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相子 第105章 斷線焚痕
那冰冷的“視線”順著“空痕”維係的無形絲線回溯而來,速度慢得像是在丈量“存在”與“空無”的距離,每一寸移動都帶著無可抗拒的、判定“終結”的意味——它所過之處,那根由意念與空痕共同構成的絲線,開始變得“稀薄”,不是物理層麵的纖細,而是存在概唸的弱化,彷彿下一刻便會從“有”的範疇徹底消失。
危機感如同萬年寒冰澆頭,瞬間浸透整個意念核心!我毫不懷疑,若讓這視線真正沿著絲線追溯到我此刻藏身的江河濁氣中,等待我的,將是與五行山的怨氣、佛光、岩石同樣的下場——被直接抹除存在,歸於絕對的“空無”,連混沌本源都無法留存。
斷!必須立刻斷開這道連線!
我將混沌本源催動到極致,灰霧在意念核心劇烈翻騰,化作一柄邊緣泛著虛無光澤的“利刃”——這利刃沒有實體,卻是以“存在”本身凝聚的力量,帶著斬斷一切關聯的決絕,狠狠斬向那根連線著我與五行山的無形絲線!
“嘣——”
一聲並非響在耳畔,而是直接震蕩在存在根基上的崩裂聲傳來,那聲音沒有傳播介質,卻讓我的意念都跟著劇烈震顫。意念深處隨即傳來一陣撕裂般的劇痛——不是肉體的疼痛,而是存在根基被撼動的痛苦,像是有一部分意念被強行從“我”的範疇剝離,要拖入“空無”之中。那枚嵌在意念核心的“空痕”驟然變得灼熱,原本冰冷的“無”之氣息此刻變得狂暴,它不再是被動的印記,更像是一個被觸發的錨點,要將我整個意念拖向五行山那片“空無”的領域!
五行山那邊的景象瞬間從我感知中消失——灰敗的天宇、躁動的悟空、嗚咽的古老意誌、崩潰的封印,全都如同被抹去的畫,徹底遠去。但那股冰冷的視線,卻並未因絲線的斷裂而立刻消失,它彷彿鎖定了“空痕”本身,隔著無儘虛空,沉沉地壓在我的意念之上,帶著“未完成判定”的壓迫感,讓我連呼吸(即便我無需呼吸)都覺得滯澀。
“空痕”在我意念核心處劇烈震顫,表麵的“空”之氣息變得活躍而危險,它不再滿足於做一枚印記,開始主動反噬——一絲絲細微的“空無”之力從空痕中溢位,如同藤蔓般纏繞向我的混沌本源,要在我體內開辟出一片微型的“空無”絕域,將我的存在一點點蠶食。
不能再留它了!
我發狠般將所有混沌本源儘數調動,不再試圖用本源消融或隔絕空痕,而是如同煉化最狂暴的天地異寶般,將本源瘋狂灌入“空痕”之中——既然無法驅逐,那就強行將其納入掌控,讓這“空無”之力,成為我混沌本源的一部分!
