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的休止符 第一章
-
1
夢斷琴絃
林墨的人生,像一首被強行中斷在最激昂處的樂章,隻剩下冗長而沉悶的休止符。
他是一家中型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員,每天與數字、報表和冰冷的邏輯打交道。西裝永遠熨帖,領帶係得一絲不苟,皮鞋光亮得能映出他自己麻木的臉。同事們說他嚴謹、可靠,但也疏離、寡言,像一台精密運行但缺乏溫度的機器。冇人知道,這台機器的外殼下,曾經燃燒著怎樣熾熱的火焰。
三十五歲的他,住在一個不大不小的公寓裡,裝修是時下流行的極簡風,或者說,是毫無生氣的蒼白。客廳的角落裡,覆著一層薄灰的,是一架曾經價值不菲的三角鋼琴。琴蓋緊閉,像一個塵封的棺槨,裡麵埋葬著他早已死去的夢想,和他生命中最絢爛也最痛的部分。
他很少去碰那架鋼琴。指尖劃過冰冷的烤漆,隻會激起內心深處沉寂的痛楚,像觸碰一道早已結痂、卻依然會在陰雨天隱隱作痛的舊傷。
隻有在深夜,萬籟俱寂,連窗外的車流聲都變得遙遠時,他纔會偶爾坐在鋼琴前,卻並不彈奏。他隻是靜靜地坐著,目光空洞地望著黑白琴鍵,彷彿在透過它們,凝視著一段早已沉入時間深海的過往。
那段過往裡,有明媚的陽光,有飛揚的樂譜,有指尖流淌出的華彩,還有一個名字如同陽光般溫暖的女孩——許念晴(許念晴
-
Xǔ
Niànqíng)。
念晴,念晴。他在心裡默唸這個名字,舌尖嚐到的,卻是無儘的苦澀。
他記得他們相遇的那個午後,在大學的琴房。他正在練習一首難度極高的肖邦練習曲,汗水浸濕了額發,指尖幾乎要在琴鍵上燃燒。一曲終了,他疲憊地抬起頭,看到門口站著一個穿著白色連衣裙的女孩,手裡抱著幾本書,正安靜地看著他,眼睛亮晶
amigas
的,像盛滿了夏日午後的陽光。
你彈得真好。她微笑著說,聲音輕柔得像羽毛拂過心尖。
那就是許念晴,他音樂學院的同係學妹,也是後來成為他生命中唯一色彩的女孩。
他們的愛情,是從琴房裡流淌出的音符開始的。他為她寫歌,她是他最忠實的聽眾和最溫柔的批評家。他們一起在狹小的出租屋裡分享一碗泡麪,也一起在星空下的草坪上暢想未來。他夢想著成為一名偉大的作曲家,用音樂震撼世界;她則安靜地支援著他,眼神裡總是帶著他當時未能完全讀懂的、混雜著驕傲與憂慮的溫柔。
他才華橫溢,是學院裡公認的天才。他的畢業作品,一部交響詩《燃》,在彙報演出上引起了轟動,所有人都相信,一顆未來的音樂巨星正在冉冉升起。他也曾以為,他和念晴的未來,會像他指下的樂章一樣,輝煌而燦爛。
然而,現實的重錘,總在夢想最豐滿的時刻,不期而至。
畢業後,他雄心勃勃地投入創作,參加各種比賽,寄送作品給各大樂團和唱片公司。但迴應寥寥,偶爾有幾句不痛不癢的肯定,更多的則是石沉大海。他開始嚐到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巨大鴻溝。冇有背景,冇有人脈,光有才華,似乎並不能輕易敲開成功的大門。
生活壓力也接踵而至。房租、水電、柴米油鹽,這些瑣碎而具體的需求,像無數隻螞蟻,啃噬著他驕傲的內心和不多的積蓄。他開始變得焦慮、易怒,練琴的時間越來越少,對著空白的五線譜發呆的時間卻越來越長。
念晴始終陪伴在他身邊,默默地承擔了大部分生活開銷。她畢業後在一家小公司做著普通的文職工作,工資不高,卻總是想辦法給他買最好的樂譜紙,在他沮喪時溫柔地安慰他。
但他內心的焦灼和愧疚,卻像野草一樣瘋長。他看著念晴日益消瘦的臉龐,看著她為了省錢,晚餐常常隻吃一點點青菜,看著她那雙曾經清澈的眼睛裡,偶爾會掠過一絲難以掩飾的疲憊。他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一個隻會空談夢想,卻無法給心愛女人帶來穩定生活的廢物。
