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入帝王懷 037
流言
榮安堂內,袁老太太還不知孫女行動如此迅速,居然已經去尋那歐陽大夫了,隻以為她是出門散心去了。
“晚間你去給六娘子送些銀子,讓她多出門走動也好,免得在府內悶著了。”
柳嬤嬤稱了聲是,隻麵上卻有些遲疑。
袁老太太瞥見她的臉色:“有何不妥?”
“老夫人。”柳嬤嬤垂首道:“其實近日下麵的人來報,市井流言不太好聽,六娘子出去的次數多了隻怕會聽到。”
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袁老太太歎息一聲:“我何嘗不知,菱娘,朝朝將來總要獨麵風雨,我便是有心想護她一世,也抵不過天道命數,總不能矇住她的耳目,讓她不知外麵艱險,以後待我入土,恐怕都不能心安。”
柳嬤嬤望著老夫人半白的發,心疼道:“您身子康健,將來還要瞧著六娘子的孩子喚您曾外祖母呢。”
袁老太太臉上的皺紋舒展開:“朝朝還小,我啊,如今隻盼著她婚事順遂了。”
從和安堂出來,顧月嬋捂著袖口,確定袖袋內的東西一直都在後,才對碧文道:“我們去霓裳閣瞧瞧,下月去國公府赴宴,也該做件新衣裳。”
總不能出來一趟,什麼東西都不帶回去。
碧文沒瓊玉想得多,娘子說什麼她便信什麼,隻乖乖地跟在娘子身後。
霓裳閣的布料新穎華貴,繡娘也是手巧得很,深受京都貴女喜愛。
顧月嬋戴著幕籬,目光緩緩劃過懸掛著的各式布匹,十月入冬,料子皆以錦緞為主,她見一匹花草紋織錦還算入眼,便讓人取了一匹,讓碧文前去付銀錢。
她慢慢往櫃台走,手指摩挲著袖口,暗想若是真的能見到道長,該如何說纔好。
就怕他見到自己,連開口的機會都不願給。
“也不知顧家是不是家風出了問題,幾個娘子都遭人嫌棄。”
“可見長得貌美也是無用的,恐怕是內在空空,說不定,暗地裡還有什麼難以說出口的恥事呢,不然那長平侯夫人為何非要阻止葉二郎娶顧家女。”
幾位女子圍坐在小桌前,邊喝茶邊談笑,放在桌麵上的花紋樣式圖冊倒顯得多餘。
“這顧六娘我還未曾見過,都說她貌美,迷得葉二郎連母親都快忘了,在雲州時,還與其他男子有染,長平侯夫人這纔不惜鋌而走險。”
“說不得貌美也是言過其實,不過是從哪裡學了什麼狐媚之術吧。”
三人嗤笑一番,一人又道:“聽聞顧二孃當初也是如此,葉大郎比他弟弟醒悟得早,看清了顧二孃非良家女子,這才執意退婚娶了縣主,何娘子,你哥哥可是也娶了顧家娘子,可得小心些。”
被喚作何娘子的女子撇了撇嘴:“放心,哥哥可不在意那人,要不是她為我家生了個湫哥兒,我哥哥早就休了她了。”
她們說得渾然忘我,根本不曾注意一位女子已經在她們身後站了許久。
顧月嬋望了一眼她們小桌上的茶壺,裡麵應當是熱茶,若是將茶壺直接倒到她們腦袋上……
“娘子。”碧文捧著錦緞返回,就見自家娘子正發呆似地站著,她大步走去,疑惑道:“娘子是還有想買的東西嗎?”
說話的三人終於反應過來旁邊站了一人。
顧月嬋見她們都瞧了過來,半抬起的手落下,看向碧文:“沒有了,銀錢沒帶夠,還是下次再來吧。”
三人隻當她是路過,又轉過身繼續說話。
顧月嬋的目光在那位何娘子麵上落了一瞬,這才帶著碧文走出霓裳閣。
小不忍則亂大謀,她不能再由著性子行事。
幸好阿姐不在京都,聽不見這些難聽的閒言碎語,隻是何家又是怎麼回事?
她想,不如回去後讓阿孃與二叔母說一聲,若是五姐姐在何家受了委屈,他們家定要為五姐姐撐腰。
顧家娘子難道是什麼可以任人欺負的人嗎。
回到家中,顧月嬋立刻向阿孃告狀。
“那位何娘子也不知道是行幾的娘子,說話那樣可惡,五姐姐可是她嫂子,在外人麵前,談及五姐姐時言語竟如此輕慢。”
鄭瀅撫著她的肩,溫聲安慰道:“阿孃知道了,等明日我就去找你二叔母說一聲,讓她有時間去問問五娘,在何家可曾受委屈。”
顧月嬋:“好,對了,阿孃,阿姐可有寫信給你啊,除夕還有兩月將至,她今年回京都嗎?”
鄭瀅:“想你阿姐了?”
顧月嬋輕輕歎氣:“有時候想。”
阿姐雖然也待她很好,可是嚴厲起來,活像她第二個阿孃。
不對,有時候比阿孃還要凶。
但該想的時候還是想的。
鄭瀅瞧出女兒的糾結,忍不住笑出聲:“好了,若無意外,自是回京都一趟,我已經寫信給她,想來過不了多久就能收到回信了。”
顧月嬋點點頭,心裡想著到那時候京都流言應當會漸漸消散,阿姐應當聽不到這些難聽的話了。
此時她已經渾然忘記她曾經對阿孃說過什麼話。
藏著歐陽大夫的藥沒兩日,程蕪就親自來到府內,請六娘子去公主府上赴宴,說是寧熙長公主也在。
樂華長公主的宴會顧月嬋已去過幾次,鄭瀅也未多想,她這兩日暗自打聽了丁三郎的為人,不太如人意,鄭瀅便叮囑她,去了長公主府,問問寧熙對這門婚事有何看法。
顧月嬋含糊答應,隨著程蕪登上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