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的力量_心得 2.三歲決定一生,從小養成好習慣
-
2.三歲決定一生,從小養成好習慣
一個微不足道的動作,或許會改變人的一生,這絕不是誇大其辭,可以作為佐證的事例隨手便能拈來:美國福特公司名揚天下,不僅使美國汽車產業在世界占據鼇頭,而且改變了整個美國的國民經濟狀況,誰又能想到該奇蹟的創造者福特當初進入公司的“敲門磚”竟是“撿廢紙”這個簡單的動作?
那時候福特剛從大學畢業,他到一家汽車公司應聘。一同應聘的幾個人學曆都比他高,在其他人麵試時,福特感到冇有希望了。當他敲門走進董事長辦公室時,發現門口地上有一張紙,很自然地彎腰把他撿了起來,看了看,原來是一張廢紙,就順手把它扔進了垃圾簍。董事長對這一切都看在眼裡。福特剛說了一句話:“我是來應聘的福特……”董事長就發出了邀請:“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經被我們錄用了。”這個讓福特感到驚異的決定,實際上源於他那個不經意的動作。從此以後,福特開始了他的輝煌之路,讓福特汽車聞名了全世界。
福特的收穫看似偶然,實則必然,他的下意識的動作出自一種習慣。人們渴望上天賦予自己高智商,盼望擁有大智慧,卻往往忽略了最大的智慧就是貌不起眼的習慣。北京大學心理學博士盧致新在談到成功的人們似乎永遠在成功,失敗的人們似乎永遠在失敗的原因時說:“習慣兩個字在起作用,一個人習慣於懶惰,他就會無所事事地到處溜達;一個人習慣於勤奮,他就會孜孜以求,克服一切困難,做好每一件事情。”
可見,習慣是一種頑強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它可以決定一個人一生的命運。在《論人生》一書中,偉大的思想家培根曾專門論述了習慣與命運的關係。他深刻地指出:“人們的行動,多半取決於習慣。一切天性和諾言,都不如習慣有力,即使是人們賭咒、發誓、打包票,都冇有多大用。”
有這樣一首小詩《釘子》:
丟失一顆釘子,
壞了一隻蹄鐵;
壞了一隻蹄鐵,
折了一匹戰馬;
折了一匹戰馬,
傷了一位騎士;
傷了一位騎士,
輸了一場戰鬥;
輸了一場戰鬥,
亡了一個國家。
這首小詩雄辯地說明瞭一顆釘子與一個國家的關係,細細品味,就可以看見小詩裡蘊含著一個大哲理,那就是:要想成功,必須從小事做起,而良好習慣的養成,也唯有從小事做起才行。誠如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說:“三歲決定一生。”因此,我們從小就應該養成各種好習慣。
一本叫《少年兒童研究》的雜誌發表過一篇調研報告:《悲劇從少年開始——115名死刑犯犯罪原因追溯調查》。調查表明,115名死刑犯從善到惡,最終走向犯罪不是偶然的,他們較差的素質和不好的習慣是他們走上絕路的潛在因素。他們中的305曾是少年犯,615少年時犯有前科,從小就有不良行為習慣,漸成劣跡,終致死罪。
柏拉圖曾告誡過一個遊蕩者說:“人是習慣的奴隸。”英國詩人德萊敦也說:“首先我們養成習慣,隨後習慣養成了我們。”不同的童年造就了不同的人生,而這“不同”的基本點就是行為習慣的不同。
良好的習慣不是天生的,是後天逐漸形成的。要想自己的人生燦爛輝煌,必須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從小事做起,要有目標,堅持下來,就能成功。
-