轉折點發生在一次重要的作曲比賽之後。他投入了全部心血的作品,再次落選了。評委的評語很客氣,卻也一針見血地指出他的作品技巧有餘,但缺乏市場潛力。
那天晚上,他喝了很多酒,回到家,對著念晴,第一次宣泄出長久以來積壓的挫敗和怨恨。他砸碎了桌上的杯子,語無倫次地抱怨著世界的不公,抱怨著自己的懷纔不遇。
念晴冇有像往常一樣安慰他。她隻是默默地收拾著地上的玻璃碎片,然後抬起頭,看著他,眼神異常平靜,平靜得讓他感到一絲陌生和恐慌。
林墨,她輕聲說,聲音裡帶著一種他從未聽過的疲憊,也許……我們該換種方式生活了。
換種方式什麼意思他醉眼朦朧地問。
也許,音樂不一定非要成為你的職業。念晴的聲音很輕,卻像一把小錘,敲打在他緊繃的神經上,你可以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先把生活安頓下來。音樂……可以當作業餘愛好。
林墨愣住了。他看著念晴,彷彿第一次認識她。他一直以為,念晴是他夢想最堅定的支援者,是他音樂世界裡永恒的繆斯。但此刻,她卻說出了這樣的話。
酒精和長期的壓抑瞬間沖垮了他的理智。他以為念晴也對他失望了,也厭倦了這種看不到希望的貧困生活,也像那些評委一樣,認為他的音樂一文不值。
連你也覺得我不行了,是嗎他自嘲地笑著,心像被什麼東西狠狠剜了一刀,你也想過那種安穩的、平庸的生活了你也覺得我的夢想是個笑話了
念晴張了張嘴,似乎想解釋什麼,但最終隻是低下頭,輕聲說:我隻是……希望我們能過得好一點。踏實一點。
踏實林墨冷笑,是,你是該找個能給你買大房子、買名牌包的男人,而不是跟著我這個窮困潦倒的‘藝術家’!
他口不擇言地說了很多傷人的話。念晴始終冇有反駁,隻是臉色越來越蒼白,身體微微顫抖著。
那晚之後,他們之間彷彿豎起了一道無形的牆。林墨沉浸在被背叛的痛苦和自怨自艾中。他真的開始認真考慮放棄音樂。既然連最愛的人都不再相信他,那他的堅持還有什麼意義
不久之後,他真的收起了樂譜,賣掉了大部分音樂書籍,通過朋友介紹,進入了現在這家會計師事務所。他剪掉了象征藝術家身份的長髮,換上了刻板的西裝,開始學習那些他曾經不屑一顧的枯燥知識。
他以為這是一種解脫,一種對現實的妥協,也是一種對念晴期望的迴應。他想,也許這樣,他們就能過上她想要的踏實生活了。
念晴對此,冇有表現出過多的驚訝或喜悅,隻是更加沉默了。她依然溫柔地照顧著他的起居,但他們之間的話越來越少,曾經充滿音樂和歡笑的小屋,變得越來越安靜。
林墨把她的沉默,解讀為對他放棄夢想的默認,甚至是一種……隱秘的滿意。他心裡雖然失落,但也鬆了一口氣。至少,他不用再揹負著沉重的夢想和愧疚感了。
他努力工作,考取了註冊會計師資格證,職位和薪水都在穩步提升。他們搬進了現在這個不大不小的公寓。他甚至用第一筆豐厚的年終獎,買下了那架他曾經夢寐以求的三角鋼琴,放在客廳最顯眼的位置。他想,這或許能彌補一些他內心的遺憾,也能向念晴證明,即使不搞音樂,他也能給她帶來好的生活。
但念晴看到那架鋼琴時,眼神卻異常複雜,並冇有他預想中的驚喜。她隻是輕輕撫摸著琴鍵,低聲說:真漂亮。然後,就再也冇有多說什麼。
那架鋼琴,最終成了他們之間沉默的象征。林墨偶爾會在夜深人靜時,坐在琴前,想象著如果當初堅持下去會是怎樣。但他很快會甩甩頭,告訴自己,現在的生活纔是正確的,是念晴想要的。
他以為,他們會就這樣,在平靜無波、甚至有些乏味的生活裡,相伴到老。
2
沉默的裂痕
直到那一天,命運的休止符,以一種他從未預料到的、無比殘酷的方式,驟然降臨。
林墨開始注意到念晴身體的異常,是在他轉行後的第三年。
起初隻是w
的變化。她似乎更容易疲倦了,以前能陪他熬夜看電影,現在常常不到十點就說困了。她的臉色也常常帶著一種揮之不去的蒼白,即使塗了口紅,也掩蓋不住那份倦怠。她吃飯的胃口也變小了,以前愛吃的紅燒肉,現在碰都不碰,隻挑些清淡的蔬菜。
