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姓嫡脈:躺贏大唐 第232章 千秋功罪,誰人評說?
李俊清楚的知道,人生最重要的是平台,沒有一個平台,再有本事你施展不開。
一個人的一生,能不能成就一番事業,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處在什麼樣的平台之上。
倉鼠和廁鼠的區彆就在於「廁」和「倉」,兩個平台不一樣……
人的一生非常的短暫,要想有所作為,必需要做到:你自己行,有人說你行,說你行的人得行,最重要的是身體得行。
李俊覺得老天爺對自己實在是太好了,不僅把自己送到了一千多年前的隋末,讓自己重活一世,還給了自己一個頂級的身份。
這樣的開局,就是天胡開局。千多年來曆代先祖給自己搭建好了平台,底下還有幾十萬族人托舉著這個平台,讓自己能在這個平台上儘情的施展。
所以,李俊永遠也不可能放棄自己,以及托舉著自己的族人的利益。
他也不會放棄自己的立場,為天下人考慮。
「一個人選擇應該選擇的是勇敢,
選擇不應該選擇的是無奈,
放棄不該放棄的是懦夫,
放棄應該放棄的是睿智,
最能夠打動一個人的是利害。
如果一個人的一生,不懂得安危的話,那麼這個人絕對算不上是一個聰明人。
一個人的一生中,機遇是非常少的,當機遇來臨的時候,千萬彆放過這個機遇,這對一個人來說很重要,對一個國家來說,也是如此。」
……王教授語錄。
李俊覺得這些話非常的有道理,那麼他要做的事情也就很簡單了。
抓住眼前千載難逢的機遇,搶突厥人戰馬和地盤,建立隴西李氏新的根據地,讓隴西李氏立於不敗之地。
然後在這個還是講強者為尊,弱肉強食,以刀劍說話的時代,把中華大地周邊的土地搶到手。
李俊覺得自己雖然是庸俗的人,但也不屑壓榨本族的人,敲骨吸髓。
南渡的漢人也沒有資格罵我隴西李氏,在漢兒最黑暗的時代,我們沒有逃跑,沒有投降。
我們靠著手中的鐵槍,用胡人和自己的血,澆灌了我們生存的土地。
今天沒有打進長安城,隻是老子不想做皇帝,但是誰也不要想把老子當羊,想殺就殺。
我李俊,以及我的子子孫孫都不會跪舔彆人,能讓我們下跪的,隻有黃天後土,以及自己的祖宗。
現在我隴西李氏要報仇了,五胡亂華進入過中原地區的胡人,吃過我漢兒的異族,通通給老子死。
李俊絕對不會犯腐儒那種「以德服人」的笑話,李俊覺得自己現在兵強馬壯,武器裝備齊全,糧草也充足,不一次把胡人殺得見到黑虎旗就不敢抬頭,自己誰也對不起。
八百萬……
李俊這次北上,最低的目標也要殺夠八百萬胡人。
李俊決定了,殺了多少胡人,在哪裡殺的,立了幾座京觀,立在了什麼地方,都要清楚的記錄好。
李俊還要把這些記錄交給顏家,讓他們寫進史書。
李俊覺得自己得一個殺人魔王的稱號,也十分的不錯。
想到了這裡,李俊朗聲頌讀起了李白的《俠客行》: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遝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千裡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閒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
眼花耳熱後,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錘,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李俊唸完這首《俠客行》,覺得殺氣不夠,不夠大氣。
李俊想了很久,還是決定念一首一個偉大的人的《念奴嬌,昆侖》:
「橫空出世,莽昆侖,閱儘人間春色。
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
夏日消溶,江河橫溢,人或為魚鱉。
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
「豁~豁~豁」
李俊剛唸完兩首詩,人剛到明廳外,族人們頓時就三聲「豁」回應自己的族長。
崔氏如高高在上的神祗,端坐在最上首的最中間那寬大,花紋複雜的太師椅上,笑嗬嗬的看著邊往明廳而來,邊高聲吟唱的心肝寶貝。
崔氏十分的開心,自己的心肝寶貝終於長大了。
半年前自己的心肝寶貝第一次回老窩,按照這個時代的規矩,出征,送彆等遠行的時候,念上一首詩。
崔氏以為自己的心肝寶貝會念一首樂府詩,但是沒有想到自己的心肝寶貝唸了一首《滿江紅》。
在詩歌裡,可以看出來自己的心肝寶貝對異族人無儘的仇恨。
今天一大早起來,自己的心肝寶貝又唸了兩首殺氣騰騰的詩歌。
崔氏當然知道這兩首詩歌,都會傳唱千年。
現在崔氏更加的好奇,等下自己的心肝寶貝出發回老窩的時候,會念什麼詩句了。
而接下來自己的心肝寶貝做的事情,應該是也會讓史家爭論千年吧?
崔氏並不覺得自己的心肝寶貝殺氣重,作為兵家傳人,殺氣不重怎麼行?
隴西李氏就是靠殺人,纔在漢兒最黑暗的五胡亂華的時代立足,並且愈發的壯大的。
族人們如果沒有殺氣,還怎麼保護好自己的妻兒老小?
又怎麼能保護好自己賴以生存的地盤,並把地盤擴大?
崔氏現在唯一想要的,就是自己的心肝寶貝多找幾個女人,生多多的孩子,早日實現她百子千孫的夢想。
崔氏覺得,如果真的有那麼一天,自己就算是立刻閉眼也沒有遺憾了。
去到九泉之下,自己也能驕傲的把一切告訴姐姐,姐夫,以及列祖列宗。
李氏族人,無論男女老少,在聽到族長唸的兩首詩歌,無不熱血沸騰。
隻不過性格使然,隻用三聲「豁~豁~豁」應和自己的族長。
李承乾,李恪,李泰哥三個,正是開始熱血沸騰的少年,聽完李俊唸的兩首詩歌,雙眼發光,亮得嚇人。
他們輕聲吟誦著,慢慢的整個人都激動的發抖。
李俊的女人,也一個個雙眼冒光的看著自己的夫君,裡麵的崇拜之意不要太明顯了,這讓李俊十分的受用。
他的五個貴妾,都是這個時代最有文學修養的才女,當然知道這兩首詩歌的藝術成份有多高。
但是性格使然,五女從詩歌的不同方麵欣賞,得出來的評價也是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