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姓嫡脈:躺贏大唐 第100章 貴族秘傳
李俊從小睡覺之前,都有侍女暖好被窩。
由於他是三房獨苗苗的原因,李俊有過很多個含玉夫人。
這些人都是十八歲到十九歲,在他七歲到十五歲的時候,給他做功能性的訓練的。
但是李俊總覺得這個應該是配合他三天喝一次,那每次都苦得他舌頭都沒有知覺的苦藥。
以及像是傳說中的內功修練,也就是最適合他的……擺爛式的金蟾吐納呼吸功法。
也不知道崔氏在哪裡找到的秘方,反正這些含玉夫人兼聖水娘子每天都吃各種補藥,氣血旺盛的很。
有用沒用的,隻能說是誰用誰知道……
是的。
你們都知道。。。
因為你們也是這樣過來的。
從鄭大族長身邊也有這個配置來看,崔氏所謂的秘方,似乎是並沒有那麼秘。
從各大家族的族長子女一大堆,便可以猜測出來,這些應該是世家門閥中的秘傳。
這個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樣,不到達這個層次,你就沒有辦法理解一些事情。
由此還衍生出來了一個笑話。
應該說是寓言故事:有一日一對農民夫婦,坐在田埂上休息。
農夫說:「皇帝老子每天都應該用金鋤頭挖地吧?」
農婦:「我覺得皇後娘娘,應該每餐都烙蔥油餅。」……
從三房農田沐大管事剛接母親的班做洗澡婆子,便知道怎麼做這點,還能看出來。
/似乎,大概,可能,也許,或者,這是這個時代貴族的普遍的事情……
「夫君,我們派多少人進商隊合適?」
剛升做賤妾的陳三娘,給自己的大郎點上一支「秦時明月」。
轉身從侍女手裡接過來一個花瓶,準備好讓鄭大族長彈煙灰。
「呼……這玩意兒真得勁,婉兒也不知道給她阿耶多送點。
行了,吩咐下去:十三姓家生子,每家準備兩車貨物。
各派五人,由禁軍派人做管事。
這次商隊掙多少錢,按照老祖宗定下來的規定辦就行。
還是那句話,不管是族兵還是商隊,完全由李氏做主,就算是讓他們填坑,也給我第一時間躺進去。」
鄭大族長輕挑的在往自己懷裡膩的夫人臉上噴一口煙,看著夫人不習慣的用手扇開,得意的哈哈大笑:
「夫人,後日獨孤家和長孫家的貴女進三房的門,添妝就按照顏家女一樣的準備。
但是李大郎這次回老窩是正式迎娶正妻進門,禮物要準備好,往厚了準備。」
夫婦兩個對視一眼,這對公母便頭頂著頭,「嘿嘿嘿」的奸笑起來,猶如兩隻偷到了雞的狐狸……
也就是李俊聽不到,要不然他一定大呼,讓老天降下雷電劈死這對不要臉的夫婦,哪裡有這樣算計自己的便宜女婿的?
今晚的長安城,雖然坊門都關上了,但是訊息還是瘋了一樣的傳遍了整個長安城。
各大家族都組建了商隊,準備跟著永樂王到草原上做生意。
最震撼人心的訊息,莫過於商隊大管事的人選……李驚雷。李小牛。
是的,長安城裡麵的人,再三確認訊息沒錯後。
幾乎整個長安城裡麵的地上,到處都是被驚掉的下巴……
而很多商人,則是想方設法的加入各大家族裡的商隊。
商人,永遠都是嗅覺最靈敏的一群人。
《資本論》不是說了嗎?
資本害怕沒有利潤或利潤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樣。
一旦有適當的利潤,資本就大膽起來。
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潤,它就保證到處被使用;
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潤,它就活躍起來;
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它就鋌而走險;
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潤,它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
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
以往看到了胡商,從西域而來。
一趟掙到的利潤,能讓任何人眼睛發紅。
中原的商人,每年那麼多商隊走西域。
十成出去,能夠回來三成的人。
就已經是讓後麵的人,躍躍欲試。
隻因為隻要走一趟西域回來,就能掙下一輩子吃喝不愁的天量財富。
至於沒有回來的,那隻是運氣不好……
現在有一個可以說是危險程度最小,商隊規模有史以來最大,長安城裡麵的各大家族都參與。
最重要的是主持人還率領著大軍,就在商隊伍後麵跟著的機會。
有關係的找關係,沒關係的也不會放棄,想方設法的找關係。
雖然士大夫嘴裡鄙夷商賈,說起來銀錢就一口一個阿堵物。
但是就沒有哪個大家族不經商?
就算是自己不經商,也有掛靠的商人。
或者是自己的七大姑,八大姨。小妾親兄弟啊什麼的人,幫他們在經商。
李俊十分鄙夷這些,當了婊子還要立牌坊的行為。
事實上三房的貨物,三年來一直不停的往老窩運。
這一次運送的尤其的多,頡利可汗一逃,三房的人就組織流民開始往老窩運各種物資。
首先運送的便是追擊突厥人騎兵的糧草,跟在騎兵後麵的三萬步兵,說是追擊突厥人,其實是運送糧草的運糧隊。
行軍打仗的規矩: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昨天晚上這邊打掃戰場,剛把牛羊戰馬分門彆類後,便用來開始運送物資。
遭了兵災的長安城外二十二縣百姓,突厥人一跑,就慢慢的就往這裡聚集。
家沒了,親人死了,也沒有辦法悲傷。
不想辦法弄到足夠吃到來年秋收的糧食,自己也活不過這個寒冷的冬天。
為親人去世而悲傷的事情,等自己先活下來再說吧……
至於哪裡能弄到糧食?
李氏莊子在涇陽縣兩百多年了,他們除了愛臭講究,規矩多,其他的誰也沒有辦法說什麼。
這次也一樣,李氏不光招募運夫,還是老規矩。
更讓大家意外的是李氏這次還發衣服帽子鞋子,除了明言行軍法,其他的就是要先浸泡石灰水。
沒有人有意見,也不敢有意見。
因為此時此刻就有十七八個流民,就在大飯堂外麵的空地上,當著成千上萬排隊打飯,或者是正在吃飯的男女老少,被李氏壯奴梟首。
流民中的男女老少沒有任何一個人有多餘的反應,這幾天他們看到的死人實在是太多了。
大家都見怪不怪了。
隻是在嗡嗡議論,那幾個叫囂自己不是李氏的人,李氏沒有權利處罰他們的瓜慫。
「那幾個瓜慫腦殼有問題,李氏壯奴才斬殺了六七萬突厥人。
現在還追著十幾萬突厥人砍,在這裡的李氏壯奴不下十萬。
跟在李氏後麵的崔,鄭兩姓壯奴也差不多十萬。
這個時候犯李氏的規矩,天王老子在這裡也救不了他們。」
一個逃過一命的武功縣縣尉端著木碗,對聚集在這裡找活乾的鄉親們說完,撇撇嘴,表現的十分不屑……
同樣的對話,由於人數眾多,雖然都是壓低了聲音。
但是彙聚在一起,便成了嗡嗡嗡的讓人乍的一聽,根本就聽不清的嗡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