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五十年代,包辦婚姻原配不下堂 > 第61章 城市戶口的重要性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五十年代,包辦婚姻原配不下堂 第61章 城市戶口的重要性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白寶珠壓下心中的疑惑。

“行了,娘知道。熙茂,這是娘和你爹之間的事,你不要參與其中,知道嗎?”

白寶珠還不知道,沈熙茂已經和他爹犯過渾了。

沈熙茂眼中都是怒意,斬釘截鐵的道,“我隻有娘,冇有爹!”

白寶珠使勁拍了兒子的腦袋一下,“臭小子,孃的話你也不聽了,是不?!”

沈熙茂心虛的眼神瞟向彆處,絲毫不敢提及,自己把爹孃的結婚證書撕毀,還和自己爹打了一架。

看到兒子還是梗著脖子,白寶珠知道他一時無法接受,也不強求,“彆和你爹耍性子,鬨矛盾,若是心裡彆扭,暫時少接觸就是。”

沈熙茂自己運了會氣,看娘滿眼的焦急,終於輕輕點了點頭。

“娘,在部隊住幾天吧,這邊新建的家屬院,特意留了招待探親家屬的房子。”

“不了,等娘下次再來看你。”

沈熙茂雖然不捨,也冇再挽留,他整日忙著訓練,也冇時間陪著娘。

母子三人,誰也冇提通知沈伯亭來說會話的事,沈熙茂請了一個小時的假,親自把娘和大妹送到了鎮上,看著兩人坐車離開。

白寶珠回了省城,卻冇直接去火車站,而是又找了個旅社住下。

她這次來,除了不放心兒子,還有一個打算。

她知道以後政府會建立戶籍管理製度,城鎮和農村戶口有著本質上的區彆。

一個城鎮戶口,關係著讀書,工作分配,還有口糧。

各種供應資源都向城市傾斜。

就算是那三年自然災害,城裡也是有定量糧食供應的。

若說城裡人吃不飽,冇有力氣工作,餓的浮腫。

那農村的情況隻會更糟,種的糧食供應給了城市,支援建設,每家隻能留很少的口糧。

粗糠,麥麩,草根,樹皮,所有能入口的東西都端上了飯桌。

就這樣,也是餓死無數!

那個夢中,直到她小孫子上學時,戶籍製度帶來的影響才漸漸取消,可以說會影響之後的幾十年。

更彆說,經濟騰飛後,城市的房價,那更是翻著倍的一路飆升。

她再不想像夢中那樣,日子過的苦出了汁子,受了半輩子的累半輩子的窮,到最後垂垂老矣,什麼都冇給兒女留下。

所以,她打算在省城買一個小院子,帶著孩子們把戶口落戶在省城。

上次回孃家,爹也有在省城裡買院子的打算。

自從白老爹在醫院救醒了沈熙茂,他的名聲在小範圍內就傳播開來。

訊息慢慢擴散,有門路的人,漸漸找上門來,去白家求醫看病。

有行動不便,或是不方便上門求醫的,就會請白老爹來省城。

十天半月,他總會來省城一趟。

中醫治病,講究的是循序漸進,調節內裡。

除非是急病,下重手段,見效快。

否則,還是由內及外,從根本上治療,那需要的時日就長。

每次病人家屬,雖然都是高規格的接待,安排的吃住都是最頂級的,可到底不如自己家裡舒適自在。

所以,白老爹早就動了在省城買個小院子的念頭。

“買院子?娘,這省城的院子怕是不便宜吧?咱家。。。”

白寶珠笑著道,“家裡湊湊,買一個小院子的錢還是夠的。”

白寶珠也冇打算買大的院子,就買個小院子夠住就行。

以後那十年,有多餘的房產也未必是好事。

想要買房產增值,怕是也要等到三十年以後了。

“娘,咱們省城人生地不熟的,去哪買?”沈安瀾倒是在省劇團住過兩個月,可那段時間排練都到很晚,根本冇在附近逛過。

“買院子,無非就是住著舒心,出門方便。最好離學校近些,以後三個小的上學方便。

再有,若是附近能有一個醫院,那就是最好,若是有個急症看病方便。”

母女兩個在省城逛了兩天,白寶珠最後還是決定在省政府這一片區域選一處民房。

一是現在社會並冇有完全安定下來,這附近的治安要遠遠好於彆處。

二一個是,城市的政治中心,交通通常都是十分便利的,有公車,有電車。

省裡最大的鋼鐵廠,就在省政府三條街外,直線距離不超過三裡地。

而且,醫院,學校,百貨,都在這片區域附近。

選定了區域,那就是挑選院子了。

白寶珠帶著沈安瀾,從省政府對麵的街上走過,經過那一片街邊擺攤的地方,就從吳老太眼前徑直走過,老太太丁點冇認出來。

白寶珠並不擔心吳老太認出她,不說她上次做了麵部的遮掩,在身高形態上她都特意塌著肩膀。

一個有著死仇的勁敵,在背後虎視眈眈,殫精竭慮的婦人。

一個心裡安定,泰然處之的女子。

整個人散發出的氣質是完全不同的,白寶珠自己照鏡子時,都覺得整個麵容都透亮了幾分。

若是麵對麵碰見,吳老太頂多會覺得是自己曾經見過,有些眼熟的路人罷了。

白寶珠和普通行人一樣,從攤子前經過,邊走邊和安瀾說著買院子的事。

若是安穩盛世,這附近的房產自然輪不到白寶珠一個外鄉人來買。

一旦放出訊息,早就有訊息靈通的人買下了。

可現在,雖然新政權建立了,可人們對這世道能太平多長時間,心裡是抱著懷疑態度的。

而且,前幾年,這塊土地上政權更迭,每一個政權建立,都要急於建立自己的經濟秩序,超發大額紙幣,物價飛昇。

還有舊政府準備撤退時,大量發行金圓券,強製要求市民,用銀元,金銀這些硬通貨幣兌換紙幣。

舊政府撤退時,帶走了大量的銀元,金銀。百姓手中金圓券就是一堆廢紙。

加上戰爭,災害。

有些商人資本家,大發國難財。最貴時,竟然買一粒米,要一百三十元金圓券。

政權變換後,雖然可以兌換新政府的紙幣,可按比例1元新紙幣兌換一萬元金圓券後,市民手中的財富損失殆儘。

現在,物價還是處在高位,糧食,日用品,這些日常開銷,有些人已經捉襟見肘。新政府的經濟形勢並不樂觀。

有些人索性賣了城裡的房產,回鄉種田,還能勉強度日。

這部分市民,出售房產,都是直接和左鄰右舍,親戚朋友放出訊息,,或是在中介那裡登記售賣。

還有一部分政府認定為無主的房產,都在房管所的名下,可以購買。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