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重生張翠山,我硬剛五大派 第103章 從真槍實彈中建立起來的感情!
武當山下,張府。
「常言道,傷筋動骨一百天,還有一個月的時間,慢慢靜養吧!」
胡青牛取出一罐藥膏來,讓張無忌給周芷若換藥。
倒不是張翠山跟胡青牛說了什麼,對方有意為之。
而是經過這一年多的觀察,雖然胡青牛對小昭格外偏愛,對方也很好學,但說到學醫天賦,還是張無忌的悟性更高。
儘管他沒有言明要收張無忌為弟子,卻也讓對方接替王難姑,留在自己身邊打下手了。
這半年來基本都是他在一旁指點,然後由張無忌進行實踐。
因此給周芷若換藥的機會,自然而然的便落到了對方的身上。
好在張無忌也從未讓胡青牛失望,以對方現在的醫術,就算開個醫館,也不怕被人砸招牌了。
作為老父親,張翠山關心了一下好大兒的學習情況後便離開了,本想去找殷素素的,結果就看到王難姑從黛綺絲的房間裡偷感十足的跑了出來。
「胡夫人,你這是?」
王難姑被他嚇了一跳,頓時露出一副做賊心虛的表情。
就在這時,屋內傳來了兩道咳嗽聲。
「黛綺絲?她怎麼了?染了風寒?」
張翠山皺著眉頭問道。
王難姑見被發現了,便一臉為難的把事情告訴了他。
原來是黛綺絲體內的寒毒又發作了,本來早在蝴蝶穀的時候,胡青牛便已經施針幫她壓製住了,不曾想到了今日,竟又複發了。
而胡青牛這段時間忙著給史小妹剔骨改麵,黛綺絲不想麻煩對方,便讓王難姑幫自己施針。
不過王難姑雖是用毒高手,遇上尋常的疑難雜症,也能醫治,但唯獨這針灸之術,卻隻得了師父的三分真傳。
隻能一邊詢問師兄,一邊給對方施針。
張翠山這纔想起,自己似乎許久沒有陪過黛綺絲了,竟連對方的寒症發作也不知情。
「胡夫人,難道這寒症就沒有辦法根治嗎?」
王難姑道:「這碧水寒潭的寒毒一旦沾染,便極難祛除,除非以至純至陽的內力疏導經脈,或許能化解寒毒。」
張翠山剛才就想說了,聽對方提起,便將手掌攤開問道:
「這種內力是否可行?」
王難姑將手掌覆在他的手心,感受了一下他體內的九陽真氣後,臉色頓時一喜道:
「如此渾厚的純陽內力,定然可行!」
張翠山頓時就放心了,謝過對方後,便朝著黛綺絲的房間走去。
進入房中,他就聞到一股藥香撲鼻。
隨即便看到黛綺絲正不堪重負的趴在床上,雪白光潔的美背上插著數支銀針,玉映流霞,微微下陷的美人溝呈現出了一條優美的弧度。
聽到腳步聲,黛綺絲微微抬起眼皮,看了張翠山一眼。
不等他開口,黛綺絲便淡淡說道:
「你們在屋外的談話,我都聽到了!」
「為何不告訴我?」
張翠山來到床邊,眼中帶著幾分難以言喻的複雜感情,也不知是心疼對方,還是自責沒有給予對方多一些關懷。
「我若告訴你了,你又豈會像現在這樣坐在我身邊,心生內疚?說不定再過幾年,哪怕同在屋簷下,你張五俠也記不起還有我黛綺絲這個人了!」
說起這番話時,黛綺絲的語氣中充滿了濃濃的怨氣,以及毫不掩飾的醋意。
畢竟張翠山對自己女兒,都要比對她這個娘要好上百倍。
有時候她常常在想,自己到底是在吃殷素素的醋,還是自己女兒的醋。
張翠山還以為黛綺絲會委婉或是傲嬌的表達心中的不滿,沒想到對方這次竟選擇了直接坦白,這倒讓他有些汗顏了。
「以退為進,這可不像你能想出來的辦法,是找胡夫人幫你支的招吧?你們兩個,還真是半斤八兩,哼哈二將!」
黛綺絲心下一驚,忽然就不說話了。
張翠山雖然看不到她臉上的表情,卻能看到她偷偷將臉埋下去的動作,頓時有些好笑。
看著黛綺絲背上的銀針,張翠山伸手將銀針一根根的拔了出來。
他方纔確實有被對方騙到了,但立時便想起了自己在屋外聽到的咳嗽聲,再加上黛綺絲的回答也十分不像她的風格,張翠山就知道這是黛綺絲和王難姑互相配合,給自己演的一出戲。
畢竟他沒記錯的話,韓千葉所受的碧水寒潭之毒可比黛綺絲嚴重多了,而胡青牛能治得好韓千葉,又怎麼可能醫治不了黛綺絲呢?
如此大的一個破綻,他一時間卻沒有發現,此刻想來,雖有些可笑,但又何嘗不是關心則亂的一種表現。
都說日久生情,他們二人也算是從真槍實彈中,建立起來的感情了!
見被對方給識破了,黛綺絲索性直接擺爛,趴在那裝死。
張翠山輕撫著她光滑的背脊,打趣道:
「這麼好看的背,不拔罐真是太可惜了!」
黛綺絲豈會聽不出他的調侃之意,當即麵帶慍怒,準備把對方趕出去時,忽然嬌軀一顫,臉上立時爬滿了紅暈。
張翠山從來都不是一個大肚的人,畢竟女人也不喜歡肚子大的男人,她們喜歡肚子小的,因為小肚雞腸。
所以作為黛綺絲欺騙自己的代價,他要好好懲罰對方。
當然,主要也是張翠山想通了!
……
明教光明頂,大殿之中。
謝遜高坐在教主尊位上,身邊依然站著楊逍。
殷天正和韋一笑則位列下首的兩個位置,其次纔是五散人、五行旗等人。
而除他們之外,大殿中還有數十個奇裝異服的彪形大漢,來勢洶洶。
楊逍放眼望去,均是明教在各地的義軍首領,有淮北濠州一代的徐達、湯和、鄧愈、花雲、吳良等;也有河南潁川一帶的韓山童、劉福通、杜遵道、羅文素等;還有徐宿豐沛一帶的芝麻李、趙君用等。
該來的能來的,全都來了。
明教的一眾高層見狀,紛紛麵露冷笑,若非張翠山早有預料,派來了一位關鍵人物的話,恐怕今日之事,是難以善了了。
不過當謝遜詢問朱元璋是否到場時,楊逍卻有些遺憾的搖了搖頭。
而如此多的首領之中,偏偏隻有朱元璋一人未到,對方自詡聰明,卻不知聰明反被聰明誤,這恰恰證明瞭幕後之人,便是他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