林墨起初並冇有太在意。他以為是工作太累,或者是女人到了一定年紀都會有的正常現象。他忙於工作,忙於應酬,忙於在這個現實的世界裡站穩腳跟,對於身邊最親近的人,反而有些疏忽了。
是不是太累了要不換個輕鬆點的工作他偶爾會這樣問。
念晴總是搖搖頭,微笑著說:冇事,就是最近有點忙。過陣子就好了。
她總是這樣,輕描淡寫,不願讓他擔心。他也樂得相信她的話,繼續埋頭於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但情況並冇有過陣子就好。念晴變得越來越嗜睡,有時週末能睡上一整天。她開始經常感冒,而且每次都要拖很久才能好。她的體重也在下降,原本就纖細的身材,顯得更加單薄,彷彿一陣風就能吹倒。
林墨開始感到不安了。他強迫念晴去醫院做了檢查。結果出來,是一些常見的指標偏低,醫生也隻是說可能營養不良,壓力過大,讓她多注意休息,加強營養。
林墨鬆了一口氣,但心裡那份隱隱的不安並冇有完全消失。他開始刻意減少應酬,儘量早點回家,給她買各種補品,監督她吃飯。念晴很順從,他讓她吃什麼她就吃什麼,讓他休息他就休息,但她的精神狀態,卻並冇有明顯好轉。
她變得越來越沉默,常常一個人坐在窗邊發呆,目光茫然地望著窗外。她不再像以前那樣,在他回家時,會笑著迎上來,問他工作順不順利。他們之間的交流,簡化到隻剩下一些日常必需的對話。
林墨感到一種恐慌。他覺得念晴離他越來越遠了,彷彿隔著一層看不見的玻璃。他試圖和她溝通,問她是不是有什麼心事,是不是對他有什麼不滿。
冇有,念晴總是這樣回答,眼神平靜無波,挺好的。
這種平靜,比爭吵更讓林墨感到窒息。他寧願她像以前那樣,對他發脾氣,抱怨他,至少那證明她還在意。而現在,她像一潭深不見底的靜水,他看不透,也無法靠近。
他甚至開始懷疑,念晴是不是後悔了,後悔當初選擇了他,後悔過這種平淡無奇的生活。他記得她曾經是那麼熱愛生活,眼睛裡總是閃爍著光芒。而現在,那光芒似乎熄滅了。
是為了他嗎是因為他放棄了音樂,讓她也失去了對生活的熱情這個念頭讓他感到一陣刺骨的寒意和沉重的負罪感。
他試圖做些什麼來挽回。他開始重新聽一些古典音樂,甚至在某個週末,鼓起勇氣,打開了那架落滿灰塵的鋼琴,彈奏起他們曾經最愛的那首德彪西的《月光》。
琴聲響起,有些生澀,但依然優美。他希望這熟悉的旋律能喚醒他們之間沉睡的記憶和情感。
念晴聞聲從房間裡走出來,站在客廳門口,靜靜地聽著。她的臉上冇有什麼表情,眼神複雜難辨。
一曲終了,林墨期待地看著她。
彈得……還是那麼好。念晴輕聲說,語氣裡聽不出是讚美還是彆的什麼。她頓了頓,又說,不過,灰塵挺大的,彈完記得擦擦。
說完,她轉身回了房間,輕輕關上了門。
林墨僵在原地,指尖冰涼。他感覺自己像個小醜,精心準備的表演,換來的卻是如此冷淡的迴應。那扇關上的門,彷彿也關上了他心中最後一絲希望。
他再也冇有碰過那架鋼琴。
他和念晴之間的裂痕,在無聲中,越來越深,越來越寬。他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也不知道該如何彌補。他隻能眼睜睜地看著他們之間的溫度一點點流失,看著念晴像一朵逐漸失去水分的花,在他麵前,無聲地枯萎下去。
他甚至產生過一個可怕的念頭:也許,分開對彼此都好。
但他不敢說出口。他害怕失去她,即使是這樣一個沉默的、彷彿失去了靈魂的她。她是他在這個冰冷世界上唯一的牽掛和依靠。
他隻能選擇繼續這樣下去,在沉默和疏離中,維持著這段早已失去光澤的關係。他以為,這就是他們最終的結局了。
3
真相的痛擊
直到那個電話的到來,將他自以為是的平靜,徹底擊碎。
那是他出差在外的一個晚上,他剛剛結束一場冗長的會議,拖著疲憊的身體回到酒店。手機響了,是一個陌生的本地號碼。
他疑惑地接起。
請問是林墨先生嗎電話那頭是一個焦急的女聲,我是許念晴的同事。念晴她……她在辦公室暈倒了,我們現在正在送她去醫院!情況好像不太好!
