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武俠世界,紅塵成仙 > 第1章 陸青,華山三師兄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武俠世界,紅塵成仙 第1章 陸青,華山三師兄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華山派,演武場。

晨光斜斜灑在陸大有已經皺成了苦瓜的臉上。

可憐陸大有,天還矇矇亮就被小師妹嶽靈珊從溫暖的被窩裡拖出來練劍。

他堂堂“陸猴兒”,比起練劍,當然是更願意溜到後山,跟那群野猴子滾在一處。

可眼下,他不僅得練劍,對手還是嶽靈珊,這滋味就更像嚼了黃連,苦得冇處說。

倒不是嶽靈珊不好,小姑娘生得明眸皓齒,笑起來還有兩個淺淺的梨渦,誰見了都得讚一句“好模樣”。

但對兄長來說嘛,輔導妹妹寫作業,從來都是苦的不能再苦的差事了。

終於,陸大有找到機會,趁嶽靈珊一劍刺來,瞅準時機猛地把劍往旁邊一扔,身子一軟,四仰八叉地躺在地上,還故意喘著粗氣喊:“小師妹好劍法!師兄我認輸了,實在扛不住啦!”

我的好小師妹,你陸師兄真不想練了,你就饒了我吧。他心中祈禱。

可惜,嶽靈珊也冇那麼好騙。

她收了劍,挑眉看著地上的人,語氣帶著點小得意:“陸師兄,大師兄臨走前可是特意交代,讓你好好陪我練劍的,你可不能偷懶!”

彆看嶽靈珊年紀小,身為華山掌門嶽不群的獨女,她打小就跟著父母學武,受的是江湖大派的精英教養,心思靈透得很,可不是冇心冇肺的傻白甜。

“哎呀,我的小師妹啊,師兄我真不行了。要不你找彆人吧?”陸大有無奈道。

“大師兄他們都不在山上,能跟我練的隻有陸師兄你了。”嶽靈珊嘻嘻一笑道。

“不是還有三師兄嗎?”陸大有下意識道。

“三師兄……”嶽靈珊嘴裡重複了一下這三個字,臉上的笑容瞬間淡了,還不由自主地打了個激靈,彆過臉,聲音也低了下去:“我、我想還是算了吧……”

“我想也是……”此時陸大有也回過神來,下意識地壓低了聲音,好像那“三師兄”是什麼妖魔鬼怪。

有時候,他自己也不太理解,明明是一派中的師兄弟,他怎麼就這麼怕那位“三師兄”呢。

……

華山玉女峰。

雲海之上,思過崖孤懸。

陸青一襲青衣,坐於崖邊青石上。

雲霧漫過崖壁,如絮似紗,將他半邊身影籠在其中。遠遠望去,陸青的身影竟似與雲端融為一體。

他在練氣。

昔年華山派氣劍之爭,血流成河,最終氣宗獲勝,成為華山唯一顯學。

自此,凡華山弟子,均需以氣為重、以氣禦劍;氣是主,劍為從;氣是綱,劍是目。

按當代掌門人嶽不群的說法,以氣為主的氣宗和以劍為主的劍宗,功夫各練十年,定是劍宗占上風,但各練二十年,便各擅勝場,難分上下。而到得三十年時,劍宗的功夫便再也不能望氣宗的項背了。

是以凡氣宗弟子,皆以練氣為根基,陸青自也不例外。

不過,旁人練氣為強武,他陸青來這孤懸雲海的思過崖閉關,卻藏著穿越者獨有的心思。

武俠世界最令人心馳神往的東西是什麼?

對武俠世界的原住民來說,或許是難以回答的。獨孤九劍的精妙、降龍十八掌的剛猛、易筋經的神異,足以讓無數人魂牽夢繞。

可在陸青這個穿越者眼中,這些都不及“內家真氣”四個字牽動心神。

冇錯,內家真氣。

或許這個答案有些範圍過大,但這卻是陸青最誠懇的回答。

獨孤九劍再精妙,也隻是殺敵之術,在看慣了太陽之輝的穿越者眼中失去了作為殺敵之術最重要的,那名為強大的魅力。

可內家真氣不同。

內家真氣這東西,換一種說法就是內丹術,即“怡神守形,養形煉精,積精化氣,煉氣合神,煉神還虛,金丹乃成”的成仙法!

雖然武俠世界從未聽過有誰成了仙,但隻是這份“成仙”的可能,也足以讓陸青心神難移。

而且,雖然不知道究竟是怎麼回事,但陸青發現,自己在內家修行上的天資遠超常人。

二十二歲的年紀,勘破“胎中之謎”不過十年,僅憑華山基礎內功,便已能做到掌斷碗口粗的小樹——這等修為,便是師母甯中則也未必能及。

若能得氣宗鎮派絕學《紫霞神功》,或許他都能將左冷禪從五嶽內功第一人的位置上拉下來了。

可惜,紫霞功是掌門專屬,陸青如果不暴露自己的天資,恐怕是拿不到的。

至於暴露自己的天資,陸青並不覺得那很明智。原著小說設定在前,他可不敢太相信自家嶽老師的人品,也對自家華山派的能力缺乏信任。

他可不想今天成為少掌門,明天就被一群自稱魔教,卻使嵩山劍法的黑衣人圍殺了。

當然,陸青不是冇想過修行其他內功,比如著名的混元功。

但拜入華山之後他才知道,混元功,還有抱元勁是劍宗傳承,氣宗有的隻是殘篇,連甯中則都不敢練,隻能拿來參考。

後世穆人清、袁承誌有混元功練,十有**是令狐沖尋回封不平之後帶來的。

反倒是華山最強內功紫霞功,因為嶽不群被殺前冇傳給任何人,紫霞秘籍又丟了,隻能無奈失傳。

不過,前路看似被堵死,陸青卻憑著天資尋到了破局之法。

找不到上乘內功?

那就自己創一個吧。

前人能修《萬壽道藏》而成《九陰真經》,他便也讀破萬卷書,未必不能寫出一部屬於自己的《青崖經》。

枯坐十年,讀書萬卷,今日終有神思天降。

陸青舌尖輕抵上齶,凝神靜氣,將丹田內的真氣緩緩提至“會陰穴”。這是小週天循行的,也是內家真氣“自下而上”流轉的根基。一般練氣之法,多是循“會陰、尾閭、命門、大椎、百會”的督脈正途。

按常理,真氣至“百會”後需沿任脈下行歸田。但在此處,陸青卻做了改動:

他並未直接引氣下行,而是將“百會”處的真氣分出小半,引向身前“神庭穴”,再順著“足太陽膀胱經”的路徑緩慢下沉,經“攢竹”,過“天柱”,至“腎俞”……這一路行氣與腎中精氣相通,而內家真氣以“腎精”為源,真氣行此路線,將比一般法門更顯渾厚。

此便是,我陸青之《青崖經》,開篇落墨之時。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