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姓嫡脈:躺贏大唐 第39章 操心的族人們
李俊知道自己身邊的人隻是想他開心一點,不要因為族人們的傷亡感覺難過。
雖然他前世在孤兒院裡長大,受儘了世間的白眼,最後還被人謀殺,製造交通事故撞死。
然後又莫名其妙的來到了一千多年前唐朝,他應該是看透了生死才對。
但是李俊真的是沒有辦法理解,這個時代的人對於死亡的態度。
他相信有親人戰死沙場的,肯定會躲在家裡痛哭流涕。
但是現在大家都知道他這個族長,因為族人們的死傷難過,都不敢大聲的哭,也不掛白綾。
族人們戰死,家裡隻能得到五車糧食,以及五貫銅錢。
就這樣,他想把撫卹金提高到二十車糧食二十貫銅錢,卻遭遇到所有的人反對,包括戰死族人們的親人。
錢糧大管事,就差撞死在他麵前。兩個七老八十的老頭帶著自己的下屬,說什麼也要阻止家主敗家。
他們認為朝廷的燒埋,遣散的銀子,就隻有三貫銅錢。
當然了,這個戰死府兵的口分田不用交稅。
其他的,府兵就是用戰功換免稅的活,還有什麼其他的?
府兵上戰場,武器,戰馬,鎧甲都是自備的。
想要升官發財,隻有打勝仗一條。
族人們認為家族裡給的已經夠多了。
李俊真的是很難過,一個月的時間,族人們就死了兩千多人。
受傷的也有差不多三千,缺胳膊斷腿的也不少。
他真的是想給多點撫卹金畢竟他擁有的一切,都是族人們用雙手掙來的。
自己什麼也不用乾,好幾百人小心翼翼的照顧著他。
族人們就算是在路上撿到了一塊金子,也是第一時間就交給他。
然後自己不管賞賜他們什麼,他們才認為族長賞賜的東西,纔是屬於他們的。
更讓李俊這個後世來的人,很難理解的是他們還巴巴的供妻供女。
他這個族長想給他們提高撫卹金,反而是認為這是在敗家……
牧布和他娘就是這樣認為的,今天從府裡麵出來的牧顧氏,穿著府裡麵的三等丫鬟服飾,神采飛揚的扭動著腰肢。
她帶著自己的兩個丫頭,兩個婆子,在其他家生子奴仆羨慕嫉妒的眼神裡,娉娉婷婷的回到家裡。
剛進門,族裡的刑堂管事一群人,便浩浩蕩蕩的來到了她家裡。
好一通忙碌下來,大家才喝上茶水。結束了一堆無意義的交談後。
等刑堂管事依照族中記事中的記錄,按照族規頒發了牧布的戰功賞賜。
隨後便當著牧姓長老的麵,戶籍管事拿出來牧布家之前的戶籍,把牧布姐姐牧秋的名字用墨水塗黑。
做完這些後,一個戶籍書吏拿出來一本,和之前不一樣顏色封皮的新戶籍本,重新把他家裡的戶籍資訊記錄好。
依次用印後,把其中兩份分彆遞給了牧姓長老和牧布。
牧布娘倆恭敬的把還要繼續忙碌的一行人送出門,便被一大群人圍住了。
大家不羨慕牧布用軍功,把自己家裡的戶籍提了一級。牧秋成了族長的賤妾,這纔是讓大家羨慕嫉妒的。
現在十幾萬突厥騎兵就在幾十裡外,想要軍功直接去斬殺了突厥人就有了。
但是牧秋成了家主的賤妾,牧顧氏也成了三等丫鬟,這個能一代代往下傳的差事,纔是可望不可及的好不?
多少婆子丫鬟一輩子用心辦差,也不一定能混到三等丫鬟退下來。
好嘛,就因為牧秋成了家主賤妾,牧秋娘纔有機會靠近家主,並且爬上了族長的床。
如果換一個情況,家主身邊找十八輪,也輪不到已經三十六七歲的牧顧氏。
許多自認為自己身材樣貌,並不比牧秋娘倆差的婦人,這次真的是羨慕嫉妒怎麼也藏不住了。
等分配給顧文珠的丫頭婆子,給大家都倒好了茶後,就聽一婦人憂心忡忡的說:「家主一下子就,給那麼多錢出來賞賜。
府裡麵這一次,又流水一樣的往外撒錢。
等滅殺了突厥人,族長還不知道要往外撒多少錢?
