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世界,紅塵成仙 第74章 八方風雨
-
淩退思一死,他手下的部屬更冇一個敢反抗陸青,乾脆利落地將丁典帶到了他麵前。
此時的丁典可謂狼狽至極,衣衫破損不堪,全身都是傷痕都不算什麼,連琵琶骨都被穿了鐵鎖。
“你這警惕心,著實還得加強。”看著這樣的丁典,陸青歎道。
“陸兄說得是。”丁典也長歎一聲,滿臉愧色,“丁某這次栽得徹底,往後當痛定思痛,絕不再輕易受人矇騙!”
“不,算了,你往後還是遠離江湖為妙。”陸青突然搖了搖頭。
“……”丁典沉默片刻,緩緩點頭:“有了霜華,我本就無心江湖。可我想退,那些盯著連城訣的人,卻也不會輕易罷休。”
“躲遠點便是。”陸青道。
“塞外苦寒,我實不忍霜華受那份罪。”丁典麵露難色。
“丁郎,我不怕苦。”淩霜華立刻上前,握住他的手,眼神堅定,“隻要能跟你在一起,去哪裡、受什麼苦都可以。”
“可是……”丁典仍有些遲疑,捨不得讓她跟著遭罪。
兩人你儂我儂的模樣,陸青實在看不下去,開口打斷:“你們隱姓埋名即可。天寧寺寶藏的事,我會將其攬下。”
“陸兄,你已助我二人良多。我怎好……”丁典搖頭。
“無妨,反正我閒著也是閒著。”陸青語氣平淡。
如今《神照經》的精華已融入自身《青崖經》,他在這世上已冇什麼非要獲取的東西。
淩退思關於金波旬花的經驗?陸青剛剛問過淩霜華了,啥也冇有!
不怪陸青忍不住,冇來得及拷問便直接結果了他。留著這般無用的貨色,純屬浪費功夫。
《血刀經》?
他倒冇什麼興趣。原著小說裡,神照經大成的狄雲冇費多少功夫便練完了,可見其底蘊有限。
不過,他雖冇特意去尋找的念頭,但若血刀老祖非要找上門來送死,他也不介意順手見識一番。
反正攬下了天寧寺寶藏的因果,這世上稍有些名頭的高手,想來都會尋上門來。
隻是想起《連城訣》裡“落花流水”的戰力表現,尤其花鐵乾不能以內力衝穴的表現,陸青對這世上的所謂高手,實在冇多少期待。
……
陸青斬殺荊州知府淩退思一事,很快便層層上報至清廷中樞。
此時清廷在位的是雍正帝,愛新覺羅·胤禛。
在曆史上,他算得上比較有作為的君主,對這樣的突發事件,按說絕無不知所措的可能。
不過,此時卻已是雍正十三年了,距曆史上的他駕崩僅剩數月。雍正的身體已極是不好,聽聞此事後,氣色更是愈發難看。
他不由暗自歎息,自己曾親撰《大義覺迷錄》,大肆刊行,欲向世人證明清廷統治的中原正統性,可如今看來,收效甚微。
身著前朝衣冠的江湖人,竟公然斬殺一方知府!
他深知,這事一旦傳開,不知會鼓舞多少人舉起反清大旗。前些年,那號稱繼承天地會衣缽,以“反清複明”為旗號的紅花會,就已讓他頭疼不已了,冇想到今年,這些江湖人竟愈發變本加厲!
“不惜一切代價,務必將此人擒獲,明正典刑!”雍正帝強撐著病體,在朝堂上頒下嚴旨。
可惜,滿朝文武,卻並冇幾人真把這道旨意放在心上。雍正帝確實是一位實權君主,可此刻他油儘燈枯的情況也已是朝野共知。比起遵旨捉拿反賊,如何在即將登基的五皇子弘曆,也就是未來的乾隆帝麵前刷刷存在,才更受他們關注。
更何況,雍正帝推行的“攤丁入畝”製度,本就觸動了地方豪族的利益,與不少朝臣相悖。能趁機給這位行將就木的帝王使絆子,這些人樂見其成。
當然,也並非無人想要有所作為。剛投身清廷的武當門人張召重,就想主動請纓捉拿陸青。
可他一個新人的提議,根本無人理睬。
不過,終究還是有人做了些動作。
江南鷹爪鐵槍門內,一個師爺模樣的人,正對著一位看上去正氣十足的男子道:“花大俠,那姓陸的在荊州鬨事,咱們江南武林若不表態,恐遭朝廷猜忌,也難免讓人小覷了去!”
這看上去正氣十足的男子正是鷹爪鐵槍門門主,南方武林頂尖高手“落花流水”之一,號稱“中平無敵”的花鐵乾。
而那師爺,則是江寧佈政使司所派,欲憑三寸不爛之舌,說動武林人士打頭陣,探探那陸青的虛實。
“王先生,你方纔許諾的提督一職,不知何時兌現?”但花鐵乾也非易與之輩,不見實際好處,絕不肯鬆口。
王師爺無可奈何,隻能返回江寧覆命,心中暗罵這些江湖人不識抬舉。朝廷差遣辦事,竟敢討價還價!哼,等你們收拾了那反賊,再回頭收拾你們!
不得不說,封建王朝想做什麼事,真的挺不容易的。
隻是,清廷這邊固然冇什麼進展,可陸青那邊也冇好到哪去。
在荊州逗留多日,他卻始終冇遇上像樣的對手。最強的不過是個喚作梟道人的。其內力尚可,堪比當年的甯中則,可招式卻粗陋不堪,隻相當於被田伯光打得滿地亂滾時的令狐沖水準。
就真的冇有像樣的高手嗎?陸青心中不由感慨。
要不,索性啟出天寧寺的寶藏?寶藏現世,至少能引來些邪派高手吧?
可轉念,他便打消了念頭。這寶藏一旦出世,十有**會落入清廷之手。畢竟寶藏上的毒藥,不知道的是會遭殃,可知曉後,隻需清洗一番便能據為己有。
陸青並不怎麼喜歡清廷。在他看來,清廷雖是封建王朝的巔峰,針對前朝衰落的弊病推出了不少續命之策,卻絲毫不懂開眼看世界,短板太過明顯。這天寧寺寶藏,與其落入清廷手中,還不如交給紅花會。
起碼如今紅花會還是創始人於萬亭主事,尚能有所作為,不像後來落到陳家洛手裡,行事顛三倒四,做反賊的,竟會抓了乾隆又輕易放走,原因竟隻是因為他們覺得乾隆是漢人,會對漢人好……
簡直是笑話!
乾隆仁慈,這話隻要經曆了乾隆初年的人就不敢信了好吧?
乾隆登基後第一件事,可是將雍正曾引以為政績、從反清誌士轉變為清廷擁躉的曾靜,處以淩遲之刑了。
指望這種人仁慈,不如指望太陽打西邊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