林墨感覺自己的血液瞬間凍結了。
哪家醫院!他嘶啞著聲音問。
林墨以最快的速度趕回了所在的城市,直接衝進了醫院。
在急診室外的走廊裡,他看到了念晴的幾個同事,她們臉上都帶著擔憂和不安。
林墨先生,你可算來了!一個年輕女孩迎上來,念晴她……
她怎麼樣了!林墨急切地打斷她。
醫生還在檢查,具體情況還不清楚。她之前就有好幾次不太舒服,臉色一直很差,我們勸她請假休息,她總說冇事。今天下午開會的時候,她突然就暈倒了,怎麼叫都叫不醒……女孩說著,眼圈紅了。
林墨的心像被一隻巨手狠狠攥住,痛得幾乎無法呼吸。他這才意識到,自己對念晴的關心,是多麼的膚淺和遲鈍。她身體的不適,原來早已不是一天兩天,而他,竟然一直冇有真正放在心上。
漫長的等待如同煉獄。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滿了煎熬。林墨靠在冰冷的牆壁上,大腦一片空白,隻有無儘的恐懼和自責在啃噬著他。
終於,急診室的門開了,一個穿著白大褂的醫生走了出來,表情嚴肅。
誰是許念晴的家屬
我是!醫生,她怎麼樣了林墨衝上前去。
醫生看了他一眼,歎了口氣。病人的情況……不太樂觀。他頓了頓,說出了一連串林墨聽不懂的醫學名詞,最後總結道,初步診斷是……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急性變期。
白……白血病林墨感覺自己的耳朵嗡嗡作響,幾乎站立不穩,怎麼……怎麼會
這種病早期症狀可能不明顯,容易被忽略。從檢查結果看,病人的病程恐怕已經有……好幾年了。醫生看著林墨,眼神裡帶著一絲探究,她之前冇有跟你們提起過任何不適嗎或者進行過相關檢查
好幾年了……好幾年了……這幾個字像驚雷一樣在林墨腦海中炸開。
好幾年了那不正是……他放棄音樂,轉行做會計的那段時間嗎
一個可怕的、幾乎讓他窒息的念頭,猛地攫住了他。
醫生,他聲音顫抖地問,這個病……治療費用是不是……很高
醫生點了點頭。慢性期的治療相對可控,但進入急變期,治療難度和費用都會大幅增加。骨髓移植是目前比較有效的手段,但配型困難,而且費用高昂,後續的抗排異治療也是一筆巨大的開銷。
林墨的臉色瞬間變得慘白。他想起了什麼。
他想起了當初念晴勸他換種方式生活,勸他找穩定工作時那異常平靜的眼神。
他想起了她在他轉行後日益加深的沉默和蒼白。
他想起了她麵對那架他用年終獎買來的鋼琴時,那複雜難辨的神情。
他想起了她總是輕描淡寫地說冇事,總是默默承擔起生活的一切。
那些他曾經解讀為失望、默認、甚至不滿的細節,此刻像一把把淬了毒的尖刀,狠狠刺進他的心臟。
她不是對他失望,她不是想要所謂的踏實生活。
她是在用她自己的方式,保護他。
她知道自己病了,知道治療需要天文數字般的費用,知道如果他繼續追求那個看似遙不可及的音樂夢想,他們根本無力承擔。所以,她選擇了隱瞞,選擇了沉默,甚至可能……
subtly
地引導他走向一條更安全、更能負擔得起她(或者說,更能讓她在他不知道的情況下,獨自承擔)的道路。
那個晚上,她說我們該換種方式生活了,不是對他夢想的否定,而是對自己命運的無聲哀歎和對他未來的絕望安排!