這是一場凶險到極致的拉鋸戰:混沌本源如奔騰的洪流,帶著“存在”的無限可能,不斷衝擊“空痕”的“無”之壁壘,每一次衝擊都有部分本源被轉化為“空無”,卻也有部分“空”之力量被本源同化;而“空痕”則如深不見底的漩渦,持續吞噬著靠近的本源,試圖將整個意念拖入“無”的深淵。我的意識在存在與虛無的邊緣劇烈搖擺——時而感知到萬物的生機,能“看”到江河裡遊動的魚蝦、岸邊破土的新芽,連水汽的流動都清晰可辨,彷彿要融入這生機之中;時而又被“空無”的冰冷包裹,覺得自身的意念正在消散,連“我”的概念都變得模糊,隻剩下一片無邊無際的虛無。
那股冰冷的視線,在這個過程中始終如芒在背,沒有任何移動,卻像一道懸在頭頂的利刃,時刻提醒著我:一旦煉化失敗,便是徹底的終結。
不知過了多久——也許隻是意念層麵的一瞬,又或是漫長如一個輪回的劫難。那“空痕”的震顫終於逐漸平息,它並未從我的意念核心消失,但其形態與屬性卻發生了改變:原本純粹的“無”之氣息,此刻混入了淡淡的混沌色澤;原本如同異物的印記感,變成了與本源相連的“器官感”——像是一滴墨汁落入了清水,雖未完全化開,形成了獨特的“灰黑色”區域,卻也不再涇渭分明,成了我意唸的一部分。
那股冰冷的視線,在“空痕”被初步煉化的瞬間,似乎微微一頓,像是對這“存在與無交融”的狀態產生了短暫的“疑惑”,隨即如同退潮般徹底消失,連一絲壓迫感都未曾留下,彷彿從未出現過。
我猛地“睜”開意念感知,發現自己仍在那條凡俗江河的濁氣包裹中——周圍依舊是水汽、泥沙與人間煙火氣,遠處漁船上的燈火還在閃爍,岸邊的犬吠與孩童嬉笑也未停歇。但我的感知卻與之前截然不同:世界在我“眼”中呈現出全新的模樣,除了原有的色彩——江河的碧綠、天空的淡藍、岸邊草木的翠綠——與能量流動——漁船上的人間煙火氣、空氣中飄散的靈氣——之外,所有事物的表麵,都覆蓋著一層極淡的、灰敗的底色。這底色不是汙穢,而是萬物終將走向的“終末”之影,是隱藏在蓬勃生機之下的“空無”預兆,如同每一粒種子裡都藏著枯萎的可能,每一滴水裡都含著乾涸的宿命。
我能清晰“看”到江河之水奔流向海,浪花翻滾間帶著生機,卻也能感知到每一滴水珠中蘊含的、最終蒸發或融入大海後歸於“無”的“可能性”;能“看”到岸邊草木迎著陽光欣欣向榮,新葉不斷萌發,卻也能“看”到它們經曆風雨、凋零枯萎、最終化為塵土的“必然”軌跡。
這是一種對萬物“存在”與“終結”的同時洞察——既見生機,亦見終末;既知其“有”,亦明其“無”。
我抬起“手”(意念凝聚的虛擬形態),一縷微不可查的混沌蝕痕在指尖緩緩纏繞。
五行山那邊的鬨劇,暫且可以告一段落了。悟空能否藉此封印鬆動的機會掙脫更多束縛,如來又要調動多少佛力來收拾殘局、重新加固封印,這些都已非我此刻關注的重點。
真正重要的,是那枚藏在五行山底的碎片——它究竟是什麼?是“空無”的本源?是歸墟的核心?它與“歸墟”之間,又存在著怎樣的關聯?雲渺子等人推動“萬仙陣”,以萬仙為祭引動歸墟進行“最終淨化”,難道從一開始,就不是為了鎮壓“逆爻”餘孽,而是為了應對……這枚碎片的“空無”之力?
我的目光轉向九幽深處,那座藏著青銅古殿的虛空墳場方向——雲渺子在那裡鎮守“萬仙陣”樞紐,以青銅棺槨中的存在為引,汲取歸墟之力。
雲渺子,你在青銅古殿中鎮守的“萬仙陣”,以萬仙仙元為祭,引動的究竟是歸墟的死寂之力,還是……那枚碎片的“空無”之能?又或者,歸墟與碎片本就是一體兩麵——歸墟是“空無”的容器,碎片是“空無”的核心,兩者共同構成了萬物的終末?
或許,該再去那座青銅古殿拜訪一下了。這次,帶著這份初步煉化“空痕”後獲得的“空”之視角,或許能看穿更多隱藏的秘密。
隻是不知,當我再次靠近那座青銅殿,靠近那可能與碎片同宗的力量時,這體內初步煉化的“空痕”,是會成為我洞察真相的護身符,還是會因同宗力量的吸引,再次觸發“空無”的侵蝕,成為催命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