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姓嫡脈:躺贏大唐 第19章 人性
燕蓯蓉扭幾下台燈的燈蕊,火光亮了許多,昏黃的燈光照在她明豔的俏臉上,更增幾分美麗。
李二孃放下筆,端起茶杯茗一口,笑著對自己的競爭對手兼好姐妹說:「蓉姐姐,這一次繳獲了這麼多牛羊馬,族裡的牧場又要擴大許多,你家是管族裡畜牧的,這下你家裡的門檻都要被踩低幾分了。」
燕蓯蓉笑罵道:「好你個二孃,我家隻是分管養馬,你怎麼不說養羊的你舅舅家?
我可是聽說你表弟牧布,騎兵作戰的時候很是勇猛,你表妹牧秋也接替了你之前侍衛的差事,你這是貪便宜沒夠呀。」
李二孃想到自己的表妹牧秋,就十分的不是滋味,她後悔學醫了。
自己的表妹接替自己的差事,自己也成了家主的賤妾,本來應該很高興的。
但是李二孃覺得自己還是做家主的侍衛,比自己做子矜營管事好。
做家主侍衛的時候,每天都能寸步不離的跟在家主身邊。
尤其是當她看到自己的漂亮小姑母女倆,因為侍寢的時候讓家主開心了,得到了家主親手做的首飾,這種想法就時常出現在李二孃腦海裡。
「也不知道郎君睡著了沒?」
李二孃喃喃自語,讓燕蓯蓉也失神的看向中軍大帳方向……
中軍大帳燈火通明,而又沒有絲竹管絃聲傳出來,族人們便知道族長在與各姓大家長在議事。
族人們的日子越來越好了,族長也和曆代族長不一樣,族長管二十一姓家生子奴仆叫族人,這一點讓幾十萬二十一姓家生子奴仆激動了好些年。
也讓大家更加儘心的辦差,為自己家乾活,和給家主乾活畢竟還是不一樣的……
族人們真心實意的希望族長平安喜樂,不願意把自己當族人的族長出半點差錯。
每次看到族長在莊子裡巡視,族人們都特彆的開心。
族長關心族人們的一切,給家生子奴仆蓋紅磚瓦房的族長,自古以來就出現了這麼一個。
族人們真心實意的希望族長長命千歲,哪怕族長每天什麼不乾都行……
而族人們擔心被殺場嚇壞了的李俊,打磨好了三件首飾,招過來文芷柔,把三件打磨好的首飾賞賜給了這個,武藝高強卻喜歡臉紅的大高個。
「郎君,夜深了,要不睡覺了?」
奶孃羅千雪羅十九娘子,是一個十分低調的人,笑容也十分的溫暖。
之前的時候她家最大的職位就是已經退下來的爺爺的二管事,她沒有想到自己能成為三房當代族長的奶孃。
所以她無比的珍惜,也特彆的儘心照顧李俊。
她知道這個機會能改變自己,以及自己整個家庭的地位。
事實上她沒有想錯,自從她做了李俊的奶孃,並且每年長老們開會都對她給出了很高的評價。
其他的不說,她每年一百貫銅錢的例份,崔氏和上代大總管給的頭麵賞賜,她就使整個家庭都能過得特彆的滋潤。
這些都是小事,地位的提升纔是厲害的。
因為她是三房當代族長的奶孃,皇宮內庭,各大門閥世家後宅,她都進去過。
而且還是和各家大總管位置一樣的,雖然她不在意,但是朝廷還給了她六品夫人的爵位和俸祿。
這個在李氏是沒有人羨慕嫉妒的。她最讓人羨慕嫉妒的是家主對她的依戀。
這一點就是另外兩個奶孃,都十分的羨慕嫉妒。
「大郎,這是沐大管事的一個堂妹,之前的時候,她在養雞場青梅娘子手底下做一個二管事。
青衣娘子選姬武將的時候表現很不錯,難能可貴的是和小沐大管事一樣的,她之前照顧「大小將軍」的時候,很是有一套。
青衣娘子認為等大小將軍回來的時候,她也能方便幫忙照顧一二,就讓她成了姬武將。
大郎,你看她這大胸翹臀大長腿,保證郎君喜歡。
可惜她已經嫁人,沒資格給大郎開枝散葉。
要不等下讓她侍寢?」
羅十九娘子看到了李俊,對一個葫蘆禦姐招手。
對方則是立馬就跪下來,膝行到自己的心肝寶貝麵前,掀開下擺鑽了進去。
於是附身在李俊耳邊,看著幾個侍女用熱毛巾給郎君擦手,嬌滴滴的輕聲說。
而她所說的大小將軍,是兩隻翼展超過一丈,落在地上身高超過一米七的大老鷹。