大家長們怎麼也不勸一下族長?
嬸子,我是沒有見識的婦人,但是我也知道就算是有金山銀山,也備不住這樣的敗家的。
嬸嬸,等你見到族長的時候,還是要勸一下族長。
普天之下,比我們過的還好的人並不多。
我們要惜福,日子要仔細著過。
嬸子,你說是不是這個理?
我們做的也是我們份內之事,哪裡用得著族長這樣的賞賜?」
這個二十七八歲婦人的話,頓時就引起了大家的高度認同。
隻不過顧文珠卻是,不知道說什麼了。
自己隻是有幸爬上族長的床。但府裡麵的規矩森嚴,哪裡輪得到自己說三道四?
她知道這是族人們不是不知道府裡麵的規矩,隻是被族長的大手大腳花錢感覺擔憂。
畢竟哪一個大家族,不是需要百多年,幾代人打根基?
幾千年下來,為什麼大家都是立長不立賢?
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嫡長子繼承製?
還不是這樣的傳承製度,能最大程度的確保家族的財富不分散?
這個傳承製度能夠確保,就算是出了不孝子孫,一兩代人也敗不光家業。
等到家族裡出現了合格的繼承人,興家也就是轉眼間。
而同樣的對話,莊子裡的幾萬家生子奴仆,以及聚集在莊子裡的十裡八村的鄉鄰,還有依附在三房的幾萬流民中不停的響起。
而在七八裡外一個水庫工地上,以及煤礦上的十幾萬流民,似乎是根本不在意突厥人大軍壓境。
他們熱火朝天的在墨家子弟的指揮下,忙而不亂的在修水庫。
許多人擔心的是等水庫修好了,自己一家老小,哪裡再能找到這樣的好事情?
但是三房的管事卻說了,族長要疏通河道,建碼頭,開荒地等等。
李氏二十一姓家生子奴仆,是這近二十萬流民羨慕嫉妒的存在。
但是二十一姓家生子奴仆很是看不上這些流民,覺得他們乾什麼都不行。
當然了,流民也是很不服氣的。
認為這些享褔了千多年的混蛋,吃得好,穿得好,長的人高馬大的,比自己這些流民能乾活,是正常的。
憑什麼要我們這種三天餓九頓的人,乾活還要有你們厲害?
流民裡有漂亮女兒的無不想方設法,想把女兒嫁給這些李氏家生子為妾。
做妻子是沒有希望的,正常的都是二十一姓之間互相聯姻。
但是李俊一個十八歲到四十歲的族人,必須要有一妻兩妾的命令,讓族人們心疼的要死。
之前納妾了的就特彆開心,要知道納兩個妾少說也要五貫銅錢。
加上其他亂七八糟的,還有生小孩等等,總共要花十幾貫銅錢。
搞得現在長安城,洛陽裡的粗壯婦人價錢都高了許多。
人牙子更是樂開了花,每天都是帶著一群婦人到李氏莊子。
其實李俊的意思是讓家生子把流民中沒有了丈夫的女子,直接娶回家做妾。
在這個時代,再嫁也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
畢竟不像明清時期,禮法被變態的讀書人弄得十分的變態。
什麼貞節牌坊都出來了。
這個時代官府也是提倡女子再嫁,甚至是有強迫性質的官配。
但是讓李俊生氣的是,這些混蛋看不上流民裡這些瘦弱的女子。
他們寧願從人牙子手裡,買健壯如男人的婦人。
再次一點買胡姬,也很少從流民中的婦人中找。
家生子奴仆們認為女人壯一些,生養的孩子也更健壯。
再說了,李氏族人都是人高馬大的,家裡找些瘦弱的女子像什麼話?
而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裡的李俊,雖然來到了唐朝十幾年了,後世的價值觀還是影響著他。
李俊沒有辦法強迫大家,就要從流民婦人中選擇,畢竟他做不出來牛不喝水強按頭的事情。
李俊覺得自己後世的時候,一開始就是做富姨,沒有資格談情說愛。
但是他始終相信成家立業的事情,還是要你情我願纔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