他以為自己為她犧牲了夢想,換取了穩定。卻不知道,她為了讓他能夠穩定,默默地犧牲了她的健康,她的未來,甚至可能是……她的生命。
這纔是真相。一個他遲到了整整幾年的、殘酷到讓他無法呼吸的真相。
啊——!林墨發出一聲壓抑不住的痛苦嘶吼,猛地一拳砸在牆上,指骨瞬間傳來劇痛,鮮血順著牆壁流下。但他感覺不到疼,這點皮肉之苦,遠不及他此刻心如刀絞的萬分之一。
他怎麼能這麼蠢!這麼自私!這麼瞎!
他沉浸在自己那點可憐的犧牲和懷纔不遇的自怨自艾中,卻對身邊最愛的人正在經曆的、真正的絕望和痛苦,視而不見!
他甚至還因為她的沉默和蒼白而怨恨過她,懷疑過她!
林墨癱倒在地上,像一個迷失的孩子,淚水洶湧而出,混合著無儘的悔恨和絕望。他恨自己的遲鈍,恨自己的自私,更恨自己親手將他們的愛情和未來,推入了萬劫不複的深淵。
他終於明白了,他們之間那道無聲的裂痕,不是因為他放棄了音樂,而是因為她揹負了太過沉重的秘密,獨自一人,在黑暗中踽踽獨行了太久太久。
而他,那個自以為是的保護者,卻是將她推入黑暗的、最無知也最殘忍的同謀。
4
最後的琴聲
念晴醒了過來,但身體極其虛弱。急性變期的白血病進展迅速,她的各項身體指標都在惡化。化療帶來的巨大副作用,更是讓她受儘了折磨。嘔吐、脫髮、感染……那個曾經如陽光般明媚的女孩,迅速地憔悴下去,像一朵被狂風暴雨摧殘的花朵,生命的光澤一點點黯淡。
林墨辭掉了工作,幾乎是寸步不離地守在醫院裡。他用儘了所有的積蓄,甚至低頭向他曾經不屑於聯絡的親戚朋友借錢,隻為了能給念晴用上最好的藥物,爭取那渺茫的治癒希望。
他笨拙地照顧著她,給她擦身,喂她喝粥,在她因為疼痛而呻吟時,緊緊握住她冰涼的手。他想對她說對不起,想告訴她他已經知道了真相,想乞求她的原諒。
但每次話到嘴邊,看著她虛弱蒼白的臉龐,看著她因為化療而變得稀疏的頭髮,他又什麼都說不出口。
他有什麼資格說對不起他的歉意,在念晴默默承受的那些年的痛苦麵前,顯得多麼蒼白和廉價。他的悔恨,又如何能彌補那些被他忽略、被他誤解的時光
他隻能用行動,笨拙而絕望地,試圖彌補著。
念晴大部分時間都在昏睡。偶爾清醒的時候,她會很安靜地看著林墨忙碌的身影,眼神裡有一種林墨讀不懂的、混雜著悲傷、眷戀和……釋然的情緒。
她似乎知道林墨已經知道了真相,但她從未提起,也從未責備。她隻是偶爾會用極其微弱的聲音,對他說:林墨,彆太累了……你也要……好好照顧自己。
這樣的話,比任何責備都更讓林墨心碎。
一天下午,念晴的精神似乎好了一些。她讓林墨扶她起來,靠在床頭。窗外的陽光透過玻璃,灑在她消瘦的臉上,給她蒼白的皮膚鍍上了一層虛幻的金色光暈。
林墨,她忽然開口,聲音輕得像歎息,我想……聽你彈琴。
林墨愣住了。自從他知道真相後,他甚至不敢去想音樂的事情。音樂是他夢想的起點,也是他誤解和傷害念晴的根源。
我……他猶豫著。
彈吧,念晴看著他,眼神裡帶著一絲懇求,彈……我們第一次見麵時,你彈的那首。
肖邦的練習曲。那首曾經燃燒著他青春和激情的曲子。
林墨的眼眶瞬間紅了。他點了點頭,聲音哽咽:好。
醫院裡冇有鋼琴。林墨找護士借了一個平板電腦,打開了鋼琴APP。他修長而曾經靈活的手指,此刻卻有些微微顫抖。
他深吸一口氣,閉上眼睛,指尖輕輕落在虛擬的琴鍵上。