李俊不知道兩隻大老鷹是什麼品種,他猜測應該是傳說中的金雕。
這兩隻大老鷹可以輕鬆的把成年大羊叼上天,一個成年人它們也能抓上天。
李俊認為後世一位墮落文人,所寫小說《神鵰俠侶》中的大雕,也不過如此了。
更恐怖的是墨家的人,還給兩隻大老鷹裝了一對機關精鋼爪。
他見過幾次兩隻大老鷹抓捕獵物,一丈多長的莾蛇,它們都能抓著飛上天,並且飛回莊子裡。
其實李俊無數次想讓兩隻大老鷹,馱著自己飛上天。
就是因為這個想法,兩隻大老鷹已經離開他身邊三年了。
崔氏安排的,跟著開拓遼東商道的商隊走了。
帶它們走的是負責訓練它們的,牧姓家生子的大長老。
李俊其實很想念兩隻在天空中無比威風的王者,而在地上走,就像兩個提著褲子走路的街溜子的傻雕。
羅千雪羅十九娘子其實是知道自己奶大的郎君想什麼的,雖然郎君架不起兩隻大老鷹,身邊的人也不讓郎君騎著老鷹飛。
但是郎君對兩隻大老鷹,和阿寶它們一樣,是打心底裡喜歡。
李俊長長的舒了一口氣,輕笑著說:「算了,我還是睡覺吧,什麼事情都有人安排的好好的,我隻能抱著美人睡覺這樣子……」
「大郎,今晚安排十個可好?」
大帳裡溫暖如春,而外麵卻已經下起了雪。
寒風中米粒般的雪粒,落在地上沙沙作響。吹打在甲士的鎧甲上,更是發出了叮叮當當的響聲。
但是李氏的鎧甲,裡麵是棉衣,棉衣外麵,再套著綢緞。
鎧甲的內襯也包裹著棉花,保暖效果不要太好。
每一個族人還有兩雙保暖手套,一雙露半截手指的,另外一雙則是隻分出大拇指,其餘四指不分開的。
每一個族人也都有一頂,李俊借鑒後世雷鋒帽改成的永安帽。
遭兵災的流民們也領到了李氏分發的衣服,最多的還是從突厥人身上扒下來的。
李氏家生子組織人收集,浸泡石灰水,清洗,烘烤,分發。
李氏壯奴首先建起來的便是食堂,然後就是收容所。
原則上是老弱婦孺優先,對於作奸犯科,搶劫姦淫者,李氏的做法很簡單,就一個字……殺。
但凡天災人禍的時候,人性中的惡是無法想象的。
直到二十一世紀,發生地震,水災之類的,強力政府首先派過去的一定是軍隊。
真正的說起來,軍隊進入災區的第一要務不是救災,而是維護秩序。
李俊曾經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來到了唐朝十歲的時候,他設粥棚救濟流民。
結果許多人不守規矩,蜂擁而至到大鍋邊……
一個餓極了的七八歲的小孩,怎麼也舀不到,急得在大鍋邊打轉。
沒有人順手幫他一下,小孩子還被人擠進了鍋裡。
爭搶著舀粥的壯漢,沒有一個人順手把小孩子拉出來。
他們就是在瘋狂的搶粥,完全就不理小孩就這樣在鍋裡浮浮沉沉。
是的,隻要任何一個人把小孩子從大鐵鍋拉出來,小孩子都沒有事。
但是沒有一個人管,還就在小孩子旁邊舀粥。
李俊當時驚呆了,等他反應過來,開始下令殺人。
把人群殺散後,李俊看著已經燙的半熟,隻剩一口氣的小孩,問之前瘋搶的壯漢:「明明順手拉一把的事情,為什麼不把小孩從鍋裡拉出來?」
「也就是貴人施粥,這裡有這麼多粥,換一個地方,這小孩一樣是一塊肉。」
幾個強壯的流民還附和說話的壯漢,表示他們不吃這個小孩,就已經不錯了雲雲。
那一天,李俊第一次下令殺人。
凡吃過人肉者……殺。
凡之前不守規矩哄搶者……殺。
凡流民中,有姦淫擄掠,殺人越貨者……殺。
還是那一天……
武德三年……
李俊下令殺了兩千多人後。
李俊下令隴西李氏上,下六房,全力支援李淵,儘快結束亂世。
隴西李氏族人們的生活,讓李俊錯誤的認為,這個時代的人們淒慘的程度。
同是那一天,北風呼嘯,白雪皚皚的日子裡,李俊以後世救災經驗,製定了隴西李氏救災的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