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續貨係統,我帶百姓富甲一方 051
磚石路,地必須修!
陽光照在瓦房上,蘇錦歌朝著百姓拱了拱手:“大家不必謝,隻要百姓幸福,我就沒白忙活。”
蘇錦歌看著眾人:“一類房頂如今已竣工,接下來就是大家期待已久的,修院牆,和修地一起進行。”
此話一出,眾人嘩然:
“修院牆這倒是不稀奇,可我剛才沒聽錯,是要修地??”
“啥啥啥?要修咱縣裡地麵了?”
“真修,假修啊?”
“鬨著玩的吧?”
百姓一個個震驚不已,一個勁往前湊。
蘇錦歌認真的看著眾人:“你們沒聽錯,就是要修繕咱們餘香縣的地麵。”
“我看著百姓們起早貪黑,做點小買賣,可那車軲轆就是越不過一道道凸起的高棱。”
“所以想要富,城必須要活過來,這路麵是百姓的必經之路,若是夏天雨後遇到那積起小水窪,還好說。”
“可冬天一到,路麵坑窪,泥濘不堪,實在難以下腳。”
“縣裡老人孩童根本不敢上路。”
蘇錦歌眼含憂愁看著老婦人:“張阿婆,我要是沒記錯,你前年剛摔了一跤,還好隔壁李掌櫃搭了把手,不然您恐怕現在都起不來床。”
張阿婆眼含熱淚:“蘇協理心係百姓,這點小事您還記得呢。”
蘇錦歌蹙眉,搖頭:“不、百姓的事不是小事,在我這就是天大的事!”
她看著小販王瘸子:“王兄弟腿腳不好,推著兩輪車本就費勁,那滿滿一車的菜非常將地麵的土都壓夯實了,你常遇那西菜口的高棱,又是菜都會顛簸下去。”
“非常不容易。”
王瘸子拱了拱手,眼含感激:“協理掛記了……”
女人眼中滿是真情,句句話話都是百姓。
“所以,這地麵得修。”
“日後我們還要修縣裡的城牆,修城門,挖溝渠,開荒種地。”
“這些都會一一落實,請大家對咱們餘香縣多一份耐心,少一分指責。”
眾人肅穆而立,齊聲高呼:“多一份耐心,少一分指責!”
蘇錦歌看著大家團結一致,她眸光掃到不遠處一巷子口小黑影,轉身離去。
她眉頭眼神微暗,上古齋的人。
有百姓說:
“咱們蘇協理就是比那上古齋的趙家六郎強,那趙六修的地,光修商戶的了,我看就門前那一畝三分地,暫且能看的過去,完全不顧咱們百姓死活。”
“哎~趙六修的那地也不行,隔壁街商戶,剛被修好的路麵絆倒。”
“純糊弄,用的材料是那磚石。”
就在這時,有趙六家采買的手下湊熱鬨,聽見此話站出來指著那人鼻子:
“你放屁,你懂個屁!磚石路是當今最好的路麵,磚石路成本極高,一塊就要2文錢,每平方米至少需要50-70塊磚。”
“要是修了整個餘香縣內,那得多少錢?”
“餘香縣占地方百二十裡(476平方公裡)”
“3171戶人家(中型人口)”
“就算丟擲去這幾年離開餘香縣的,那至少還有3000戶人家。”
那人譏嘲一笑:“這要是全翻新,至少要九千萬兩白銀!!!”
眾人一聽,登時驚呆了。
“啊??九千萬兩白銀??”
“這根本不可能修成功,絕對不可能!”
一時間眾人像是泄了氣的氣球,紛紛搖頭。
蘇錦歌看著此人是個算家子出身,她若是沒記錯,此人就是趙六點身旁那出謀劃策的幕僚。
孔淮!
蘇錦歌抬了抬手:“百姓,百姓們,大家稍安勿躁。”
眾人安靜下來聽蘇錦歌說。
“孔先生說的不錯,算的銀子一分不差,但百姓們,咱們是修繕!不是推倒了重蓋,根本不需要這麼多銀子!”
“有一些磚石完全可以重新利用,若是想全城走完至少兩三年,所以我會劃分出主要乾道,優先修繕。”
“麻煩是必不可少,但百姓們想想,路麵修繕好了,無論是運菜,還是出行,都非常方便,這樣完全可以省去路上的時間,在西市場開口時,會有大批周遭臨縣,臨鎮百姓過來采買。”
“大家趕路時間少了,彆人買的多了,你們自然也就掙的多了,錢多了,大家就富有了,城也就富有了,這樣一來,我們日後會過得更好。”
有百姓討論起來:
“蘇協理說的話也沒錯,畢竟咱們掙錢也是裝進自己口袋,也沒進人家口袋,所以咱們得是支援。”
有人疑惑:“支援是支援,可是這修路不比房頂,一家出個三瓜倆子就能修的。”
“這要是讓俺們百姓出錢,那還是不修了。”
眾人搖了搖頭。
蘇錦歌眉頭微蹙,果然還沒提錢就這般難過了。
她抬了抬手:“不需要百姓拿錢,但畢竟大家在同一屋簷下生活,所以,現在隻需要大家都參與到建設當中。”
“我會在西頭後山將那廢舊的磚窯,重新開啟,隻是缺人手,若想招工的就來報名,這樣也算大家出了力。”
再說修繕地麵的文書早就下發了,趙舟的磚窯就蓋就在西山,裡麵生產的磚怕是都落了不知道幾層灰。
那磚要麼現在在西山,要麼就是被趙六動用了。
如果他真的動用了官家的磚,那就可有的一說了。
這個時候孔淮嘲諷的笑了笑:“見過瘋的,沒見過這麼瘋的,還真把縣裡當成個孩童掌下的小城堡,今天搭個房頂,明兒補個院牆也就算了,現在竟然要修地,得得得,我看你怎麼修。”
孔淮提了倆燒雞,往肩膀這麼一掛,就晃著步子離去了。
蘇錦歌看著登記的百姓,她暗自發誓,這地麵必須得修。
遠處傳來謝謨聲音:
“見過蘇協理。”男人靠近輕拱手,隨後看著百姓,“蘇協理說的不錯,這地必須得修,不然一場大雨,滿地碎石粒子,夾雜著黃土,比那沼澤地還難行,萬事開頭難,但必須修。”
“先修主乾道,用磚石,其餘二類三類,分彆是夯土,夯土路是自古以來的官家要道,常走兵馬,承重力極強,隻是不美觀,但實用性極強!”
謝謨說完,朝著蘇錦歌恭敬道:“待我點完工匠的名字,即日起就去西山,將那官家下了文書的兩座磚窯重新燒製起來!”
蘇錦歌眨了下眼,自從謝謨上次在縣衙瘋了一次,好像行事都放開了很多。
這是職場發瘋人上線了??
她微微一笑:“有勞謝縣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