熟悉的旋律響起,穿越了漫長的時光,迴盪在寂靜的病房裡。那激昂的、充滿力量的音符,此刻卻彷彿被蒙上了一層悲傷的薄紗。他彈得很慢,很用力,每一個音符都像是用儘了他全部的力氣,也承載著他無儘的悔恨和愛意。
他彷彿又看到了那個午後,琴房裡揮灑汗水的少年,和門口那個眼神明亮的白裙女孩。那是他們故事的開端,充滿了陽光和希望。
而現在,故事即將走向終結,隻剩下無儘的黑暗和遺憾。
他彈著,眼淚無聲地滑落,滴在冰冷的螢幕上。
念晴安靜地聽著,臉上帶著一種奇異的、滿足的微笑。她的眼睛微微閉著,長長的睫毛上,也沾染了晶瑩的淚珠。
曲終,病房裡一片死寂,隻有林墨壓抑的抽泣聲和念晴微弱的呼吸聲。
真好聽……念晴輕聲說,聲音幾乎細不可聞,林墨……你還是……屬於音樂的……
她頓了頓,用儘最後一絲力氣,抬起手,輕輕撫摸著林墨的臉頰。彆……彆再放棄了……好嗎
我……林墨泣不成聲,握住她冰冷的手,念晴,對不起,對不起……
彆說……對不起……念晴虛弱地笑了笑,笑容裡帶著一絲釋然,能……再聽你彈琴……真好……
她的手,無力地滑落。
她的眼睛,緩緩地閉上,再也冇有睜開。
病房裡的心電監護儀,發出了刺耳而綿長的蜂鳴聲,像一記無情的重錘,敲碎了林墨最後的希望。
那個名字如同陽光般溫暖的女孩,那個用整個生命去愛他、保護他的女孩,最終在他遲到的琴聲中,畫上了生命的休止符。
一個被無限延長、充滿了痛苦和遺憾的休止符。
5
重燃之光
念晴的葬禮很簡單。林墨按照她的遺願,冇有通知太多人,隻是請了幾個她生前關係最好的朋友和同事。
葬禮那天,天空陰沉,下著淅淅瀝瀝的小雨,像是為這個早逝的、善良的女孩無聲哭泣。
林墨穿著一身黑色的西裝,胸前彆著一朵白花,麵無表情地站在那裡,像一尊冇有靈魂的雕塑。他的眼睛乾澀,流不出眼淚。巨大的悲傷和悔恨,已經將他的淚腺徹底摧毀,隻剩下一種深入骨髓的麻木和空洞。
葬禮結束後,他一個人回到了那個曾經充滿歡聲笑語、後來變得死寂、如今隻剩下他一個人的公寓。
屋子裡還殘留著念晴的氣息,她的拖鞋還擺在門口,她的牙刷還插在杯子裡,陽台上還晾著她冇來得及收下的衣服。每一個細節,都在無聲地提醒著他,那個叫許念晴的女孩,曾經真實地存在過,然後,又徹底地消失了。
他在沙發上坐了很久很久,直到窗外的天色完全暗下來,屋子裡一片漆黑。他冇有開燈,任由黑暗將他吞噬。
他不知道自己未來該何去何從。工作辭了,積蓄花光了,還欠了一屁股債。最重要的是,支撐他活下去的那個人,不在了。他的世界,徹底坍塌了。
渾渾噩噩地過了幾天,念晴的同事來看望他,交給他一個盒子,說是念晴留在辦公室的遺物。
林墨打開盒子,裡麵是一些念晴的私人物品,幾本書,一個相框(裡麵是他們大學時的合影,笑得燦爛無邪),還有一個……厚厚的筆記本。
筆記本的封麵是淡藍色的,很樸素。林墨認得,這是念晴以前常用的那種筆記本。他顫抖著手翻開。
裡麵不是日記,也不是工作記錄。
而是一頁又一頁的……五線譜。
字跡娟秀工整,是念晴的筆跡。但上麵記錄的,卻是他曾經創作過的那些曲子的片段,有些是他已經完成的,有些是他隻寫了一半就放棄的草稿,甚至還有一些,是他醉酒後隨手塗鴉的、不成形的旋律。
念晴竟然……把他所有的音樂碎片,都小心翼翼地收集、整理、謄抄了下來!
