氣不過,忍不住刺道:“太後想留人,還非要拐彎抹角地編造謊話,怕是曾婕妤都想不到,堂堂太後居然會當著她的麵汙衊人呢。”

“哀家不過是試探你一番。”範太後皮笑肉不笑道:“皇後乃一國之母,若是太小家子氣可不行。”

鎏屏從瓊玉手中接過名冊,忙借機打斷二人的爭鋒相對。

“太後,您瞧瞧,可還有要添補的。”

範太後辦賞花宴,一來是往年慣例,二來是想藉此為小兒子選個得力的側妃,可如今她一想到小兒子乾出的事情就憋悶得慌,哪裡還有什麼心情。

她隨意地開啟名冊,不慎在意地掃過去。

漸漸地,範太後眉心擰起。

好啊,這是辦賞花宴,還是讓她孃家人來探親來了,真將後宮當她的地方了?

她握著名冊的手憤怒地拍下,怒看著她道:“如今一個不知名小官的妻子也能入宮參宴了?宸妃要不要將你顧家亂七八糟的親戚全都請入宮?”

“太後若是想見,臣妾是沒有什麼意見的。”

顧月嬋悠悠道:“還請太後明示,要添臣妾的哪些親戚?”

範太後氣得捂住胸口,這人真是沒臉沒皮。

伺候的宮人們見兩位主子又爭吵起來了,更是噤若寒蟬,半點聲響都不敢發出。

便是鎏屏也已然放棄了勸解。

太後與宸妃皆不是什麼忍氣吞聲的人,恰好又互相瞧不上眼,怕是這宮中往後都要吵鬨不休了。

“哀家的意思你是半點聽不明白。”範太後緩了口氣,重新拿起案桌上的名冊甩了甩:“這名單哀家不滿意,你重新擬定。”

什麼不滿意,明明就是故意尋她的麻煩。

顧月嬋也拉下臉:“若是太後說的所謂不知名小官的妻子是指臣妾的堂姐,那也好辦,臣妾請聖人給她賜個誥命就是,何必重擬。”

說罷,她抬起手,瓊玉十分有眼色地扶住她起身。

“若是太後沒有其他意見,那臣妾就告退了。”

她挽手行禮,而後施施然地轉身離開了。

範太後看著她那囂張的模樣,氣得說不出話來,真是仗著聖人的寵愛為所欲為,將來就不怕顧家成為第二個鄭家。

長久以往,說不得那早就滾出京都的鄭家人都要重回朝堂。

到時候哪裡還有她和平國公府的立足之地,依照聖人如今的糊塗性子,怕是連樂華與五郎都沒為鄭家人所不容。

範太後越想越心慌:“鎏屏,去讓樂華進宮來,哀家有重要的事情與她說。”

鎏屏領命,親自出宮去長公主府請人入宮。

司馬嫣正在陪女兒作畫,聽到鎏屏的話,隻淡淡擱下筆,讓女兒自己先畫,而後命人備馬車入宮。

路上,樂華長公主問了太後這幾日的起息後,不免露出憂色。

“太後對宸妃成見過深,每次見到宸妃總是沒有好臉色,宸妃又不是個肯吃虧服軟的,兩人每次見麵都要爭執一番。”

鎏屏儘心道出宮中之事:“長公主,長久以往,隻怕二人的矛盾會越積越深,聖人那處,恐會動將太後移出內廷的心思。”

司馬嫣無奈歎氣。

當初知道聖人對宸妃動了心思時,她也曾想過母後會因此而不滿,隻是孰輕孰重,她心中已有定量。

不管往事如何,宸妃都是無關之人。

“本宮會勸勸母後,再去見一見宸妃。”

聽長公主這般說,鎏屏露出感激的笑:“長公主能從中調和,那真是再好不過了,若是太後與宸妃能夠不再起爭端,便是太後也能心平氣和些,總這般氣惱傷身,太醫之前還囑咐太後要放寬心胸。”

可道理都是說得明白,但若真的能半點不介懷,世上也便沒有失意人了。

範太後見到女兒,似尋到了救星。

“你說,聖人到底要縱容宸妃到什麼程度?顧家也就算了,可那鄭霈狼子野心,若是鄭家死灰複燃,重回京都,像蠱惑先帝那般在聖人耳邊煽風點火,那你與駙馬還能有太平日子嗎?”

“便是五郎……”範太後驀地歎氣:“聖人本就待五郎不親和,如今又出了這樣的醜事,就怕有人在聖人耳邊說五郎的壞話,那五郎將來可怎麼好啊。”

皇室兄弟之間情分本就稀薄,先帝登基時,圈禁了不少親王,五郎與聖人雖是至親,可二人其實並不曾正經相處過多少日子。

“樂華,聖人如今還能聽你兩句,將來,你可要護著你弟弟。”

範太後握著女兒的手,眸中難得露出脆弱與傷心來:“當初,當初五郎也是個有善心的好孩子,是哀家逼他……”

“母後。”樂華長公主不忍地握住她的手:“當初的事情都是女兒的謀劃,四皇子不死,聖人如何能回京,母後、五弟還有舅舅外祖父難道就要任由鄭家擺布嗎?就算將來上天真的要降下責罰,那就讓女兒一力承擔。”

範太後閉上眼,麵上哀色更重。

“當初的事情,哀家知道聖人受委屈了,可是哀家也從未放棄過他,他卻一直記恨過往,如今更是寵信顧氏。

“樂華,顧氏若是個明事理的人也就罷了,可哀家不過是說了她兩句,她便拂袖而去,半點不聽哀家的話,這誰知道她會不會如鄭氏一般,借機為家族謀取官職,外戚乾政可是大忌。”

“母後不必想這般多。”

司馬嫣溫聲寬慰道:“宸妃也是被嬌寵長大的,隻怕顧家從未想過讓她入宮,不然怎麼會這樣直率的性子?顧家滿門清貴,當初顧太傅也不曾與鄭霈同謀,教導聖人當真用心,想必聖人心中也是有數的。”

“宸妃出身顧家,與鄭家又往來甚少,想必也沒有多少情分在,而且聖人又非糊塗之人,怎麼會讓鄭家回京都。”

範太後心緩緩定了些,可終究不太放心。

“照哀家的意思,還是該將他們滿門抄斬纔是,斬草不除根,遲早生出禍端來。”

司馬嫣也未反駁,隻道如今鄭家也無威脅,當初聖人應了先帝與鄭貴妃的話,留下他們一命,如今再翻舊賬,恐怕會讓先帝時期的一些臣子不安,何苦為之呢。

見母後漸漸平和,她這才道:“女兒回京幾日,也未與宸妃說過幾次話,趁此次入宮,也該去見見,母後你若是不滿那宴客名單,有想添補的人,女兒替你去說便是。”

範太後不過是看不慣顧氏的作派,哪裡想到要添什麼人,她剛欲擺手,忽而又想起什麼,道:“旁的人倒也無所謂,隻是謝家二孃子是謝貴妃的妹妹,她與哀家提過一次,說是想念家中姐妹,你去讓宸妃將鎮遠侯府的女眷添上。”

這要求並無不合理之處,司馬嫣自然應下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