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入帝王懷 054
朝議
吳王乃是聖人胞弟,而且聖人如今又無子嗣,北胡使者自然極力讚同讓北胡公主當吳王的王妃。
可範太後怎麼願意讓一個野蠻之地出來的公主做幼子的正妻。
那北胡公主連大晉話都說不清晰,怎配做幼子的妻子。
朝議之時,有不少官員列出眾多理由,請聖人三思,而讚同聖人的決議的官員則一一反駁,大殿之內大臣們你來我往吵得不可開交。
甚至有人提議,不若依循先帝在時的政令,將寧熙長公主嫁去北胡,以示兩國邦交友好如舊,至於北胡公主,入宮封個婕妤已是恩賜。
司馬辛目光散漫掃過底下眾臣,既未製止,也未決斷。
直至朝議結束,朝臣們也摸不清聖人的態度。
走出大明殿,竇崀正與同僚小聲議論此事,餘光忽而瞧見顧侍郎的身影從旁經過,想到自家夫人提起二郎婚事。
道她已經帶著二郎見了顧侍郎的小女兒,不論是夫人還是二郎都十分中意,說不定將來兩家就是親家了。
他從前與顧家倒是沒什麼交情,猶豫片刻,還是喊住了人:“顧侍郎。”
顧明途聞聲駐足,看清喊住他的人是誰後,溫然笑道:“竇禦史。”
竇崀辭彆同僚,大步走向顧明途:“前幾日還聽內子說起你家六娘秀外慧中,喜歡得很,可比我家那兩個小子強多了,顧侍郎真是好福氣。”
聽到人誇讚自己的女兒,顧明途自是受用得很,嘴上卻還是謙虛一番:“哪裡哪裡,竇禦史教子有方,兩位郎君都以科舉入仕,竇禦史纔是好福氣。”
竇崀哈哈一笑,也不再與他客氣。
二人沿著玉階向下,邊走邊說話。
“顧侍郎,不知你對北胡和親一事如何看?”
“竇禦史,不瞞你說,此事我認為,既然聖人想將北胡公主賜婚給吳王,那定然是有深意的,若是我等於與聖人意見相左,誰知聖人心中如何想呢?”
竇崀左右瞧了兩眼,見並無人注意他們,這才壓低聲音道:“這我也知曉,聖人恐怕是對之前大臣提議的事情不滿,不過不管如何,寧熙長公主應當不會和親,顧侍郎應當能放心了,這北胡公主是入內廷,還是當吳王妃,對於我等又有何差彆,你說是不是。”
顧明途與他對視一眼,心照不宣一笑,看來竇家也不會捲入吳王黨派。
將來若朝朝真的滿意竇家二郎,兩家成婚,倒也不必憂慮竇家會不會捲入風波中。
聖人年方二十五,又聖體康健,就算如今無子,誰知將來會不會有嬪妃有幸生下皇子。
就算聖人當真命中無子,宗室子侄那般多,還怕大晉後繼無人不成,如今就在請聖人立皇太弟,未免過早了些。
朝中之事對於住公主府的二人來說也並非秘密。
前來送趙娘子請帖的含玉已然將鄭瀅的話傳達,顧月嬋知道就算有幾個不長眼的人還在請求將表姐嫁去北胡,聖人也不會採納。
她握著趙娘子送來的請帖,愁眉不展。
趙娘子十分妥帖地將日子定在了半月後,那時北胡的事情應當早就定下來了,她倒是沒覺得苦惱,也沒想拒絕。
隻是……
她低著頭,靜靜地瞧著案桌上攤開著的話本子。
一張與上次一模一樣的字條靜靜地置於白紙黑字上。
為什麼道長的紙條能夾在這裡麵,這明明是碧文剛從外麵給她買回來的
,而且她問過碧文,路上根本不曾遇到太常寺的人。
顧月嬋心惴惴起來,道長的耳目到底有多厲害。
他不會知道了阿孃正在給她議婚的事情吧……
不過,她為什麼要覺得心虛?
道長既未明言要求不許她此時議婚,她也從未給出個承諾,表姐的事情,他確實是幫了她的忙,可她也按照他的要求做了。
她與人議婚,光明正大,就算道長真的問起此事,她也能理直氣壯地回他。
況且,況且事情還沒定呢,道長也不至於當下就翻臉吧。
若是道長真的不講理,她就……
她也不是不可以先稍稍讓步一下……
識時務者為俊傑,她這是見機行事,應該算不上趨炎附勢吧。
瓊玉端著一盤切好的甘橙進來,就見娘子手撐臉坐在書案前,又是皺眉,又是歎氣,不禁困惑道:“娘子,難道是又出什麼事情了?”
“沒有。”
顧月嬋立刻坐正身子,掌心遮住寫著“明日申時朝雲觀”的字條,不動聲色問道:“有什麼事情嗎?”
“長公主讓人送了甘橙來。”瓊玉將擺放著甘橙的白瓷盞放到顧月嬋手邊:“奴婢切了一個給娘子嘗嘗。”
顧月嬋:“好,那你去替我謝過表姐,順勢與表姐說一聲,我明日準備去朝雲觀一趟,嗯……還願。”
娘子曾去朝雲觀許願的事情並未瞞著人,瓊玉也是知曉的,她應了一聲便去了寧熙長公主居住的院子。
司馬瑜聽到她的話倒是多問了幾句:“可知你家娘子許的什麼願?怎麼選了朝雲觀?”
雖說朝雲觀名氣不弱,可往事到底不好聽,去那裡難免心中不愉。
瓊玉想了想,道:“應當是祈願您婚事順遂的,至於為何選朝雲觀,奴婢就不清楚了,娘子不曾提過。”
難怪要說去還願。
燭光下,司馬瑜眉眼柔和,溫聲道:“行,我讓人準備馬車和隨侍,明日我無事,隨她一起去便是。”
瓊玉覺得長公主陪同娘子去並無影響,便道了聲是,行禮退下。
誰知娘子聽到這個訊息後,麵色愣怔,一副為難至極的表情,似乎是並不想長公主陪同。
“表姐想去,那就去吧。”
顧月嬋想,反正道長應當也認識表姐,而且事情已經解決,就算讓表姐知道,也無關緊要了。
反正表姐又不會像阿孃那般罰她,最多說兩句她行事魯莽。
就是不知道道長會不會見表姐,畢竟道長身份不同,恐怕不願意現於人前。
明日的事,就明日再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