林墨的心臟像是被什麼東西狠狠擊中了,痛得他幾乎喘不過氣。他一頁一頁地翻看著,指尖拂過那些熟悉的音符,彷彿能感受到念晴謄抄時指尖的溫度。
在筆記本的最後一頁,是一段完整的旋律,標題是——《給林墨》。
這段旋律,林墨從未見過。它優美、舒緩,帶著一絲淡淡的憂傷,卻又蘊含著一種溫柔而堅定的力量。像是低語,像是安慰,像是……最後的囑托。
在樂譜的下方,還有一行小字,是念晴的筆跡:
林墨,我知道你一定會看到。彆自責,彆停下。替我……好好活下去,好好彈下去。你的音樂裡,有光。
林墨再也控製不住,失聲痛哭。他抱著那本沉甸甸的筆記本,像抱著念晴最後的餘溫。
她從未真正離開過他的音樂世界。即使在他放棄之後,她依然在用她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守護著他的夢想,守護著他音樂裡那束微弱的光。
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她還在為他著想,還在鼓勵他,還在試圖將他從悔恨的深淵中拉出來。
林墨哭了很久很久,彷彿要將這輩子積攢的眼淚都流儘。
哭過之後,他站起身,走到那架落滿灰塵的三角鋼琴前。
他打開琴蓋,用袖子,一點一點,仔細地擦去琴鍵上的灰塵。
然後,他坐下,將那本謄滿了念晴心血的筆記本,輕輕放在譜架上,翻到最後一頁——那首《給林墨》。
他深吸一口氣,顫抖的指尖,輕輕落在了冰冷的琴鍵上。
生澀而破碎的音符,開始在寂靜的公寓裡響起。
他彈得很慢,很艱難,每一個音符都像是從他破碎的心臟裡擠出來。淚水模糊了他的視線,但他冇有停下。
他想起了念晴的微笑,想起了她的溫柔,想起了她默默承受的一切,想起了她最後的囑托。
彆……彆再放棄了……好嗎
你的音樂裡,有光。
琴聲漸漸變得流暢,不再隻是悲傷和悔恨。那段念晴留下的旋律,彷彿擁有治癒的力量,溫柔地包裹著他,撫平他內心的創傷。
他開始融入自己的理解,融入自己的情感。他彈奏著失去的痛苦,彈奏著遲到的醒悟,彈奏著無儘的思念,也彈奏著……一絲微弱的、重新燃起的希望。
這不再僅僅是念晴留下的旋律,也成為了他自己的樂章。一首充滿了淚水、悔恨、愛意和懷唸的、無聲的樂章。
他不知道自己彈了多久,直到窗外泛起了魚肚白。
一曲終了,他疲憊地伏在鋼琴上,臉上卻帶著一種前所未有的平靜。
他知道,念晴永遠地離開了他。這份傷痛和悔恨,將伴隨他一生。
但他不能倒下。他要替念晴,好好活下去。
他要重新拿起音樂,不是為了追求世俗的成功,不是為了證明什麼,而是為了完成念晴最後的囑托,為了守護他音樂裡那束微弱的光,也為了……讓九泉之下的她,能夠安心。
6
續寫人生
他的未來,或許依然沉重,依然充滿了挑戰。他需要償還債務,需要重新規劃人生。但他不再是那個麻木的、行屍走肉般的林墨了。
念晴用她的生命,為他的人生樂章,畫上了一個無比沉重的休止符。
而現在,他要在這個休止符之後,用儘餘生的力氣,續寫出一段全新的、或許不再輝煌,但一定充滿了勇氣和懷唸的旋律。
他站起身,走到窗前,推開窗戶。清晨微涼的空氣湧了進來,帶著一絲雨後的清新。遠處的天邊,透出了一抹淡淡的、熹微的晨光。
就像他音樂裡,那束曾經被他遺忘、如今被念晴重新點亮的光。
他的人生,將在無聲的悲傷中,重新奏響。而那個叫許念晴的女孩,將永遠活在他的心裡,活在他指尖流淌出的每一個音符裡,成為他生命樂章中,永不褪色的、最溫暖也最沉重的底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