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姓嫡脈:躺贏大唐 第179章 開始交鋒3
甘露殿裡,長孫皇後又端上來了讓她名留青史的銀耳蓮子羹。
不得不承認,一個人如果一輩子隻熬一種湯,確實是可以做到極致。
「二哥,你沒有警告應國公嗎?
李氏的大軍可還是在城外呢,李大郎的脾氣可不好,小心他掀桌子。」
李二無語的翻一個白眼,心說:「李大郎這個樣子,還不是你們這群婦人寵得?
從小這個家夥撒嬌打滾,你們就什麼樣一樣的。
加上隴西李氏又橫得要死,把這小子看護的比什麼都嚴格。
一個十幾歲的少年,擁有這麼強大的力量,不就是看什麼都像是釘子,掄起大錘就砸麼?」
但是話不能這麼說,於是笑著說:「觀音婢不用擔心,李大郎既然已經劃出來了紅線。
以他驕傲的性格,在規定的圈子裡鬥,輸贏他都會認。
他絕對不會輕易的掀桌子,說起來他還是十分的講規矩。
這個家夥說出來的話,比朕說出來的話還讓人信服。
這不光是他背後有整個隴西李氏支援,還緣自他言出必行。
不使人間造孽錢。
嗬嗬……觀音婢,摟錢這一塊,人家有自己的驕傲。
我們且看著吧,今天霄禁之前,有大戲看嘍。」
李二放下手裡的情報,樂嗬嗬的端起銀耳蓮子羹,舀一調羹送進嘴裡,卻總感覺哪裡不對勁。
少年夫妻一路走來,長孫皇後哪裡不知道丈夫想什麼,也是歎了口氣說:「二哥是不是覺得少了點什麼?
以前孩子們在身邊的時候,有時候被她們吵得腦殼疼。
孩子們這不在身邊嘛,又總覺得哪裡不對勁。
稚奴玩了一上午的扭扭車,吃午飯了就睡著了。
這站都不穩的小人兒,玩這勞什子學步車卻蹬的飛快。
不過這樣也好,這兩天明顯的飯都多吃了點。
就是這站都還走不大穩,哭鬨著要玩她姐姐的滑板車。
老天爺,哪敢讓他玩?
二哥你是不知道,這幾個丫頭臨走前,那是對我一陣交待。
好家夥,她們的寶貝滑板車,可是比我這個母後還重要。」
聽長孫皇後一說,李二也反應過來了,原來皇宮裡少了這群嘰嘰喳喳的孩子,忍不住歎了口氣:
「也不知道他們在李氏莊子過的好不好?
有沒有想她們的父皇,母後?」
轉頭發現長孫皇後白眼都要翻上天了,李二也知道自己說了句傻逼兮兮的話。
於是他趕緊找補:「是,李氏莊子好吃的是多了點,但是現在皇宮裡也有李氏來的廚子。
好玩的皇宮裡也有……是,皇宮裡沒有莊子裡好玩的多。
但是……但是……但是皇宮裡有她們的父皇,母後。」
李二在長孫皇後戲謔的眼神下,聲音越來越小,他越說越心虛。
「二哥你就放心吧,她們現在在李氏莊子裡,玩的那叫一個樂不思蜀。
長樂,襄城還有幾個六歲以上的皇子,今天一早就去了黃浦學堂。
每個公主身邊都配了兩個一等侍女,四個二等侍女,八個三等侍女,十六個沒品級的丫頭婆子。
她們出莊子的話,除了這三十個人外,還有七個七人小隊護衛。
二哥,你就說吧。
這樣的配置,是不是比她們在皇宮裡還像公主?
嘻嘻……皇子們就慘囉,他們除了一個李氏家生子伴讀,其他的什麼也沒有。嘻嘻……
他們還不能像長樂她們一樣,早上去學堂,晚上回府裡麵的自己的院子裡住。
在學堂裡也沒有任何的特殊,你可以罵贏彆人,打贏彆人,騙贏彆人。
但是就是沒有辦法用身份壓人,打不過彆人也隻能受著。
嘻嘻……李大郎這點做的很好,男娃娃就要摔摔打打。
過幾年吧,等稚奴四歲的時候,也送去李氏莊子吧,那裡不是建了個勞什子幼兒園嗎,讓稚奴也去,多和同齡的孩子一起玩,對孩子也好。」
與皇宮裡這對看戲的帝後不同,長安城裡麵上到權貴,下到販夫走卒,都能明顯的感覺到氣氛不對。
權貴們也在患得患失,主要是李俊睚眥必報的小心眼性格,實在是讓人頭大。
這滿天下比他錢多,比他人多的人,兩隻手都數的過來。
最重要的李俊才十幾歲,屬於說乾就乾,還什麼都敢乾的操蛋年齡。
什麼權衡利弊,什麼退一步海闊天空,完全就不在少年人的考慮之中。
許多人都是覺得,這次袖手旁觀,甚至是出手幫助子錢家,佛家對付李氏。
用腳趾頭想也知道,這完全不可能滅掉李氏。
為了點錢就得罪李俊,現在他們都後悔死了。
但是開弓沒有回頭箭,事情做了就有後果。
神都觀裡,袁天罡師徒,畢恭畢敬的站在一房門前,等著孫神仙出來。
孫神仙這段時間,讓人把萬年縣衙門口吊死的人拉到這裡解剖。
之前的時候,在戰場上屍體多的很,孫神仙和華神醫對李二孃,以及燕蓯蓉為首的黃浦學堂醫學院的學子。
大肆的解剖屍體,繪製人體骨骼,器官圖,是支援的。
這次孫神仙進長安城,是聽說了刑部的仵作,對人體解剖有獨到之處,便以學生的姿態,帶著一群學生來學習的。
不得不說,天子腳下也不是淨土。
應該是說有陽光的地方,就少不了陰影。
顏善顏正德做萬年縣令第二把火,幾乎是要把萬年縣轄下五十五坊的汙染,徹底的燒一遍。
三天……
顏善上任三天,吊死在萬年縣衙門口對麵空地上的各種罪犯。
什麼江洋大盜啊,空空門徒啊,拍花子的呀等等。
五百七十七具人骨架子,猶如風鈴一樣的掛在那裡,使得萬年縣衙像是閻羅殿。
誒……
長安城裡麵的人,反而是不害怕,還繞路都要從萬年縣衙門口經過,看一看這千年難遇的奇景。
成群結隊的熊孩子「哇哦~~」一聲的跑開,然後又嘻嘻哈哈的回來看。
衙門口的衙役並不在意,這幾個家夥是李氏家生子,在莊子裡的時候,見多了幾百個熊孩子嘰嘰喳喳的嬉戲打鬨。
再說了,他們在學堂裡麵的時候,幾千個同齡人一起念書,一起瘋玩。
他們看著這些熊孩子,感覺那麼的熟悉又遙遠。
他們都快記不太清,自己這樣瘋玩的時候是什麼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